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助手女兒逆襲成商界大佬,揭秘香港女首富的300億奮鬥史

說起賭王家族,賭王何鴻燊大家已經很熟悉了,賭王的專情王子何猷龍、性情公主何超瓊金融八卦女也都已八過了,賭王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豪門恩怨,大家在娛樂版也都見識過了。

我們今天要八卦的是賭王助手的女兒,她沒有王子公主們的顯赫背景和聲名,卻在男性壟斷的香港金融界有著“殼後”、“融資大亨”、“新紮賭後”之稱,不僅如此,她還力壓賭王的二代們,登上了福布斯香港女首富的寶座。

從配角到主角,從名不見經傳的助手之女到香港女首富,她是如何逆襲的?

在人人都講階層固化的當下,我們卻不難看到擺脫出身逆襲的例子。

熱播劇《歡樂頌》裡,

實力最強的不是出身最好、最機靈的曲筱綃,而是出身差,但能力、智商最高的孤兒安迪;

放眼娛樂圈,不善言辭,剛剛在星空演講奉獻了自己第一次演講的農村出身、祖輩農民、說話直率……出道11年,做了7年配角,在各種否定中成長成一線小花的趙麗穎,也成為刷屏朋友圈的命運逆襲的代表。

▲趙麗穎

其實命運逆襲的代表,不僅僅只發生在電視劇,娛樂圈裡。

在福布斯 2017年4月發佈的香港富豪排行榜中,大眾眼裡名不見經傳的朱李月華碾壓其他兩位直接繼承父親或丈夫衣缽的賭王二代們,以淨資產48億美元一躍成為新一代香港女首富。

新的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發佈後,她還和賭王之女何超瓊,賭王四姨太梁安琪一躍成為澳門三大賭後。

除此之外,朱李月華在男性壟斷的香港金融界還有著“殼後”、“融資大亨”、香港投行界“女王”等稱呼,她的金利豐金融是香港數一數二的華資證券行,被譽為“富豪御用證券行”,她甚至被譽為大富豪鄭裕彤、王健林的投資秘密。

這個朱李月華,

是誰?

史上最低調的女首富

說起這位新晉女首富,除了在商界響噹噹的名聲外,普羅大眾對這位低調得一點緋聞都木有,甚至家族資訊都不全的人,可能都有點陌生。

這也難怪,聚光燈向來都是打在自帶光環的主角們身上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從大家熟悉的人物說起吧。

這位新晉女首富的父親叫李惠文,業內人稱”福哥“,是赫赫有名的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

說起情事一籮筐的賭王何鴻燊,或者商界娛樂圈都過得風生水起的賭王之女何超瓊,何猷龍,我們之前都八卦過

▲查看賭王何鴻燊和他的兒子何猷龍的故事戳 香港最年輕富豪:父親娶3房姨太,他23年只愛一人,宇宙行出資70億助他劍指澳門賭王

▲查看商界娛樂圈通吃的賭王之女何超瓊故事戳 曾為香港女首富,身家300億,與張國榮相知,商界真名媛

而今天我們八卦的主角朱李月華,和賭王家也有很深厚的關係,她是賭王四姨太梁安琪的金蘭姐妹,是賭王之女何超瓊的好友、合作夥伴,還曾拉賭王的兒子何猷龍一起辦過商會……

▲23年只愛一人的賭王之子何猷龍

她舉辦的很多活動,甚至連早已退居幕後的賭王何鴻燊也會出席……

▲賭王及四姨太出席朱李月華的慶祝酒會

而她和賭王一家的所有關係,得緣于她的父親李惠文。

李惠文是葡京最大貴賓賭廳黃金廳的廳主,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葡京高注碼的VIP賭廳,他便擁有五個。市傳賭王每賺100元,李惠文就占20元。

很多不太去澳門的人可能不知道,澳門賭場一般分為三種檔次貴賓廳、中場、老虎機,因為有內地“富人”支持,澳門賭場一般只重視貴賓廳,利潤占到總量的70%,許多明星都去光顧,趙薇、陶喆、知名皮褲歌手啥的啊, 連王思聰都去玩兩把。

