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亞迪秦100半個月深度長測 升級的不僅僅是純電續航里程

再次借比亞迪秦 100 是在我們拿它和特斯拉 Model S 大屏系統對比後的半個月後,

因為我們一致都覺得短短三天的體驗對秦 100 瞭解得還不夠徹底。而這一次我們也一下子借了半個月,中間還留出幾天的時間給新出行資深網友做長途體驗。基於半個月的體驗,這篇長測文章將帶你全方位瞭解比亞迪秦 100 的所有問題和細節。

開篇三個問題快速瞭解比亞迪秦 100

1、目前購買秦 100 是否還需要等?

秦 100 在 2 月 27 號正式上市,官方加上 A、B、C 三個選裝包一共提供四款不同配置車型,

補貼後的售價分別為 17.39 萬元、18.39 萬元、19.39 萬元和 20.39 萬元。前 1 萬名(據悉目前還有名額)購買秦 100 或唐 100 的車主,可獲得官方提供的 5 年充電費用。即在購車後的 60 個月內,每月按照車主實際用車所消耗的電量,換算成相應的電費進行補貼,5 年的電費補貼最高可以達到 12000 元。

從目前經銷商回饋的資訊來看,秦100目前已經有現車,如果是全款夠買的話大約 10 天左右就能提車;如果做按揭大約是半個月左右能提車。現在購車除了廠家補貼的 5 年電費補貼之外,暫時還沒有優惠。

2、除了看得見的改變之外 在看不見的地方有哪些升級?

比亞迪秦 100 看得見的變化主要在於外觀前臉以及內飾上的改變,內飾中控採用了大尺寸螢幕,並且搭載了比亞迪最新的 CarPad 車載系統,此外最關鍵還在於搭載三元鋰電池,純電續航里程升級到了 100km。

在看不見的升級方面,包括底盤採用了賽車化的調校,操控性能上有了很大的升級。全車 NVH(噪音、振動、平順性) 方面的升級,車輛的靜音表現、駕駛平順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3、秦 100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三個點?

在長達半個月的體驗過程中,秦 100 有三點讓我非常滿意和印象深刻。第一是前臉改得很成功,百看不厭;第二車載中控大屏非常好用,功能豐富、觸控操作非常流暢。第三是整車的駕駛質感能甩老款秦幾條街,車內更加安靜、駕駛更加平順、底盤表現更加優秀。

外觀:前臉大嘴格柵搭配篆體“秦”車標 百看不厭

秦 100 只是作為老款秦的小改款車型,

所以在外觀內飾方面並不會做太大的改動。但秦 100 的這個前臉卻是給了大家一個意外的驚喜。無論是圖片還是實車,這個大嘴格柵都讓我百看不厭。

前臉整體的造型輪廓相比老款車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由於 6 邊形大嘴格柵採用了 5 條鍍鉻橫幅條,並且中間採用了鋼琴烤漆材質的飾板,顯得非常有質感。上方的小格柵也採用了蜂窩狀的樣式,並在右上角鑲嵌了“ BYD ”的小型 LOGO,這也是未來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的家族式設計。而前臉的最大點睛之筆還是那條橫貫前臉的藍色鍍鉻飾條。

大燈還是延續了老款車型的造型樣式,全系採用的均是鹵素燈源,近光燈採用了透鏡提升了視覺效果。值得一提的事全系都標配了自動大燈功能,在進入黑暗環境之後,大燈的開啟回應速度也很快。

車頭在左右兩側配備了兩個雷達探頭,選裝 C 升級包還配備了 360 度全景影像,前視攝像頭位於車標下方。秦 100 採用的是第四代的影像系統,能明顯的看出相比老款車型影像畫面更清晰,搭配大尺寸中控螢幕影像畫面的成像效果也更好。通過方向盤右側的按鍵可以快速的調取出全景影像畫面。

側面依然延續了老款車型的造型,無鑰匙進入是全系標配,兩個前車門均有配備。輪轂採用了全新的樣式,205 55/R17(最低配車型為 205/55 R16 寸輪轂),輪胎型號為米其林 Primacy 3ST 浩悅,市場價一條約為 1200 元左右,非常的厚道。

車尾方面秦 100 同樣也是延續了老款車型的造型和樣式,最大的變化在於將原來的點狀式尾燈換成全新的 LED 光帶樣式,視覺效果更好。左邊“比亞迪”的漢字被進行了下移,右邊的篆體“秦”字則從老款的下方移到上方,顏色也從老款的紅色換上了藍色。

▲ 車尾的“秦”標識也換成藍色

後保險杠配備了 4 個倒車雷達探頭,後視攝像頭則位於車標上方。打開車標的蓋子,後面是秦 100 的慢充口,在解鎖狀態下只需向上掀起擋板便可打開。從新出行的使用體驗來看,充滿大約需要 6 小時左右。

▲ 後視攝像頭位於車標上方

秦 100 同樣也配備了對外放電功能,將隨車配備的放電線插頭插入充電口,保持在“著車”狀態,並且有足夠電量的即可對外放電。儀錶盤顯示“對外放電中”即表示已成功通電,此時你便可以通過拖線板外連接你要的用電設備,用它在戶外打火鍋都完全沒問題。

