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蒜薹價跌蒜農扔河裡,農產品頻頻滯銷如何解決?

進入5月份,全國各地蔬菜滯銷的消息幾乎是“鋪天蓋地”,“萊蕪10萬斤雪藕滯銷急尋買主”、“泰安范鎮2.8萬噸萵苣滯銷”、“陝西900畝蒜苗滯銷盼客商”、“陝西涇陽甘藍5分一斤沒人要”、“安徽廬江百畝韭菜滯銷”……

河南多地蒜薹產量過剩、價格暴跌,部分蒜農甚至直接將蒜薹扔在河裡或者路邊。而同樣安徽阜陽一農戶種植的20畝包菜因為市場價格低全部滯銷在田間。為了不耽誤下茬種植,他決定把田裡的10萬余斤包菜全部無償送給送給附近村民及養老院、學校食堂等單位。

的確,同往年的滯銷相比,今年的滯銷蔬菜品種多、滯銷範圍大、影響面廣、延續時間長、蔬菜價格更低。菜農菜商直呼“從未經歷過這樣的行情”!

今年菜農遭遇這麼大範圍農產品滯銷的原因在於兩點:

第一是缺乏市場引導,

盲目跟風種植。一些地方市場訊息的落後或不對稱,導致農民獲取市場訊息的管道閉塞,預判市場行情能力弱,盲目種植或生產,導致來年產量增大、價格降低,出現“菜賤傷農”現象。

第二是產品品質不高,銷售管道窄。蔬菜品質不高,市場競爭力較低。同樣是蒜薹,河南的蒜薹被扔,而山東蘭陵的蒜薹卻可以賣到2塊5每斤。所以,在農產品集中上市季節,品質很重要。而且對於蔬菜行情的變化,

菜農們瞭解較少,在蔬菜的銷售管理上,仍然採用客戶上門的原始方法,坐等收購商,缺乏參與定價的話語權。

那麼,農產品滯銷該如何解決?

1、源頭直供

為什麼農產品從枝頭落地銷售出去時價格低廉,而到了終端消費者手上時卻翻了好幾倍的價錢?歸根結底是因為農產品流通問題,

農產品要經過多個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的手中,這樣一來農產品的利潤就一層層的被瓜分了,最終導致農民收入很低,消費者買貴的局面。

現在,很多農民在銷售農產品時,減少了批發商、銷售商等環節,直接和消費農產品的商家洽談生意,減少中間商環節,這樣賺取更多的利潤。惠農網推出的產地合夥人專案就有這個意思,

服務採購商,產地直供,降低採購商成本,提高採購效率。

2、品種差異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農業技術層出不窮,像植保無人機、大型拖拉機、播種機、插秧機等,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增加了農產品的產量。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開始講究品質了。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消費觀念的更新,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開始出現了獵奇和新穎的心理。因此,農產品賺錢不能再依靠量取勝,而是要轉向優質、品種差異化,培養出具有特色的農產品。

3、借力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什麼都離不開互聯網,農業當然也不例外。近幾年,農村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在眾多平臺中惠農網作為一枚後起之秀在業內成績可圈可點。惠農網是B2B模式,切實有效解決農產品因資訊不對稱而導致的難賣、賤賣等問題,惠農網推出的手機惠農APP致力於農產品交易服務,促進買賣雙方高效、安全對接。

4、玩轉跨界

農業現如今不僅僅局限於種植與養殖範疇了,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生態農業等新業態也走進了農村,並且得到了大力發展。尤其是鄉村旅遊的打造,受到了消費者的極大歡迎。目前的鄉村旅遊不僅只是提供一個場地的觀光旅遊,更注重的是為遊客提供田園生活的體驗,這樣體驗式的鄉村旅遊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無限種可能。

5、品牌塑造

農產品一直存在著初級化、非標準化、無品牌的現象,一個產品沒有一個良好的口碑與品牌始終缺乏市場與農產品自身溢價的能力。塑造一個好品牌可以提高農產品銷售效率,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農產品賺錢不能再依靠量取勝,而是要轉向優質、品種差異化,培養出具有特色的農產品。

3、借力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什麼都離不開互聯網,農業當然也不例外。近幾年,農村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在眾多平臺中惠農網作為一枚後起之秀在業內成績可圈可點。惠農網是B2B模式,切實有效解決農產品因資訊不對稱而導致的難賣、賤賣等問題,惠農網推出的手機惠農APP致力於農產品交易服務,促進買賣雙方高效、安全對接。

4、玩轉跨界

農業現如今不僅僅局限於種植與養殖範疇了,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生態農業等新業態也走進了農村,並且得到了大力發展。尤其是鄉村旅遊的打造,受到了消費者的極大歡迎。目前的鄉村旅遊不僅只是提供一個場地的觀光旅遊,更注重的是為遊客提供田園生活的體驗,這樣體驗式的鄉村旅遊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無限種可能。

5、品牌塑造

農產品一直存在著初級化、非標準化、無品牌的現象,一個產品沒有一個良好的口碑與品牌始終缺乏市場與農產品自身溢價的能力。塑造一個好品牌可以提高農產品銷售效率,拓展農產品銷售管道,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