更有傳聞指出,一般賭場的廳主須與賭王所執管的澳門娛樂公司三、七分帳,但李惠文與賭王卻打破慣例,以五、五分帳,可見其能力和關係不一般。

作為黃金廳主的女兒,朱李月華因此就有了“賭廳公主”之名。

又因為父親是賭王面前的紅人,因此從小就有了和賭王之家的人有著深厚淵源。

但和賭王之家總是登上娛樂頭條不同,不管是父親李惠文,還是朱李月華,都低調的無跡可尋。

在公開的資料裡,只知道父親李惠文出身鴨洲,早期靠為漁民提供漁船按揭為生,他於70年代輾轉去了澳門賭場工作,後來因為能力不俗成了賭王的得力助手,他有六個子女,除了知道朱李月華是其長女,其他的妻子,子女資訊全無。

他也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除了女兒公司需要他的豪友們露面,他才會作陪露面。

這種低調,某種程度上是他的身份決定的,作為賭王的得力助手,即使再紅,也只是個助手。自古以來,主人露面的地方,聰明的助手都是不存在的。

耳濡目染,繼承了父親的低調作風,在公開的資料裡,朱李月華除了公事,公益,她和緋聞是絕緣的。

可沒有緋聞,不代表這個人沒作為,事實上,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賭王助手之女,一邊恪守本分配合父親,扮演著賭王一家的先天配角,一邊早已悄無聲息的擁有了自己龐大的金融帝國,成了自己的人生主角。

另闢蹊徑的”賭廳公主“

和賭王的姨太和兒女們相比,父親李惠文給朱李月華的不是賭王那樣先天就有的商業王國,而是開疆拓土的本領。

1972年,作為澳門賭業元老,李惠文被拉斯維加斯賭城凱撒皇宮賭場受邀擔任顧問,14歲的朱李月華便隨父移民美國加州,之後取得了美國金門大學管理學士學位。畢業後她與丈夫朱沃裕在美國結婚生子,並與丈夫在美國加州三藩市拓展房地產生意。

一次回港度假,察覺到巨大發展商機的朱李月華,經過三年慎重考慮,決定放棄好不容易拿到的美國綠卡以及在美國20年的商業積累,回港發展。

1992年,在揮別香江20年後,朱李月華,一家搬回香港,重打江山。

但讓人沒有料到的是,回港後的朱李月華沒有駕輕就熟(自己擅長的地產或者父親擅長的賭場),而是做生不做熟,選擇了自己從未涉獵過的金融業。

已經有了豐富商業經驗的朱李月華,這樣做當然是深思熟慮過的。

她的商業才華和獨到眼光,在回國的第一次行業選擇中就展露無疑。她知道商機在哪兒,更知道如何避重就輕。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她為啥要這樣做,那我們就直接從經營賭場的難度,給大家深八一下好了。

從1962年,獲得澳門賭場經營權開始,賭王何鴻燊就開始了獨霸澳門賭業長達50年的光輝歷史。

但是肥肉大家都想吃,作為澳門的支柱產業,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的財團絡繹不絕,直到2002年,澳門博☆禁☆彩業迫於各界壓力才重新洗牌。

澳門政府迫於各界開放賭權的呼聲,又放開了3張“賭牌”,就是賭博業的通行證,後因歐美財團進軍,迫於壓力又放開了三張,但是經過激烈搏殺,放開的六張牌照裡,有一半依舊在賭王二代們(賭王的一子一女還有一個姨太)手裡。

2017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直接和經營賭場的人(朱李月華主業金融,賭場是副業)

所以1992年就已回國的朱李月華,雖然對賭業情有獨鍾,但澳門賭權還牢牢掌握在賭王一人手裡,要想在賭場業分一杯羹,難度之大,猶如虎口拔牙,無論是財力,時機都不允許。

因此賭路對於朱李月華而言並不通。

再說說朱李月華在美國已經有20年積累的地產。

那個時候,香港的地產公司經營歷史悠久,地產大鱷基本都已完成商業佈局,基礎穩固,而她自己初回港,勢單力薄,地產方面人脈也匱乏。

因而在香港做地產,她也沒有優勢。

所以相比之下,從事金融業,請別人開設投資戶口卻容易得多。而且恰好當時父親的朋友退休,打算出讓聯交所的股票經紀經營者牌照,於是朱李月華便與丈夫接手這個牌照,創立了金利豐證券,“摸著石頭”入行開始創業。