內飾:全新平底方向盤和中控大屏彰顯科技感

秦 100 的內飾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大尺寸中控大屏、全新樣式的方向盤、全新的換擋杆,每一處都能看出秦 100 的進化。內飾配色則還是以橙色為主,熟悉中又帶有驚喜。在用料上,也大部分都是採用軟性材料或者是皮質材料,無論是視覺還是觸感上都不失豪華的氛圍。

全新的平底真皮方向盤目前已經在唐、宋等車型上應用,中間也採用了藍色的篆體“秦” LOGO。方向盤大小合適,並且提供舒適和運動兩種不同等級的轉向回饋力。舒適模式下的力度正好合適,切換到運動模式後轉向力變重,更適合在高速上使用。

▲ 全新的平底方向盤在唐、宋等車型都已應用

▲ 方向盤提供四向電動調節 調節撥杆位於右側

全新的液晶儀錶盤讓我眼前一亮,不僅一掃老款車型資訊雜亂的缺點,而且也變得更加有科技感。左側顯示的發動機轉速表,右側顯示的是功率表。儀錶盤有兩種不同的樣式可選,並且在 ECO 和 SPORT 模式下採用的是藍色和橙色兩種的背光顏色。

▲ 液晶儀錶盤樣式一(ECO 模式)

▲ 液晶儀錶盤樣式二(SPORT 模式)

12.8 英寸大尺寸觸控式螢幕是秦 100 升級的重點,搭載的是比亞迪最新的 CarPad 系統,系統 UI 介面設計更符合當下的發展潮流,並且觸控反應也非常的流暢和順滑。系統採用的安卓系統,支援安裝各種協力廠商應用,功能上非常豐富。關於 Carpad 系統在下文我們再詳細介紹。

▲ 中控大屏是秦 100 車內的一大亮點

大屏下方是空調控制區域,秦100 升級為雙區獨立控制空調,不過溫度和風量的調節需要通過大屏系統才能進行,按下“手動”按鍵可快速進入空調調節介面。另外還有更加炫酷的調節方法,直接通過語音系統來打開空調或調節空調溫度,非常方便。

▲ 雙區空調配備了座椅通風和加熱功能

▲ 可通過語音開啟和關閉空調

▲ 語音系統可以精確的控制空調溫度

全新的電子擋杆手感非常好,有一定的回彈力度,並且大小正好合適。擋杆頂部是篆體“秦”標識,並且帶有淡藍色的夜晚氛圍燈。左側是“P”擋駐車擋按鍵以及電子手刹,停車時只需按鍵“P”即可切換到 P 擋。電子手刹在掛到 D 擋之後也會自動解除。

擋杆後方的旋鈕可 ECO 和 SPORT 兩種不同模式的切換。此外,在旋鈕兩側還有兩個“ EV ”和“ HEV ”按鍵,用於切換純電和混動兩種模式,熟悉比亞迪新能源車的應該都不陌生,在 宋DM、宋EV、唐100 等車型上這一塊區域都一樣。

在手套箱內部,秦 100 提供了兩個 USB 口、一個 12V 點煙器插口、一個 AUX 插口以及一個 TF 卡插口。在給手機充電這一塊,前排的兩位元乘客都不需要爭搶。同樣的,秦 100 為後排乘客也提供了兩個 USB 插口和一個 220V 電源插口。

在主駕駛位一側,秦 100 提供了四車門一鍵升降功能,非常的好用。前排兩個遮陽板也都同時提供了化妝鏡和化妝燈,能更方便你在車內整理儀容,女性乘客也能在車內補妝。此外天窗在秦 100 上面也沒有缺失。

▲ 主駕駛側提供四車門一鍵升降功能

▲ 天窗在秦 100 上也沒有缺失

全新 CarPad 系統:基於安卓系統打造 反應流暢功能豐富

比亞迪全新的 CarPad 系統是基於安卓系統打造,配合車內的 12.8 英寸大螢幕,就像是一台安裝在車上的大號安卓手機。螢幕的解析度為 1920x1080p,並且螢幕圖元密度 PPI (圖元密度越高,顯示畫面越清晰)達到了 172,在目前的主流車型所搭載的大屏中最高。系統的操作非常流暢,反應非常快,體驗很好。

▲ “比亞迪市場”內部 APP

▲ 用車載大屏流覽新出行 APP

▲ 系統安裝的實際上是用戶端

▲ 可以接收和發送語音資訊

▲ 刷朋友圈

系統內置了 4G 網路,並支援對外提供 Wi-Fi 分享,也可以連接公共 Wi-Fi。購車的用戶可以獲贈相應的流量。其中選裝了 B 升級包的用戶,可獲得一年每月 1G 的 4G 流量;選裝了 C 升級包的用戶,可獲得兩年每月 2G 的 4G 流量,流量不夠的話可以額外購買,流量費用跟移動、聯通或者電信都一樣。

對於在使用像導航這類應用時,你還可以設置成全屏模式,這樣在視覺體驗效果上會更好。除此之外,跟手機一樣具備多工功能,按下多工按鍵之後,可以快速在不同的應用中切換,在打開的應用較多時,這個功能非常實用。

