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羅刹彎刀-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騎兵

中國元明清朝時稱俄羅斯為"羅斯"或"羅刹國"。

當時蒙古族人用蒙語拼讀俄文"ROCIA"時,在"R"前面加一個母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滿清政府時,蒙語的"OROCCIA"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俄羅斯"。而英語中,俄羅斯(Russia)也與"羅刹"相近。

作為一個地域廣袤的龐大帝國,俄羅斯手中王牌部隊眾多,尤以哥薩克騎兵最為耀眼。

生活在東歐大草原上的哥薩克

哥薩克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烏克蘭、俄羅斯南部)的遊牧社群。在歷史上以驍勇善戰著稱。 13世紀開始,一些斯拉夫人為了逃避蒙古帝國中欽察汗國的統治而流落到俄羅斯南部地區,包括頓河流域、第聶伯河下游和伏爾加河流域。15、16世紀時,大批城市貧民與不願成為俄羅斯的烏拉爾農民遷徙到欽察汗國被推翻之後的俄南地區。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

即突厥語中的“自由人”。哥薩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權。

東歐因為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薩克族群多數以河流命名,如“頓河哥薩克”,“烏拉爾河哥薩克”等。 哥薩克人以英勇善戰著稱。在俄羅斯歷史上,沙皇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人物而控制哥薩克人。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是俄國的主要依仗。

甚至於在俄國歷史上,

數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均首先從哥薩克人居住的頓河和伏爾加河流域發端,並由哥薩克人所領導。十七世紀領導農民起義的博洛特尼科夫,即是青年時期逃到頓河的哥薩克。十七世紀六十年代頓河農民起義的領袖斯捷潘?拉辛,也是貧窮的哥薩克。十八世紀七十年代領導農民起義席捲伏爾加河流域的領袖普加喬夫則是拉辛的同鄉。這些起義在俄國歷史上都發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他們的心目中,自由高與一切。

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騎兵是俄羅斯的特殊兵種,由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

哥薩克騎兵的移動力相當快速,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

俄波戰爭中的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騎兵以衣著鮮亮而著稱,其壞名聲也同樣如此,他們過著遊牧般的,半自治的團體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哥薩克騎兵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戰中建立重大戰功;同時也有一些人趁機反叛蘇聯的統治。哥薩克騎兵是出色的輕騎兵,但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從而限制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發揮。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以致整個歐洲,無論敵友都對他們恨之入骨。

哥薩克騎兵

在長期征戰中,哥薩克戰將如雲、群星璀璨,湧現出眾多出類拔萃的軍事將領。先後有11個哥薩克軍事集團,出名的如烏克蘭謝契哥薩克,俄羅斯色彩的頓河哥薩克。

頓河哥薩克軍首領普拉托夫將軍就是其傑出的代表人物。

在拿破崙發動侵俄戰爭之前,曾經也想過先拉攏哥薩克。1810年左右,拿破崙邀請頓河哥薩克的首領普拉托夫到巴黎,並提出了讓他以及他的頓河哥薩克加入法國軍隊的建議,並承諾到會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誠意滿滿的拿破崙得到的回應是哥薩克的嘲弄,普拉托夫答道:“請陛下挑選兩萬名年輕健康的法國姑娘,我會讓兩萬名哥薩克來法國住幾天,二十年後,陛下就會擁有兩萬哥薩克了”。拿破崙聽到這樣的嘲弄之後,很快就打消了招降哥薩克的念頭。兩年後的6月24日,拿破崙調集六十多萬軍隊,浩浩蕩蕩攻入俄國,開啟了他的地獄之旅。

在1812---1814年的抗法國戰爭中,他在決定戰爭勝負的莫斯科近郊博洛迪諾戰役和進軍巴黎的作戰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令拿破崙這位打遍西歐無敵手的天才統帥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如果我的軍隊有這些哥薩克,必橫行於天下!”

法軍在1812年進軍俄羅斯涅曼

一位1812年法俄戰爭期間的法國騎兵指揮官在他的報告中寫道:“哥薩克人 並不像歐洲人那樣用刀 沒有歐洲劍術中的格 擋動作他們恰希克在敵人的刀刃邊 上下翻飛 他們是騎在令人驚異的小馬上的令人不安的騎士 總能躲避開敵人的進攻 和他們的戰馬一起洪水般湧來瘋狂的進攻轉眼間又會像潮水般消失的無影無蹤。 ”