萬事開頭難,對證券一竅不通,再加上“廟小”難覓人才……朱李月華夫妻二人只能用出了最古老但卻最有效的辦法來應對創業之初的困難——勤奮。

夫妻兩人親自觀摩,自己入市體驗,邊學邊做,經常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次日淩晨3點……

朱李月華說:「最初對證券、外匯等一竅不通,但我相信只要肯付出時間和精神,世上便無難事。」

不僅如此,朱李月華處理客務還十分審慎,在對證券比較熟悉以後,她的公司下了一個規定:包括她自己在內,不僅高層不能炒股,下屬員工也不能炒股。

這種做事風格,和她自小經常和父親一起出沒賭場對投機有深刻的體悟密切相關。

見多了賭場的風雲變幻,她深知‘賭無必勝,小賭怡情’;

因為刻骨銘心,瞭解深刻,所以她在最容易投機的股票證券市場,堅持不投機 ,從而得以讓公司躲過了後來的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後,金利豐證券規模日漸擴大,在多次收購合併中,朱李月華麾下金利豐出謀獻計,逐步贏得市場認可,成為當時發展最快的香港本地券商之一。

港交所資料顯示,朱李月華經手的上市公司有超過150家,她也因此贏得“殼後”的稱號。

可朱李月華並不僅僅滿足於穩中發展,就像當年拋棄美國綠卡選擇回港創業一樣,她著眼於更廣闊的空間。

隨著澳門、香港的回歸,又一次發覺商業機會的朱李月華,開始自覺學普通話,1999年起開始全面接觸內地上市公司,並頻頻考察上市公司營運,轉而開發企業融資及投資、內地新股上市招股等業務,憑藉自己在香港已經積累的金融經驗,很快又闖出了一條新蹊徑。

如今,她的客戶已遍及福建、上海、北京等地。近年來,她為數十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融資提供協助。

“投行女王”的豪華朋友圈

雖然沒有豐厚的資本和不俗的家世,但重情重義,能力出眾,又善於結交朋友的父親李惠文,也為朱李月華的事業積累了豐富的人際關係網。

在澳門賭業中,貴賓廳算是盈利能力最高的一項業務,留住熟客更是不二的經營法門,各方富豪甚至,江湖人士都是父親李慧文的座上賓。

▲李惠文和大富豪鄭裕彤

人脈即錢脈。

在朱李月華創業初期,人稱“鐵三角”的超級富豪鄭裕彤、張松橋、劉鑾雄不僅對朱李月華青睞有加,而且在很多業務方面都給予她鼎力支持。

▲朱沃裕、劉鑾雄、朱李月華、李惠文

1993年,朱李月華在香港創辦金利豐證券,當時的金利豐還是一個家小小的證券行,後來在“鐵三角”親自提攜下,金利豐的業務越做越大,很快成為了香港知名的券商之一,以至於後來被別人調侃金裡豐證券是富豪御用的券行 。

這些各路富豪,關鍵時刻,總能給朱李月華一臂之力。

有Banker(莊家)之稱的創興銀行非執董廖烈文與李惠文也是老友,據一前本地銀行高層透露,97香港回歸時,各大銀行收緊銀根,很多證券行都借不到錢,但朱李月華卻因為父親同創興銀行的廖創興關係甚好,不僅借到了四五個億信用貸款,而且利息只需四厘,這優惠讓同行都有點羡慕嫉妒恨;

▲朱李月華與香港特首梁振英

後來朱李月華轉戰內地,憑藉和鄭裕彤等人的深厚關係和良好合作,她又很快成了內地超級大富豪王健林等們的投資秘密;

這種龐大的越來越深,越來越廣人脈圈,某種程度上,也是朱李月華金融帝國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

“殼後”的投資秘密

從門外漢到“投行女王”,“殼後”,除了自己超乎尋常的勤奮和父親的超級人脈圈,朱李月華本人也並非浪得虛名。

在男性壟斷的香港金融界,她獨創一面,與丈夫朱沃裕成功能把金利豐金融打造成一個成功的家族式證券經紀機構,發展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華資證券行,當然是有獨門秘笈的。