▲ 可根據需要選擇要全屏的應用

▲ 左邊顯示的是非全屏 右邊是全屏模式

乘坐空間:175cm 的長腿妹紙表示很充裕

秦 100 採用的是真皮打孔座椅,新出行體驗的這輛頂配車型主駕駛位提供了 12 向電動調節,包含四向電動腰托,在長途駕駛中能緩解不小的疲勞;副駕駛位也提供了 6 向電動調節。此外還提供座椅加熱、座椅通風、3 組記憶以及座椅/方向盤/後視鏡三項聯動功能,聯動功能即在熄火後座椅/方向盤/後視鏡會自動回位,著車後會自動復位到上次的位置。

在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5cm的高個子女生無論在前排還是後排都能獲得充足的頭部和腿部空間。

▲ 乘客身高 175cm

儲物空間:後備箱容積更大 車內儲物格應有盡有

在儲物空間,秦100 與老款秦保持一致,四個車門、中控杯架、中控扶手箱、手套箱以及後排中央扶手都有相應的儲物格和杯架。值得注意的是,秦100 將電池組佈置到車底,由此帶來了後備箱有更大的空間,達到 450L。

▲ 前排車門儲物格

▲ 後排車門儲物格

▲ 副駕手套箱

中控的扶手箱面積不大,深度也不是很深,用來放置一些票據、零錢之類的雜物比較合適,但我有時候也會用來放錢包,剛好合適。除此之外後排中央扶手也提供了一個方形儲物格,並配備了一個擋板,可以變成兩個杯槽。前排座椅後方也配備了網兜,可以滿足後排乘客額外的儲物需求。

▲ 前排座椅後背網兜

純電續航里程測試:實測結果沒有讓人失望

秦100 的純電續航里程從原來的 70km 升級到 100km,作為最重要的升級,新出行在這半個月的體驗過程中也免不了要實測一下。提車的第一天我們就做了純電續航的測試,而最終的實測結果也沒有讓我們失望。

在比亞迪坪山總部拿到試駕車後,我們先在工廠內將電量充滿,此時儀錶盤顯示的純電續航里程為100km。這次測試中我們也完全是以接近日常用車情況來體驗,因此並沒有故意的去設置路線,測試路線是從比亞迪坪山工廠到新出行總部,單程距離約為62km左右。但為了可能的達到 100km,我們故意繞了遠路,並且在公司附近的一條擁堵路況來源繞了幾圈,讓最終的路程達到將近 10 0km。

出發前先把分段里程一清零,便於後期讀取純電續航里程資料。這次測試中出發前將空調設置為“冷風、23 度、內迴圈、2 級風量”,但後期測試過程中有幾次調整。測試過程中車內一共有 3 個人,重約 180kg。在駕駛模式上設置為 ECO 模式,並且將動能回收等級調節至較大。測試路線大約有10% 高速、20% 市區擁堵以及70% 的快速路。

測試過程中,我們分別記錄了電池剩餘電量分別在 75%、50%、25%、15%、10%、5% 時車輛已行駛的純電續航里程、純電剩餘續航里程、平均電耗三個資料供大家參考,最終在電池電量剩餘 5% 的時候,發動機強制介入為電池充電(SOC 默認的是當電量剩餘 15% 時就啟動發動機,但通過長按 EV 按鍵可以強制進入純電模式),此時分段里程一顯示為 99km。而這個測試也完全證實了秦 100 在純電模式下實現 100km 的續航是沒問題的。

在這次的測試過程中,我並沒有刻意去以節油的方式駕駛,完全是按照我日常的習慣來駕駛,最終秦 100 跑出 99km 的純電續航里程還是比較讓我意外的。如果在電量低於 15% 之後,像用手機一樣切換到“省電模式”用省油的方式駕駛,那麼超過 100km 是完全沒問題的。

秦100遙控駕駛體驗:新手倒車利器 比人駕駛更安全

此前我並沒有好好的體驗過比亞迪的遙控駕駛功能,在這次秦 100 身上,我特意體驗了幾次。遙控駕駛功能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只需將擋位推到 P 擋,拉上電子手刹,就可以下車用鑰匙來進行遙控駕駛。車輛在行進的過程中會開啟雙閃,以提醒周圍的人和車注意避讓。

需要注意兩個點,第一是車輛的遙控行進速度很慢,大約保持在 2km/h 左右的時速,為的是讓你能更好的進行操作。第二是車輛設定為轉彎和前進(後退)不能同步進行,並且操作的時候需要長按住控制鍵,這也是安全起見。

比亞迪遙控駕駛功能並非是新功能了,我不知道此前的各位比亞迪車主日常使用到它的頻率有多高,不過對於我來說,要不是特意想體驗它,平時幾乎是沒有需要用到的地方。除非是去到一些非常狹窄的地方,停完車之後無法打開車門那種情況,那麼這這時它就派上用場了,不過這種幾率對於我來說會比較少。

說實話,第一次用的時候心裡還是會有點忐忑,並且它的刹車很突兀,感覺是那種一腳跺死的刹車。當然這樣的設定也是為了安全、能第一時間將車刹停,但說實話第一次用還是比較嚇人的。