哥薩克騎兵突擊

斯摩棱斯克戰役中的哥薩克騎兵

在騎兵作戰時,哥薩克的常見進攻隊形為單行橫隊,形成一個展得非常開的弧形,最好的士兵集中于兩翼,以便於有效包圍敵人。或是形成無數波浪式的橫隊,像水中的波紋一般從四面八方高速發起衝擊。如果他們暫未決定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或者打算進行一次奇襲,則採取一種稱之為“wintiet”(screwing)的戰術:圍繞某一點作圓周運動,速度越來越快,然後在對方摸不著頭腦之際突然發起進攻。一旦進攻不奏效,他們也可以無需命令下達,以極快的速度組成一個密集方隊。在開闊地形上,撤退呈梯隊式進行,兩支部隊互相掩護後撤,隊形展開和收攏的時機都把握得恰到好處。

騎兵戰鬥

傳統哥薩克部隊沒有號手,一切行動全靠默契,而速度是哥薩克戰術的核心,而且在此方面他們有極大的優勢,即他們的馬匹:“他們馬匹的徐行(amble)相當於其他馬匹的慢跑(gallop),即便行走速度也極快,而且走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快……”超強的持久力特別適合哥薩克這種不間斷運動戰術。

普遍認為哥薩克騎兵從不發起有組織的衝鋒。對此,本肯多夫的觀點是:“只有那些對哥薩克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才會認為,不可能讓哥薩克發起有組織的衝鋒。但有什麼不可能?難道哥薩克就不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人?難道他們缺乏勇氣?我曾經不下十次親眼證實,哥薩克騎兵可以在任何你需要的時候發起衝鋒,對騎兵,對步兵,對炮兵,或對任何東西的衝鋒。”

騎兵戰鬥

當然不可否認,哥薩克確實不常發起正面衝鋒。論其原因,乃是因為哥薩克人的軍事觀念中不存在殉道式的自我付出這一條。當時西歐戰爭的進行模式中,沒有個人這個概念——龐大的步兵隊形中,個人與集體共存亡;重騎兵的衝鋒號一旦吹響,人和馬就不再受個人意志的控制,直到被擊倒或撞倒;炮兵的位置越來越靠前,直到發展成在對方步兵火力範圍內的自殺式火力突擊。如此種種,發展到一戰,便是一場場令人愕然的慘重傷亡。哥薩克並不熱衷這種打法,相比在密集隊形中被毫無意義的打倒,他們更傾向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教會他們:只要自己還活著,就能想出一千種方法給敵人帶去死亡。

這種思維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今天對這種所謂“欺軟怕硬”戰術不屑一顧的人,輕率的以“機會主義”加以評價並附加“不名譽,不光明正大”的道德譴責的人,應該審視自己是否迂腐地戴著所謂西方價值觀的有色眼鏡來看問題。事實上認為18-19世紀的西方戰爭重正面對抗而不重謀略,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誤解。1812年7月9日(俄曆6月27日)的米爾之戰(Mir)是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哥薩克先主動退向米爾村,誘使殺氣騰騰的波蘭第3 Rozhnetsky團槍騎兵追擊。村莊由西索耶夫(V.A.Sysoiev III)的一個哥薩克團防守,其他7個團藏在城堡和周圍的林子裡。普拉托夫在村口布下警戒哨,又在附近樹林中布下200名哥薩克。波蘭槍騎兵輕而易舉地擊潰警戒哨,沖進村莊,但立刻被西索耶夫團擊退;再次發起衝鋒,又遭到城堡林子中哥薩克的反衝擊。波蘭人決定撤退,這時普拉托夫的200名哥薩克沖出來截住了他們的退路。此時的情景如下:

成為甕中之鼈的波蘭第3槍騎兵損失慘重,迫使Turno將軍調上波蘭第15,16槍騎團,但再次被普拉托夫擊退。前者又調集波蘭第2,7,11槍騎團,後者則等來瓦西裡齊科夫(Vasilichikov)少將的阿提爾卡(Ahtyrka)驃騎兵、基輔龍騎兵,新俄羅斯龍騎兵,立陶宛槍騎兵和第5獵騎兵。這造成了第二天(7月10日)長達6個小時的騎兵戰鬥,在此期間,巴格拉季昂率部安全撤往博布魯伊斯克(Bobruysk)。此為後話。

亞歷山大-蘇沃洛夫

蘇沃洛夫在其《戰爭藝術》一書寫道:“正規騎兵向來應該以中隊或師的建制在戰線正面組成第三線,或在側翼組成第二線,他們進攻的目標是敵人的背後或側翼。哥薩克緊隨正規騎兵縱隊其後,以高速的衝鋒取得一錘定音的效果,一舉獲得突破,並且保證潰散的敵軍被切實消滅。”這表明他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哥薩克的軍事價值。

除此之外,哥薩克部隊是軍隊後勤史上的奇跡。他們對補給的要求非常微薄,馬匹、裝備和服裝全由自己負責,政府只需要提供食物,軍餉和營帳設備。本肯多夫曾就這一點說:“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得宿營的藝術……最讓我疑惑的是,經常在整支大軍都在挨餓的時候,一名哥薩克不但能自己有湯喝,還能給自己的馬匹準備點糧草。”