實際上的朱李月華非常擅長承銷創業板低價股上市,她手辦理的超150家公司上市,同時她眼光獨到,又善於為低價股進行融資;

她還參與了香港金融市場數宗轟動的收購,如電盈種票事件、國際資源變身金礦股等。對此,外界稱她為“殼後”。

2009年,金利豐為中策集團配股集資,以“蛇吞象”方式收購臺灣南山保險。

同年,朱李月華與父親一起,聯合劉鑾雄等一幫香港大佬,發動了賭場的小弟過江豪賭電訊盈科私有化,轟動一時,因此,得以香港投行界“女王”的稱號。

▲朱李月華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

後來,她又成功收購了中國奧園、內蒙古物業,以及入主國中控股。

根據港交所的資料披露,2016年全年朱李月華共操作了32只個股,從股票基本面來看,這32只個股具備四大基本特徵:股價偏低(有一大半的股股價不足0.5港元,最低僅有0.02港元)、市值偏小(流通市值在15億港元以下)、總股本較大(平均總股本超過30億股,最大總股本達到41.21億股)、業績較差(每股收益為負數的有20只)。

“殼後”之所以熱衷於這些股的根本原因是,港交所有不少三四線低價股,限於市值太低,國際投行都不屑於接觸,融資困難,故此很難有大規模的變身、借殼等活動。

故金利豐等則以此為契機,搶攻低價股,向大批低價股公司大股東融資,並收取高息。

這在某種程度上,與朱李月華當年回港,選擇做有市場,但競爭還不激烈的金融,而不是地產或賭場有異曲同工之秒:善於發現商機,瞭解自己的長處,知道如何避重就輕。

“新紮賭後”的金融帝國

新的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發佈後,朱李月華和她的好姐妹何超瓊,梁安琪一躍成為澳門三大賭後。

短短20幾年,當初因為起點低,資源弱,不得不另闢蹊徑的助手二代朱李月華,領先賭王二代們的已不僅僅是財富。

金利豐早期純做股票買賣,直到1999年左右,才決定轉做企業融資,同時準備進軍內地市場。

2005年,是朱李月華事業的另一個高峰的開始,她成功收購了邁特科技,由於看好賭權開放後的澳門酒店、娛樂及博☆禁☆彩事業,朱李月華將邁特科技由原本的手錶業務轉型拓展澳門博☆禁☆彩業,並先後購入君怡酒店與皇家金堡酒店,同時更名為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金融界女強人由此變身成為“新紮賭後”。

父親作為黃金廳廳主,女兒的公司又改名“黃金集團”,可見朱李月華對賭廳的執著。

2010年,朱李月華又把他們成功運營的金融服務業務注入到他們規模較小而已經在香港上市的博☆禁☆彩娛樂公司——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之後更名為金利豐金融集團公司)之中。

同一年,金利豐金融作為香港參與並購業務的第五大金融機構而出名。

2012年5月,因為看好內地市場,著眼於更廣闊空間的朱李月華,再度出手開拓新領域——以14.8億元收購先施表行75%股權,正式涉足奢侈品行業……

除此之外,朱李月華還想將業務領域擴大範圍,正在探索用目前的品牌大力發展珠寶經銷和零售的可能性。

她認為,珠寶市場與奢侈手錶市場在一同增長,“憑藉我們對奢侈品的理解能力和銷售奢侈品的能力,我們可以抓住這個細分市場中的機會。”

就這樣,相對賭王二代們專注的賭場或者地產,做事努力、認真、做足百分百準備的朱李月華已開始從財富到商業版圖,全面力壓比她資源,身世更好的賭王二代們。

逆襲的配角們

其實,配角逆襲的故事,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每天都在發生。

有些人今天還是一線當紅,可能過了一晚上就身敗名裂,如出軌被曝的文章,如一指禪的白百何;