不過對於新手來說,它的確是很有用,畢竟在車外遙控操作比在車內自己靠後視鏡來倒車方便也更直觀得多。而且系統設定為速度只有 2km/h 左右,速度很慢,萬一撞上別的車損失也較輕,不需要擔心會出現將油門當刹車踩這種情況。

駕駛體驗:發動機介入後更加平順 整車 NVH 有了質的提升

秦 100 動力系統沒有變化,搭載的還是老款秦上的那台 1.5T 渦輪增壓發動機+電機的組合,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 113kW/5200rpm,最大輸出扭矩為 240Nm/1750-3500rpm,匹配的還是原來的那台 6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

秦 100 的動力表現是毋庸置疑的,百公里加速時間 5.9 秒足以打敗路上 80% 以上的車輛。在和秦 100 相處的幾天中,主要還是在市區行駛,紅燈起步的加速毫不拖泥帶水,電動機低扭充足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開上秦 100 之後,你會感概這才是電動車所應有的表現。

秦 100 在 NVH 方面的提升非常明顯,純電模式下行駛車內非常安靜,電機聲音也幾乎沒有,你能聽到的就只剩下胎噪(在沒有發動機噪音和震動的對比下相對比較明顯)。在饋電發動機介入後,方向盤會帶來一定的振動,不過相比老款秦已經改善了很多。建議在使用秦 100 的時候,一定要勤充電。

值得點贊的是這套 6 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正常駕駛情況下經過優化後換擋更加平順,只有在一些大腳油門、急加速的時候會有輕微的抖動,正常駕駛情況下它的表現可以給到 80 分,相比老款秦 100 可以說是質的飛躍。

在底盤懸掛方面,秦 100 的升級也非常明顯。首先是材質上的變化,秦 100 採用了全鋁合金的懸掛,日常行駛過溝溝坎坎相比老款的秦來得更加舒服,懸掛對震動的過濾處理得更好,彈簧的回彈更加迅速,過坎更加乾脆。

秦 100 配備了 ECO 和 SPORT 兩種駕駛模式,在 ECO 模式下,系統會盡可能的用純電模式行駛並且電池的對外放電功率也沒有那麼大,相對會更省電一些,但在動力性能方面也會有所下降。切換到 SPORT 模式,這時發動機會立馬啟動介入,除了為電池充電之外,主要是隨時待命輔助電機共同驅動車輛,在此模式下車輛就像打了雞血,表現更加激進,輸出功率也更加的大。

除了 ECO 和 SPORT 兩種駕駛模式外,秦 100 還提供了 EV 和 HEV 兩種工作模式,在 EV 模式下,只要電量超過 15%,車輛默認會以純電的模式行駛,只有在電池電量降低到 15% 以下時,發動機才會啟動介入。但此時長按 EV 按鍵依然可以強制切換到純電模式,直到 5% 電量時發動機才會再次啟動介入。

秦 100 提供兩種不同的轉向設定,普通模式下轉向力度稍微輕一些,在日常停車入庫、掉頭沒那麼吃力。較大轉向力度下會有所增大,日常停車入庫、掉頭會更吃力一下,高速路況下啟用這種轉向模式我認為會更合適些。

動能回收也提供兩種不同等級,普通模式下更接近于燃油車,鬆開油門踏板後不會感覺到有明顯的減速感。較大能量回收力度下鬆開油門踏板,車輛會有明顯的減速感,但減速感並不是很強烈,我覺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新出行購買建議:首選頂配 C 選裝包 基礎版性價比最低

秦 100 的四款車型中,售價依次遞增 1 萬元,A 選裝包相比基礎版價格上多出 1 萬元,在配置上增加了包括車載 4G 網路、3.3kW 壁掛式充電盒、電動天窗、後排中央出風口、雙區自動空調以及定速巡航等等,都是些比較實用的配置。

B選裝包在A包的基礎上售價高了 1 萬元,在配置上則增加了比亞迪專屬的遙控駕駛、2 年的雲服務、PM2.5 綠淨系統以及電動調節座椅、胎壓監測、10 揚聲器等配置。

頂配的 C 選裝包則更加豐富,主駕駛 12 向電動調節、副駕 6 向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通風、主駕駛位方向盤、座椅、後視鏡聯動記憶、膝部氣囊、360 度全景影像等配置應有盡有,性價比最高。

這四款車型中,對於我來說我會首選頂配 C 選裝包,雖然價格最高,但帶來配置是最超值的。其次我會選裝 A 包,相比基礎版價格增加 1 萬元,但能帶來一系列比較實用的配置。相比之下 B 包所增加的配置並不是很吸引我,它比較適合那些想要體驗比亞迪的遙控駕駛、雲服務以及霧霾天較多的城市用戶。基礎版在我看來是四款車型中性價比相對最低的,當然如果你預算不足,它也是可以滿足你基本的用車需求的。

