華文網

古代戰場上的五大“超級特種兵團”,燕雲十八騎只存在於傳說?

特種兵這種兵種最早是在二戰時期出現的,可在中國古代戰場上也不缺乏類似特種兵部隊的兵團,類似于隋朝的燕雲十八騎、秦國鐵鷹銳士、東漢的陷陣營等等,都在那個時代書寫了他們的傳奇。

一、秦國的鐵鷹銳士

在《荀子》一書中就有對戰國時期秦國鐵鷹銳士的高度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要知道,在戰國時期,步兵以魏國武卒最為精銳,天下呼之為“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和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可這些軍隊卻都難以匹敵秦國的鐵鷹銳士。

在秦國商鞅變法後,開始獎勵耕戰,

實施軍功授予爵位、田宅,此後,秦國軍力大盛,特別是在收復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的軍隊,被天下驚呼為“鐵鷹銳士”。

二、東漢陷陣營

這陷陣營是東漢末年呂布帳下的中郎將高順統帥的,據傳,這支軍隊“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故名之為“陷陣營”。

在《三國志》和《漢末英雄傳記》都對陷陣營有這相當高的評價,可惜的是“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呂布的失敗也造就了陷陣營的隕落。

三、東晉北府兵

在《資治通鑒》就有記載:“玄募驍勇之士,

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這北府兵是在東晉孝武帝初年,由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在謝玄的帶領下,“玄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這支軍隊也一直倍受推崇。

四、隋代燕雲十八騎

看過《隋唐英雄傳》的就一定聽說過燕雲十八騎的威名,一支幾乎被神話了的軍隊。據傳,燕雲十八騎是由羅成父親靖邊侯羅藝組建的精銳騎兵,由十八個人組成。他們都是腰佩彎刀,臉戴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身披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背負著大弓,每人負箭十八支,還配有清一色的圓月彎刀,一般活動於大漠地區。

燕雲十八騎有多厲害?

靠山王楊林曾經就這樣評價:“快如風,

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可不少歷史學者卻認為,這支神秘的超級部隊和他們的故事大多都只是“演義”、傳奇。

五、南宋背嵬軍

這支軍隊是南宋著名抗金名將岳飛組建的軍隊,這支軍隊也相當具有傳奇色彩,其中就有“五百精兵破金軍十萬”的傳聞。據南宋趙彥衛撰寫的《雲麓漫鈔》記載“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由此可見,這又是一支攻無不克的超級軍隊,遺憾的是,在嶽飛死後,這樣的傳奇軍隊再不復以往威名。

其中就有“五百精兵破金軍十萬”的傳聞。據南宋趙彥衛撰寫的《雲麓漫鈔》記載“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由此可見,這又是一支攻無不克的超級軍隊,遺憾的是,在嶽飛死後,這樣的傳奇軍隊再不復以往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