也有些人歷經艱辛,終成配角,如跑龍套配角出身的王寶強……

他們的逆襲和風雲流轉的主角變配角的故事似乎也在說明,比出身更重要的是能力和努力。

雖然在更講圈層,家族勢力的商界,要難得多。

因為身為首富,賭王的富二代們,作為聚光燈下的寵兒,先天的資源優勢,意味著他們可以更輕鬆的獲得常人難以獲得成功和資源。

可是難,但並不代表沒有機會。也正因為難,所以才可貴。

作為助手二代,相對自帶主角光環,資源自來的王子公主們,二十多年的商業生涯,天生配角的朱李月華更像是在夾縫中求生。

回港,自知資源不夠,就避其鋒芒靠勤奮做自己不熟悉的金融業;香港回歸後,她又及時扭轉業務,抓住了內地市場;澳門博☆禁☆彩開放,實力大增,蟄伏近十年的她才立馬抓住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澳門賭場業務;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她又在積極佈局奢侈品市場……

這種對商機的敏銳,與其說是先天的,不如說是後天勤奮練就的。

而事實也證明,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而這也許才剛剛開始。

更何況往上八一八,曾經的賭王何鴻燊,現在的首富李嘉誠,王健林也都是白手起家。

在這個講階層,講圈層的社會,我們從不否認自帶光環的富二代、星二代們的先天優勢,但我們也不否認沒有出身光環的普通人未來的無限可能。

不論是趙麗穎、王寶強這類剛剛開始展露的小小英雄夢想,還是在朱李月華龐大的金融界帝國裡,對於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人來說,一切都不是事兒。

對於他們來說,天生不是主角,出身不好也沒關係,只要努力,總能找到一條路讓他們成為主角。

他們的成功逆襲,似乎也在說明,這是一個拼爹的社會,但最終還是拼的實力。

▲查看商界娛樂圈通吃的賭王之女何超瓊故事戳 曾為香港女首富,身家300億,與張國榮相知,商界真名媛

而今天我們八卦的主角朱李月華,和賭王家也有很深厚的關係,她是賭王四姨太梁安琪的金蘭姐妹,是賭王之女何超瓊的好友、合作夥伴,還曾拉賭王的兒子何猷龍一起辦過商會……

▲23年只愛一人的賭王之子何猷龍

她舉辦的很多活動,甚至連早已退居幕後的賭王何鴻燊也會出席……

▲賭王及四姨太出席朱李月華的慶祝酒會

而她和賭王一家的所有關係,得緣于她的父親李惠文。

李惠文是葡京最大貴賓賭廳黃金廳的廳主,賭王何鴻燊的得力助手,葡京高注碼的VIP賭廳,他便擁有五個。市傳賭王每賺100元,李惠文就占20元。

很多不太去澳門的人可能不知道,澳門賭場一般分為三種檔次貴賓廳、中場、老虎機,因為有內地“富人”支持,澳門賭場一般只重視貴賓廳,利潤占到總量的70%,許多明星都去光顧,趙薇、陶喆、知名皮褲歌手啥的啊, 連王思聰都去玩兩把。

更有傳聞指出,一般賭場的廳主須與賭王所執管的澳門娛樂公司三、七分帳,但李惠文與賭王卻打破慣例,以五、五分帳,可見其能力和關係不一般。

作為黃金廳主的女兒,朱李月華因此就有了“賭廳公主”之名。

又因為父親是賭王面前的紅人,因此從小就有了和賭王之家的人有著深厚淵源。

但和賭王之家總是登上娛樂頭條不同,不管是父親李惠文,還是朱李月華,都低調的無跡可尋。

在公開的資料裡,只知道父親李惠文出身鴨洲,早期靠為漁民提供漁船按揭為生,他於70年代輾轉去了澳門賭場工作,後來因為能力不俗成了賭王的得力助手,他有六個子女,除了知道朱李月華是其長女,其他的妻子,子女資訊全無。

他也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除了女兒公司需要他的豪友們露面,他才會作陪露面。

這種低調,某種程度上是他的身份決定的,作為賭王的得力助手,即使再紅,也只是個助手。自古以來,主人露面的地方,聰明的助手都是不存在的。

耳濡目染,繼承了父親的低調作風,在公開的資料裡,朱李月華除了公事,公益,她和緋聞是絕緣的。

可沒有緋聞,不代表這個人沒作為,事實上,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賭王助手之女,一邊恪守本分配合父親,扮演著賭王一家的先天配角,一邊早已悄無聲息的擁有了自己龐大的金融帝國,成了自己的人生主角。