半個月長測總結:價格不是問題 看不見的升級會讓你大呼超值

半個月的長測過程中,體驗過秦 100 的人都不敢相信短短的兩年內,比亞迪的造車水準已經上升到了如此的高度。談及價格,儘管還有人認為補貼後超過 20 萬元的價格有點高,但這裡的“高”並不是指“物不及所值”的高,而是對比亞迪這個品牌固有的觀念而覺得高,畢竟比亞迪此前的產品都是較為親民的價格。

首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純電續航里程的增加、電池組成本的增高所帶來的價格上浮;其次國家補貼的下降也是導致秦 100 價格增高的一個原因。而看不見的升級包括整車 NVH 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車內噪音更小,駕駛起來更加平順,底盤的表現也更加的遊刃有餘能給你更多信心,這一系列的升級會讓你大呼超值。比亞迪秦 100 這次根據不同的配置拆分成為四款車型,也能滿足更多人的個性化需求。

外觀前臉相信沒人會否認它比老款更加好看、更有質感。內飾上的大屏的確讓我很驚喜,螢幕的介面設計、觸控反應以及操控流暢度都絕對能達到 90 分的高分。甚至在和特斯拉的大屏系統對比中也能佔優勢。開放式的安卓系統允許你安裝各種協力廠商應用,有足夠高的可玩性。在我們的體驗過程中,同時開啟 8 個應用系統依然很流暢。

續航里程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從這次實測的結果來看,100 公里的續航是完全沒問題的,日常上下班代步能完全用電行駛,大大減少你去加油站的時間。綜合來說,半個月的相處下來,對於秦 100 我能給出超過 85 分的高分。

並且中間採用了鋼琴烤漆材質的飾板,顯得非常有質感。上方的小格柵也採用了蜂窩狀的樣式,並在右上角鑲嵌了“ BYD ”的小型 LOGO,這也是未來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的家族式設計。而前臉的最大點睛之筆還是那條橫貫前臉的藍色鍍鉻飾條。

大燈還是延續了老款車型的造型樣式,全系採用的均是鹵素燈源,近光燈採用了透鏡提升了視覺效果。值得一提的事全系都標配了自動大燈功能,在進入黑暗環境之後,大燈的開啟回應速度也很快。

車頭在左右兩側配備了兩個雷達探頭,選裝 C 升級包還配備了 360 度全景影像,前視攝像頭位於車標下方。秦 100 採用的是第四代的影像系統,能明顯的看出相比老款車型影像畫面更清晰,搭配大尺寸中控螢幕影像畫面的成像效果也更好。通過方向盤右側的按鍵可以快速的調取出全景影像畫面。

側面依然延續了老款車型的造型,無鑰匙進入是全系標配,兩個前車門均有配備。輪轂採用了全新的樣式,205 55/R17(最低配車型為 205/55 R16 寸輪轂),輪胎型號為米其林 Primacy 3ST 浩悅,市場價一條約為 1200 元左右,非常的厚道。

車尾方面秦 100 同樣也是延續了老款車型的造型和樣式,最大的變化在於將原來的點狀式尾燈換成全新的 LED 光帶樣式,視覺效果更好。左邊“比亞迪”的漢字被進行了下移,右邊的篆體“秦”字則從老款的下方移到上方,顏色也從老款的紅色換上了藍色。

▲ 車尾的“秦”標識也換成藍色

後保險杠配備了 4 個倒車雷達探頭,後視攝像頭則位於車標上方。打開車標的蓋子,後面是秦 100 的慢充口,在解鎖狀態下只需向上掀起擋板便可打開。從新出行的使用體驗來看,充滿大約需要 6 小時左右。

▲ 後視攝像頭位於車標上方

秦 100 同樣也配備了對外放電功能,將隨車配備的放電線插頭插入充電口,保持在“著車”狀態,並且有足夠電量的即可對外放電。儀錶盤顯示“對外放電中”即表示已成功通電,此時你便可以通過拖線板外連接你要的用電設備,用它在戶外打火鍋都完全沒問題。

內飾:全新平底方向盤和中控大屏彰顯科技感

秦 100 的內飾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大尺寸中控大屏、全新樣式的方向盤、全新的換擋杆,每一處都能看出秦 100 的進化。內飾配色則還是以橙色為主,熟悉中又帶有驚喜。在用料上,也大部分都是採用軟性材料或者是皮質材料,無論是視覺還是觸感上都不失豪華的氛圍。

全新的平底真皮方向盤目前已經在唐、宋等車型上應用,中間也採用了藍色的篆體“秦” LOGO。方向盤大小合適,並且提供舒適和運動兩種不同等級的轉向回饋力。舒適模式下的力度正好合適,切換到運動模式後轉向力變重,更適合在高速上使用。

▲ 全新的平底方向盤在唐、宋等車型都已應用

▲ 方向盤提供四向電動調節 調節撥杆位於右側

全新的液晶儀錶盤讓我眼前一亮,不僅一掃老款車型資訊雜亂的缺點,而且也變得更加有科技感。左側顯示的發動機轉速表,右側顯示的是功率表。儀錶盤有兩種不同的樣式可選,並且在 ECO 和 SPORT 模式下採用的是藍色和橙色兩種的背光顏色。

▲ 液晶儀錶盤樣式一(ECO 模式)

▲ 液晶儀錶盤樣式二(SPORT 模式)

