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北承德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你都知道是些啥寶貝嗎?

1、普甯寺,國一,承德市

普寧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始建於清朝乾隆時期的一座漢藏結合寺廟。寺廟前半部為漢式,具有漢族傳統佛教寺廟的特徵;後半部為藏式,仿西藏桑鳶寺而建,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融為一體。整座寺院雄偉壯觀,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通高27.21米,

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2、普樂寺,國一,承德市

普樂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始建於乾隆三十一年(西元1766年)。全寺建築為漢藏結合式,西部依照漢族寺廟樣式由山門、天王殿、鐘鼓樓、配殿、正殿組成。東部為藏式城建築。主體建築旭光閣,重簷圓頂,

類似北京天壇祈年殿,閣內頂部置圓形藻井,龍鳳圖案,龍鳳藻井中心雕金龍戲珠。藻井採用層層收縮的三層重翹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細,金光閃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3、普陀宗乘之廟,國一,承德市

普陀宗乘之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北,

獅子溝南側,占地22萬平方米,為承德外八廟中規模最宏大者,建於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為了慶祝他本人60壽辰和他母親皇太后80壽辰而下旨仿西藏布達拉宮而建。

4、須彌福壽之廟,國一,承德市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禪為慶賀乾隆帝70大壽,

從日喀則紮什倫布寺啟程,長途跋涉2萬餘裡歷經13個月來到承德。乾隆帝為隆重迎接六世班禪的到來,仿日喀則紮什倫布寺特建須彌福壽之廟供六世班禪講經和居住,所以,此廟又稱“班禪行宮”。須彌福壽意思是像吉祥的須彌山那樣多福多壽。

5、避暑山莊,國一,承德市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6、殊像寺,國三,承德市

殊像寺,位於承德市避署山莊之北,普陀宗乘之廟西,獅子園北麓。

7、安遠廟,國三,承德市

安遠廟俗稱“伊犁廟”,也稱“金頂寺”,是河北承德著名的“外八廟”之一。建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黎河北岸的固爾紮廟規則修建。

8、溥仁寺,國五,承德市

溥仁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側,占地3.4公頃,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承德外八廟中興建最早的寺廟。這一年是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蒙古各部王公貴族“不謀同辭,具疏陳懇”,敬獻白銀20萬兩請求修建寺廟為康熙帝祝壽。康熙准奏,取“寓施仁政於遠荒”之意分別建造了“溥仁寺”、“溥善寺”。

9、承德城隍廟,國六,承德市

承德城隍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區西大街文廟西路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背靠山崖、前臨市街。山門內有鐘鼓兩樓,正殿五楹,有清乾隆帝禦題額“福蔭岩疆”,左右各有配殿三楹,後有後殿五楹,東西配殿各一楹。

10、普佑寺,國六,承德市

普佑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內。為通過宗教管道加強內地與蒙藏地區的聯繫,提高喇嘛文化素質,清廷於乾隆二十五年(176o年)在普甯寺東建立了喇嘛誦經的劄倉(即寺院的附屬經學院),此經院即成為後來的普佑寺。

11、金山嶺長城,國三,灤平縣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與北京市密雲區相鄰,距北京市區130公里。系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官時期(1567-1586)主持修築,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牆、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素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美譽。

12、會州城,國六,平泉縣

13、化子洞遺址,國七,平泉縣

14、頂子城遺址,國七,平泉縣

15、石羊石虎墓群,國七,平泉縣

16、隆化土城子城址,國七,隆化縣

17、木蘭圍場禦制碑、摩崖石刻,國七,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隆化縣

18、金界壕遺址,國六,豐寧滿族自治縣,歸入國五金界壕遺址

19、鳳山關帝廟,國七,豐寧滿族自治縣

20、半截塔,國七,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21、四方洞遺址,國七,鷹手營子礦區

22、付將溝遺址,國七,興隆縣

承德市

殊像寺,位於承德市避署山莊之北,普陀宗乘之廟西,獅子園北麓。

7、安遠廟,國三,承德市

安遠廟俗稱“伊犁廟”,也稱“金頂寺”,是河北承德著名的“外八廟”之一。建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新疆伊黎河北岸的固爾紮廟規則修建。

8、溥仁寺,國五,承德市

溥仁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側,占地3.4公頃,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承德外八廟中興建最早的寺廟。這一年是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蒙古各部王公貴族“不謀同辭,具疏陳懇”,敬獻白銀20萬兩請求修建寺廟為康熙帝祝壽。康熙准奏,取“寓施仁政於遠荒”之意分別建造了“溥仁寺”、“溥善寺”。

9、承德城隍廟,國六,承德市

承德城隍廟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區西大街文廟西路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背靠山崖、前臨市街。山門內有鐘鼓兩樓,正殿五楹,有清乾隆帝禦題額“福蔭岩疆”,左右各有配殿三楹,後有後殿五楹,東西配殿各一楹。

10、普佑寺,國六,承德市

普佑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內。為通過宗教管道加強內地與蒙藏地區的聯繫,提高喇嘛文化素質,清廷於乾隆二十五年(176o年)在普甯寺東建立了喇嘛誦經的劄倉(即寺院的附屬經學院),此經院即成為後來的普佑寺。

11、金山嶺長城,國三,灤平縣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與北京市密雲區相鄰,距北京市區130公里。系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官時期(1567-1586)主持修築,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牆、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素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美譽。

12、會州城,國六,平泉縣

13、化子洞遺址,國七,平泉縣

14、頂子城遺址,國七,平泉縣

15、石羊石虎墓群,國七,平泉縣

16、隆化土城子城址,國七,隆化縣

17、木蘭圍場禦制碑、摩崖石刻,國七,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隆化縣

18、金界壕遺址,國六,豐寧滿族自治縣,歸入國五金界壕遺址

19、鳳山關帝廟,國七,豐寧滿族自治縣

20、半截塔,國七,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21、四方洞遺址,國七,鷹手營子礦區

22、付將溝遺址,國七,興隆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