另闢蹊徑的”賭廳公主“

和賭王的姨太和兒女們相比,父親李惠文給朱李月華的不是賭王那樣先天就有的商業王國,而是開疆拓土的本領。

1972年,作為澳門賭業元老,李惠文被拉斯維加斯賭城凱撒皇宮賭場受邀擔任顧問,14歲的朱李月華便隨父移民美國加州,之後取得了美國金門大學管理學士學位。畢業後她與丈夫朱沃裕在美國結婚生子,並與丈夫在美國加州三藩市拓展房地產生意。

一次回港度假,察覺到巨大發展商機的朱李月華,經過三年慎重考慮,決定放棄好不容易拿到的美國綠卡以及在美國20年的商業積累,回港發展。

1992年,在揮別香江20年後,朱李月華,一家搬回香港,重打江山。

但讓人沒有料到的是,回港後的朱李月華沒有駕輕就熟(自己擅長的地產或者父親擅長的賭場),而是做生不做熟,選擇了自己從未涉獵過的金融業。

已經有了豐富商業經驗的朱李月華,這樣做當然是深思熟慮過的。

她的商業才華和獨到眼光,在回國的第一次行業選擇中就展露無疑。她知道商機在哪兒,更知道如何避重就輕。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她為啥要這樣做,那我們就直接從經營賭場的難度,給大家深八一下好了。

從1962年,獲得澳門賭場經營權開始,賭王何鴻燊就開始了獨霸澳門賭業長達50年的光輝歷史。

但是肥肉大家都想吃,作為澳門的支柱產業,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的財團絡繹不絕,直到2002年,澳門博☆禁☆彩業迫於各界壓力才重新洗牌。

澳門政府迫於各界開放賭權的呼聲,又放開了3張“賭牌”,就是賭博業的通行證,後因歐美財團進軍,迫於壓力又放開了三張,但是經過激烈搏殺,放開的六張牌照裡,有一半依舊在賭王二代們(賭王的一子一女還有一個姨太)手裡。

2017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直接和經營賭場的人(朱李月華主業金融,賭場是副業)

所以1992年就已回國的朱李月華,雖然對賭業情有獨鍾,但澳門賭權還牢牢掌握在賭王一人手裡,要想在賭場業分一杯羹,難度之大,猶如虎口拔牙,無論是財力,時機都不允許。

因此賭路對於朱李月華而言並不通。

再說說朱李月華在美國已經有20年積累的地產。

那個時候,香港的地產公司經營歷史悠久,地產大鱷基本都已完成商業佈局,基礎穩固,而她自己初回港,勢單力薄,地產方面人脈也匱乏。

因而在香港做地產,她也沒有優勢。

所以相比之下,從事金融業,請別人開設投資戶口卻容易得多。而且恰好當時父親的朋友退休,打算出讓聯交所的股票經紀經營者牌照,於是朱李月華便與丈夫接手這個牌照,創立了金利豐證券,“摸著石頭”入行開始創業。

萬事開頭難,對證券一竅不通,再加上“廟小”難覓人才……朱李月華夫妻二人只能用出了最古老但卻最有效的辦法來應對創業之初的困難——勤奮。

夫妻兩人親自觀摩,自己入市體驗,邊學邊做,經常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次日淩晨3點……

朱李月華說:「最初對證券、外匯等一竅不通,但我相信只要肯付出時間和精神,世上便無難事。」

不僅如此,朱李月華處理客務還十分審慎,在對證券比較熟悉以後,她的公司下了一個規定:包括她自己在內,不僅高層不能炒股,下屬員工也不能炒股。

這種做事風格,和她自小經常和父親一起出沒賭場對投機有深刻的體悟密切相關。

見多了賭場的風雲變幻,她深知‘賭無必勝,小賭怡情’;

因為刻骨銘心,瞭解深刻,所以她在最容易投機的股票證券市場,堅持不投機 ,從而得以讓公司躲過了後來的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後,金利豐證券規模日漸擴大,在多次收購合併中,朱李月華麾下金利豐出謀獻計,逐步贏得市場認可,成為當時發展最快的香港本地券商之一。