12.8 英寸大尺寸觸控式螢幕是秦 100 升級的重點,搭載的是比亞迪最新的 CarPad 系統,系統 UI 介面設計更符合當下的發展潮流,並且觸控反應也非常的流暢和順滑。系統採用的安卓系統,支援安裝各種協力廠商應用,功能上非常豐富。關於 Carpad 系統在下文我們再詳細介紹。

▲ 中控大屏是秦 100 車內的一大亮點

大屏下方是空調控制區域,秦100 升級為雙區獨立控制空調,不過溫度和風量的調節需要通過大屏系統才能進行,按下“手動”按鍵可快速進入空調調節介面。另外還有更加炫酷的調節方法,直接通過語音系統來打開空調或調節空調溫度,非常方便。

▲ 雙區空調配備了座椅通風和加熱功能

▲ 可通過語音開啟和關閉空調

▲ 語音系統可以精確的控制空調溫度

全新的電子擋杆手感非常好,有一定的回彈力度,並且大小正好合適。擋杆頂部是篆體“秦”標識,並且帶有淡藍色的夜晚氛圍燈。左側是“P”擋駐車擋按鍵以及電子手刹,停車時只需按鍵“P”即可切換到 P 擋。電子手刹在掛到 D 擋之後也會自動解除。

擋杆後方的旋鈕可 ECO 和 SPORT 兩種不同模式的切換。此外,在旋鈕兩側還有兩個“ EV ”和“ HEV ”按鍵,用於切換純電和混動兩種模式,熟悉比亞迪新能源車的應該都不陌生,在 宋DM、宋EV、唐100 等車型上這一塊區域都一樣。

在手套箱內部,秦 100 提供了兩個 USB 口、一個 12V 點煙器插口、一個 AUX 插口以及一個 TF 卡插口。在給手機充電這一塊,前排的兩位元乘客都不需要爭搶。同樣的,秦 100 為後排乘客也提供了兩個 USB 插口和一個 220V 電源插口。

在主駕駛位一側,秦 100 提供了四車門一鍵升降功能,非常的好用。前排兩個遮陽板也都同時提供了化妝鏡和化妝燈,能更方便你在車內整理儀容,女性乘客也能在車內補妝。此外天窗在秦 100 上面也沒有缺失。

▲ 主駕駛側提供四車門一鍵升降功能

▲ 天窗在秦 100 上也沒有缺失

全新 CarPad 系統:基於安卓系統打造 反應流暢功能豐富

比亞迪全新的 CarPad 系統是基於安卓系統打造,配合車內的 12.8 英寸大螢幕,就像是一台安裝在車上的大號安卓手機。螢幕的解析度為 1920x1080p,並且螢幕圖元密度 PPI (圖元密度越高,顯示畫面越清晰)達到了 172,在目前的主流車型所搭載的大屏中最高。系統的操作非常流暢,反應非常快,體驗很好。

▲ “比亞迪市場”內部 APP

▲ 用車載大屏流覽新出行 APP

▲ 系統安裝的實際上是用戶端

▲ 可以接收和發送語音資訊

▲ 刷朋友圈

系統內置了 4G 網路,並支援對外提供 Wi-Fi 分享,也可以連接公共 Wi-Fi。購車的用戶可以獲贈相應的流量。其中選裝了 B 升級包的用戶,可獲得一年每月 1G 的 4G 流量;選裝了 C 升級包的用戶,可獲得兩年每月 2G 的 4G 流量,流量不夠的話可以額外購買,流量費用跟移動、聯通或者電信都一樣。

對於在使用像導航這類應用時,你還可以設置成全屏模式,這樣在視覺體驗效果上會更好。除此之外,跟手機一樣具備多工功能,按下多工按鍵之後,可以快速在不同的應用中切換,在打開的應用較多時,這個功能非常實用。

▲ 可根據需要選擇要全屏的應用

▲ 左邊顯示的是非全屏 右邊是全屏模式

乘坐空間:175cm 的長腿妹紙表示很充裕

秦 100 採用的是真皮打孔座椅,新出行體驗的這輛頂配車型主駕駛位提供了 12 向電動調節,包含四向電動腰托,在長途駕駛中能緩解不小的疲勞;副駕駛位也提供了 6 向電動調節。此外還提供座椅加熱、座椅通風、3 組記憶以及座椅/方向盤/後視鏡三項聯動功能,聯動功能即在熄火後座椅/方向盤/後視鏡會自動回位,著車後會自動復位到上次的位置。

在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5cm的高個子女生無論在前排還是後排都能獲得充足的頭部和腿部空間。

▲ 乘客身高 175cm

儲物空間:後備箱容積更大 車內儲物格應有盡有

在儲物空間,秦100 與老款秦保持一致,四個車門、中控杯架、中控扶手箱、手套箱以及後排中央扶手都有相應的儲物格和杯架。值得注意的是,秦100 將電池組佈置到車底,由此帶來了後備箱有更大的空間,達到 450L。

