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貨商場一樓的女鞋品牌們,近來過得如何?

如果說進入百貨商場除了被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吸引外,

佔有重要一席之地的當屬各大品牌女鞋,而如今它們過的怎樣?目前國內鞋企尤其是女鞋正面臨著巨大挑戰,在消費升級、品牌老化等因素的影響下,銷售業績陷入頹勢。

擁有12個女鞋品牌的鞋王百麗市值大幅度縮水,近日以57億美元賤價賣身;曾經最具管道優勢的達芙妮,近年來也被管道老化所拖累;曾經的“皮鞋大王”奧康國際,也將轉型運動鞋市場;其中體量較小的星期六同樣也面臨營收和利潤下降的局面。

在最新的財報中,星期六的營業額甚至回到了2012年的水準。

星期六發佈的2016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4億元,同比減少9.61%。期內,星期六共關閉466家門店,同時將百貨商場門店改為品牌集合店。但從業績看來,改造後集合店的經營效果並不明顯。

據瞭解,目前,星期六主要擁有“ST&SAT”、“D:FUSE”、“SAFIYA”、“FONDBERYL”等自有品牌,並代理義大利品牌“STONEFLY”。不過,這些品牌,除了迪芙斯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以外,

其餘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興管道(電商平臺和購物中心)的影響,傳統百貨商場遭遇挑戰,過去以百貨商場為主要銷售管道的鞋類上市公司,都在不斷關店。星期六也在努力適應這種變化。據瞭解,截至2016年年底,星期六在全國重點城市的購物中心已開設品牌集合店96家,其中部分由低效的百貨商場門店調整而來。預計今年年年底將達150家。

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星期六這樣的女鞋企業為何會逆市加碼品牌集合店?

星期六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何建鋒稱,這主要與公司的發展戰略有關。何建鋒透露,目前部分品牌集合店履鞋以外品類的產品能占到銷售額的10%,並且隨著未來引入的品牌和產品的增多,這些品類所占的營收將會繼續增長。

不僅是星期六、百麗最近也在打造多品牌履鞋集合店,

未來或許也會有更多的其他品牌集合店出現。由此可見,品牌集合店很有可能成為傳統女鞋品牌的一根“救命稻草”。但業內普遍認為,集合店想要一站式解決很多老牌女鞋身上的問題,似乎想得太過簡單。

不可否認的是,受運動休閒風、管道佈局、電商等的衝擊,百麗、達芙妮、千百度、賴爾斯丹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隨著國內女鞋品牌的沒落,其現在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也長與“門店關閉”、“業績下滑”、“虧損”等詞彙相連。

那麼,傳統女鞋品牌為什麼會倒下?

或許是因為傳統女鞋只注重銷售量,忽視了現代人對時尚的追求,沒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各大商場到處都是款式相同、老套的鞋子。更重要的是,同行會越來越多,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綻放出與眾不同的產品,就應該凸顯化、時尚化、獨特化。新女鞋品牌的出現,為整個鞋業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未來,如何挽回消費者的心,如何通過轉型讓業績逆勢而升成為了這些品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未來,如何挽回消費者的心,如何通過轉型讓業績逆勢而升成為了這些品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