港交所資料顯示,朱李月華經手的上市公司有超過150家,她也因此贏得“殼後”的稱號。

可朱李月華並不僅僅滿足於穩中發展,就像當年拋棄美國綠卡選擇回港創業一樣,她著眼於更廣闊的空間。

隨著澳門、香港的回歸,又一次發覺商業機會的朱李月華,開始自覺學普通話,1999年起開始全面接觸內地上市公司,並頻頻考察上市公司營運,轉而開發企業融資及投資、內地新股上市招股等業務,憑藉自己在香港已經積累的金融經驗,很快又闖出了一條新蹊徑。

如今,她的客戶已遍及福建、上海、北京等地。近年來,她為數十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融資提供協助。

“投行女王”的豪華朋友圈

雖然沒有豐厚的資本和不俗的家世,但重情重義,能力出眾,又善於結交朋友的父親李惠文,也為朱李月華的事業積累了豐富的人際關係網。

在澳門賭業中,貴賓廳算是盈利能力最高的一項業務,留住熟客更是不二的經營法門,各方富豪甚至,江湖人士都是父親李慧文的座上賓。

▲李惠文和大富豪鄭裕彤

人脈即錢脈。

在朱李月華創業初期,人稱“鐵三角”的超級富豪鄭裕彤、張松橋、劉鑾雄不僅對朱李月華青睞有加,而且在很多業務方面都給予她鼎力支持。

▲朱沃裕、劉鑾雄、朱李月華、李惠文

1993年,朱李月華在香港創辦金利豐證券,當時的金利豐還是一個家小小的證券行,後來在“鐵三角”親自提攜下,金利豐的業務越做越大,很快成為了香港知名的券商之一,以至於後來被別人調侃金裡豐證券是富豪御用的券行 。

這些各路富豪,關鍵時刻,總能給朱李月華一臂之力。

有Banker(莊家)之稱的創興銀行非執董廖烈文與李惠文也是老友,據一前本地銀行高層透露,97香港回歸時,各大銀行收緊銀根,很多證券行都借不到錢,但朱李月華卻因為父親同創興銀行的廖創興關係甚好,不僅借到了四五個億信用貸款,而且利息只需四厘,這優惠讓同行都有點羡慕嫉妒恨;

▲朱李月華與香港特首梁振英

後來朱李月華轉戰內地,憑藉和鄭裕彤等人的深厚關係和良好合作,她又很快成了內地超級大富豪王健林等們的投資秘密;

這種龐大的越來越深,越來越廣人脈圈,某種程度上,也是朱李月華金融帝國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

“殼後”的投資秘密

從門外漢到“投行女王”,“殼後”,除了自己超乎尋常的勤奮和父親的超級人脈圈,朱李月華本人也並非浪得虛名。

在男性壟斷的香港金融界,她獨創一面,與丈夫朱沃裕成功能把金利豐金融打造成一個成功的家族式證券經紀機構,發展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華資證券行,當然是有獨門秘笈的。

實際上的朱李月華非常擅長承銷創業板低價股上市,她手辦理的超150家公司上市,同時她眼光獨到,又善於為低價股進行融資;

她還參與了香港金融市場數宗轟動的收購,如電盈種票事件、國際資源變身金礦股等。對此,外界稱她為“殼後”。

2009年,金利豐為中策集團配股集資,以“蛇吞象”方式收購臺灣南山保險。

同年,朱李月華與父親一起,聯合劉鑾雄等一幫香港大佬,發動了賭場的小弟過江豪賭電訊盈科私有化,轟動一時,因此,得以香港投行界“女王”的稱號。

▲朱李月華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

後來,她又成功收購了中國奧園、內蒙古物業,以及入主國中控股。

根據港交所的資料披露,2016年全年朱李月華共操作了32只個股,從股票基本面來看,這32只個股具備四大基本特徵:股價偏低(有一大半的股股價不足0.5港元,最低僅有0.02港元)、市值偏小(流通市值在15億港元以下)、總股本較大(平均總股本超過30億股,最大總股本達到41.21億股)、業績較差(每股收益為負數的有20只)。