▲ 前排車門儲物格

▲ 後排車門儲物格

▲ 副駕手套箱

中控的扶手箱面積不大,深度也不是很深,用來放置一些票據、零錢之類的雜物比較合適,但我有時候也會用來放錢包,剛好合適。除此之外後排中央扶手也提供了一個方形儲物格,並配備了一個擋板,可以變成兩個杯槽。前排座椅後方也配備了網兜,可以滿足後排乘客額外的儲物需求。

▲ 前排座椅後背網兜

純電續航里程測試:實測結果沒有讓人失望

秦100 的純電續航里程從原來的 70km 升級到 100km,作為最重要的升級,新出行在這半個月的體驗過程中也免不了要實測一下。提車的第一天我們就做了純電續航的測試,而最終的實測結果也沒有讓我們失望。

在比亞迪坪山總部拿到試駕車後,我們先在工廠內將電量充滿,此時儀錶盤顯示的純電續航里程為100km。這次測試中我們也完全是以接近日常用車情況來體驗,因此並沒有故意的去設置路線,測試路線是從比亞迪坪山工廠到新出行總部,單程距離約為62km左右。但為了可能的達到 100km,我們故意繞了遠路,並且在公司附近的一條擁堵路況來源繞了幾圈,讓最終的路程達到將近 10 0km。

出發前先把分段里程一清零,便於後期讀取純電續航里程資料。這次測試中出發前將空調設置為“冷風、23 度、內迴圈、2 級風量”,但後期測試過程中有幾次調整。測試過程中車內一共有 3 個人,重約 180kg。在駕駛模式上設置為 ECO 模式,並且將動能回收等級調節至較大。測試路線大約有10% 高速、20% 市區擁堵以及70% 的快速路。

測試過程中,我們分別記錄了電池剩餘電量分別在 75%、50%、25%、15%、10%、5% 時車輛已行駛的純電續航里程、純電剩餘續航里程、平均電耗三個資料供大家參考,最終在電池電量剩餘 5% 的時候,發動機強制介入為電池充電(SOC 默認的是當電量剩餘 15% 時就啟動發動機,但通過長按 EV 按鍵可以強制進入純電模式),此時分段里程一顯示為 99km。而這個測試也完全證實了秦 100 在純電模式下實現 100km 的續航是沒問題的。

在這次的測試過程中,我並沒有刻意去以節油的方式駕駛,完全是按照我日常的習慣來駕駛,最終秦 100 跑出 99km 的純電續航里程還是比較讓我意外的。如果在電量低於 15% 之後,像用手機一樣切換到“省電模式”用省油的方式駕駛,那麼超過 100km 是完全沒問題的。

秦100遙控駕駛體驗:新手倒車利器 比人駕駛更安全

此前我並沒有好好的體驗過比亞迪的遙控駕駛功能,在這次秦 100 身上,我特意體驗了幾次。遙控駕駛功能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只需將擋位推到 P 擋,拉上電子手刹,就可以下車用鑰匙來進行遙控駕駛。車輛在行進的過程中會開啟雙閃,以提醒周圍的人和車注意避讓。

需要注意兩個點,第一是車輛的遙控行進速度很慢,大約保持在 2km/h 左右的時速,為的是讓你能更好的進行操作。第二是車輛設定為轉彎和前進(後退)不能同步進行,並且操作的時候需要長按住控制鍵,這也是安全起見。

比亞迪遙控駕駛功能並非是新功能了,我不知道此前的各位比亞迪車主日常使用到它的頻率有多高,不過對於我來說,要不是特意想體驗它,平時幾乎是沒有需要用到的地方。除非是去到一些非常狹窄的地方,停完車之後無法打開車門那種情況,那麼這這時它就派上用場了,不過這種幾率對於我來說會比較少。

說實話,第一次用的時候心裡還是會有點忐忑,並且它的刹車很突兀,感覺是那種一腳跺死的刹車。當然這樣的設定也是為了安全、能第一時間將車刹停,但說實話第一次用還是比較嚇人的。

不過對於新手來說,它的確是很有用,畢竟在車外遙控操作比在車內自己靠後視鏡來倒車方便也更直觀得多。而且系統設定為速度只有 2km/h 左右,速度很慢,萬一撞上別的車損失也較輕,不需要擔心會出現將油門當刹車踩這種情況。

駕駛體驗:發動機介入後更加平順 整車 NVH 有了質的提升

秦 100 動力系統沒有變化,搭載的還是老款秦上的那台 1.5T 渦輪增壓發動機+電機的組合,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 113kW/5200rpm,最大輸出扭矩為 240Nm/1750-3500rpm,匹配的還是原來的那台 6 速 DCT 雙離合變速箱。

秦 100 的動力表現是毋庸置疑的,百公里加速時間 5.9 秒足以打敗路上 80% 以上的車輛。在和秦 100 相處的幾天中,主要還是在市區行駛,紅燈起步的加速毫不拖泥帶水,電動機低扭充足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開上秦 100 之後,你會感概這才是電動車所應有的表現。

秦 100 在 NVH 方面的提升非常明顯,純電模式下行駛車內非常安靜,電機聲音也幾乎沒有,你能聽到的就只剩下胎噪(在沒有發動機噪音和震動的對比下相對比較明顯)。在饋電發動機介入後,方向盤會帶來一定的振動,不過相比老款秦已經改善了很多。建議在使用秦 100 的時候,一定要勤充電。