“殼後”之所以熱衷於這些股的根本原因是,港交所有不少三四線低價股,限於市值太低,國際投行都不屑於接觸,融資困難,故此很難有大規模的變身、借殼等活動。

故金利豐等則以此為契機,搶攻低價股,向大批低價股公司大股東融資,並收取高息。

這在某種程度上,與朱李月華當年回港,選擇做有市場,但競爭還不激烈的金融,而不是地產或賭場有異曲同工之秒:善於發現商機,瞭解自己的長處,知道如何避重就輕。

“新紮賭後”的金融帝國

新的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發佈後,朱李月華和她的好姐妹何超瓊,梁安琪一躍成為澳門三大賭後。

短短20幾年,當初因為起點低,資源弱,不得不另闢蹊徑的助手二代朱李月華,領先賭王二代們的已不僅僅是財富。

金利豐早期純做股票買賣,直到1999年左右,才決定轉做企業融資,同時準備進軍內地市場。

2005年,是朱李月華事業的另一個高峰的開始,她成功收購了邁特科技,由於看好賭權開放後的澳門酒店、娛樂及博☆禁☆彩事業,朱李月華將邁特科技由原本的手錶業務轉型拓展澳門博☆禁☆彩業,並先後購入君怡酒店與皇家金堡酒店,同時更名為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金融界女強人由此變身成為“新紮賭後”。

父親作為黃金廳廳主,女兒的公司又改名“黃金集團”,可見朱李月華對賭廳的執著。

2010年,朱李月華又把他們成功運營的金融服務業務注入到他們規模較小而已經在香港上市的博☆禁☆彩娛樂公司——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之後更名為金利豐金融集團公司)之中。

同一年,金利豐金融作為香港參與並購業務的第五大金融機構而出名。

2012年5月,因為看好內地市場,著眼於更廣闊空間的朱李月華,再度出手開拓新領域——以14.8億元收購先施表行75%股權,正式涉足奢侈品行業……

除此之外,朱李月華還想將業務領域擴大範圍,正在探索用目前的品牌大力發展珠寶經銷和零售的可能性。

她認為,珠寶市場與奢侈手錶市場在一同增長,“憑藉我們對奢侈品的理解能力和銷售奢侈品的能力,我們可以抓住這個細分市場中的機會。”

就這樣,相對賭王二代們專注的賭場或者地產,做事努力、認真、做足百分百準備的朱李月華已開始從財富到商業版圖,全面力壓比她資源,身世更好的賭王二代們。

逆襲的配角們

其實,配角逆襲的故事,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每天都在發生。

有些人今天還是一線當紅,可能過了一晚上就身敗名裂,如出軌被曝的文章,如一指禪的白百何;

也有些人歷經艱辛,終成配角,如跑龍套配角出身的王寶強……

他們的逆襲和風雲流轉的主角變配角的故事似乎也在說明,比出身更重要的是能力和努力。

雖然在更講圈層,家族勢力的商界,要難得多。

因為身為首富,賭王的富二代們,作為聚光燈下的寵兒,先天的資源優勢,意味著他們可以更輕鬆的獲得常人難以獲得成功和資源。

可是難,但並不代表沒有機會。也正因為難,所以才可貴。

作為助手二代,相對自帶主角光環,資源自來的王子公主們,二十多年的商業生涯,天生配角的朱李月華更像是在夾縫中求生。

回港,自知資源不夠,就避其鋒芒靠勤奮做自己不熟悉的金融業;香港回歸後,她又及時扭轉業務,抓住了內地市場;澳門博☆禁☆彩開放,實力大增,蟄伏近十年的她才立馬抓住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澳門賭場業務;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她又在積極佈局奢侈品市場……

這種對商機的敏銳,與其說是先天的,不如說是後天勤奮練就的。

而事實也證明,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而這也許才剛剛開始。

更何況往上八一八,曾經的賭王何鴻燊,現在的首富李嘉誠,王健林也都是白手起家。

在這個講階層,講圈層的社會,我們從不否認自帶光環的富二代、星二代們的先天優勢,但我們也不否認沒有出身光環的普通人未來的無限可能。

不論是趙麗穎、王寶強這類剛剛開始展露的小小英雄夢想,還是在朱李月華龐大的金融界帝國裡,對於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人來說,一切都不是事兒。

對於他們來說,天生不是主角,出身不好也沒關係,只要努力,總能找到一條路讓他們成為主角。

他們的成功逆襲,似乎也在說明,這是一個拼爹的社會,但最終還是拼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