值得點贊的是這套 6 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正常駕駛情況下經過優化後換擋更加平順,只有在一些大腳油門、急加速的時候會有輕微的抖動,正常駕駛情況下它的表現可以給到 80 分,相比老款秦 100 可以說是質的飛躍。

在底盤懸掛方面,秦 100 的升級也非常明顯。首先是材質上的變化,秦 100 採用了全鋁合金的懸掛,日常行駛過溝溝坎坎相比老款的秦來得更加舒服,懸掛對震動的過濾處理得更好,彈簧的回彈更加迅速,過坎更加乾脆。

秦 100 配備了 ECO 和 SPORT 兩種駕駛模式,在 ECO 模式下,系統會盡可能的用純電模式行駛並且電池的對外放電功率也沒有那麼大,相對會更省電一些,但在動力性能方面也會有所下降。切換到 SPORT 模式,這時發動機會立馬啟動介入,除了為電池充電之外,主要是隨時待命輔助電機共同驅動車輛,在此模式下車輛就像打了雞血,表現更加激進,輸出功率也更加的大。

除了 ECO 和 SPORT 兩種駕駛模式外,秦 100 還提供了 EV 和 HEV 兩種工作模式,在 EV 模式下,只要電量超過 15%,車輛默認會以純電的模式行駛,只有在電池電量降低到 15% 以下時,發動機才會啟動介入。但此時長按 EV 按鍵依然可以強制切換到純電模式,直到 5% 電量時發動機才會再次啟動介入。

秦 100 提供兩種不同的轉向設定,普通模式下轉向力度稍微輕一些,在日常停車入庫、掉頭沒那麼吃力。較大轉向力度下會有所增大,日常停車入庫、掉頭會更吃力一下,高速路況下啟用這種轉向模式我認為會更合適些。

動能回收也提供兩種不同等級,普通模式下更接近于燃油車,鬆開油門踏板後不會感覺到有明顯的減速感。較大能量回收力度下鬆開油門踏板,車輛會有明顯的減速感,但減速感並不是很強烈,我覺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新出行購買建議:首選頂配 C 選裝包 基礎版性價比最低

秦 100 的四款車型中,售價依次遞增 1 萬元,A 選裝包相比基礎版價格上多出 1 萬元,在配置上增加了包括車載 4G 網路、3.3kW 壁掛式充電盒、電動天窗、後排中央出風口、雙區自動空調以及定速巡航等等,都是些比較實用的配置。

B選裝包在A包的基礎上售價高了 1 萬元,在配置上則增加了比亞迪專屬的遙控駕駛、2 年的雲服務、PM2.5 綠淨系統以及電動調節座椅、胎壓監測、10 揚聲器等配置。

頂配的 C 選裝包則更加豐富,主駕駛 12 向電動調節、副駕 6 向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通風、主駕駛位方向盤、座椅、後視鏡聯動記憶、膝部氣囊、360 度全景影像等配置應有盡有,性價比最高。

這四款車型中,對於我來說我會首選頂配 C 選裝包,雖然價格最高,但帶來配置是最超值的。其次我會選裝 A 包,相比基礎版價格增加 1 萬元,但能帶來一系列比較實用的配置。相比之下 B 包所增加的配置並不是很吸引我,它比較適合那些想要體驗比亞迪的遙控駕駛、雲服務以及霧霾天較多的城市用戶。基礎版在我看來是四款車型中性價比相對最低的,當然如果你預算不足,它也是可以滿足你基本的用車需求的。

半個月長測總結:價格不是問題 看不見的升級會讓你大呼超值

半個月的長測過程中,體驗過秦 100 的人都不敢相信短短的兩年內,比亞迪的造車水準已經上升到了如此的高度。談及價格,儘管還有人認為補貼後超過 20 萬元的價格有點高,但這裡的“高”並不是指“物不及所值”的高,而是對比亞迪這個品牌固有的觀念而覺得高,畢竟比亞迪此前的產品都是較為親民的價格。

首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純電續航里程的增加、電池組成本的增高所帶來的價格上浮;其次國家補貼的下降也是導致秦 100 價格增高的一個原因。而看不見的升級包括整車 NVH 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車內噪音更小,駕駛起來更加平順,底盤的表現也更加的遊刃有餘能給你更多信心,這一系列的升級會讓你大呼超值。比亞迪秦 100 這次根據不同的配置拆分成為四款車型,也能滿足更多人的個性化需求。

外觀前臉相信沒人會否認它比老款更加好看、更有質感。內飾上的大屏的確讓我很驚喜,螢幕的介面設計、觸控反應以及操控流暢度都絕對能達到 90 分的高分。甚至在和特斯拉的大屏系統對比中也能佔優勢。開放式的安卓系統允許你安裝各種協力廠商應用,有足夠高的可玩性。在我們的體驗過程中,同時開啟 8 個應用系統依然很流暢。

續航里程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從這次實測的結果來看,100 公里的續航是完全沒問題的,日常上下班代步能完全用電行駛,大大減少你去加油站的時間。綜合來說,半個月的相處下來,對於秦 100 我能給出超過 85 分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