之後的歷史演繹證明,哥薩克不僅是一支沙皇軍隊的必要支持,更可以成為贏得一場戰爭的重要因素。

1812年衛國戰爭,哥薩克純熟上演了他們威力驚人的襲擾戰術。不間斷地攻擊一支行進中的大軍的側翼,後衛和運輸隊,像迷霧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地接踵而至,然後又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即使面對強敵無法脫身,也能以極其頑強的戰鬥自保。這些都成為1812年飄雪的荒原上法軍的夢魘。

在莫斯科逗留了六個星期以後,法軍在哥薩克的“折磨”下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最終1812年10月19日撤離莫斯科,一路上,俄軍以哥薩克先鋒對法軍圍追堵截,最終拿破崙以喪失大部分騎兵、炮兵和四十多萬軍隊的代價撤出了俄國。在俄國遭受毀滅性打擊後,拿破崙從此開始走下坡路。最後,拿破崙在被流放後,還曾預言道“歐洲將會是哥薩克的了”,可見哥薩克在這位“巨人”的心中留下了多麼難以磨滅的印象。

哥薩克騎兵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戰刀很多,但是稱的上“鷹之利爪”的只有哥薩克騎兵刀:恰西克!他是屬於勇士的戰刀!

在俄羅斯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薩克騎兵刀衝鋒的哥薩克騎士被成為“頓河流域的雄鷹”,他們揮舞的令對手膽寒的哥薩克騎兵刀,就是鷹之利爪;傳統的哥薩克騎兵刀長約90CM,採用中亞鐵礦石冶煉出的精鋼打制。厚背寬刃,橡樹葉狀刀尖,佔據整體寬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擁有優美卻又兇悍的弧度,鷹頭般的包銅手柄,重心靠後。

恰西克軍刀

硬木製作的刀鞘以銅片包邊,銅KU夾緊,通常為黑色。刀入鞘後整體樸實的讓人不會多看第2眼。但是,鋼刀出鞘,任何人揮舞起來,其自身弧度帶來的劈砍威力可以輕易砍斷小樹,辟開木樁,這種威力體現在哥薩克騎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語“像劈田菜一樣的砍掉對手的頭!”。當你躍然馬背,手持哥薩克騎兵刀迎風揮舞的時候-你可體會到“如雄鷹展翅,沖向獵物”的感受。

由於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握把無護手,重心靠後便於激烈運動中揮舞,轉刀,哥撒克騎士傳統的劈砍技巧就是利用重心弧形劈砍。重心靠後還便於在騎乘衝擊直戳對手時的刀身平穩不晃動。

傳統/制式哥薩克騎兵刀上的銅件是青銅/黃銅的,越是摩擦越是亮。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沒有護手,帶護手的哥撒克刀都是後裝或者定做的握把。為了使刀的整體重心靠後和穩定,有些哥撒克騎兵刀的“鷹頭包”是整體鑄造或是罐鉛的,這樣做的附帶好處是-當對手距離騎士很近,並拉拽騎士時,夠分量的握把底會輕易的敲昏對手甚至打裂對手的頭。

哥薩克騎兵是出色的輕騎兵,但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從而限制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發揮。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以致整個歐洲,無論敵友都對他們恨之入骨。

哥薩克騎兵

在長期征戰中,哥薩克戰將如雲、群星璀璨,湧現出眾多出類拔萃的軍事將領。先後有11個哥薩克軍事集團,出名的如烏克蘭謝契哥薩克,俄羅斯色彩的頓河哥薩克。

頓河哥薩克軍首領普拉托夫將軍就是其傑出的代表人物。

在拿破崙發動侵俄戰爭之前,曾經也想過先拉攏哥薩克。1810年左右,拿破崙邀請頓河哥薩克的首領普拉托夫到巴黎,並提出了讓他以及他的頓河哥薩克加入法國軍隊的建議,並承諾到會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誠意滿滿的拿破崙得到的回應是哥薩克的嘲弄,普拉托夫答道:“請陛下挑選兩萬名年輕健康的法國姑娘,我會讓兩萬名哥薩克來法國住幾天,二十年後,陛下就會擁有兩萬哥薩克了”。拿破崙聽到這樣的嘲弄之後,很快就打消了招降哥薩克的念頭。兩年後的6月24日,拿破崙調集六十多萬軍隊,浩浩蕩蕩攻入俄國,開啟了他的地獄之旅。

在1812---1814年的抗法國戰爭中,他在決定戰爭勝負的莫斯科近郊博洛迪諾戰役和進軍巴黎的作戰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令拿破崙這位打遍西歐無敵手的天才統帥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如果我的軍隊有這些哥薩克,必橫行於天下!”

法軍在1812年進軍俄羅斯涅曼

一位1812年法俄戰爭期間的法國騎兵指揮官在他的報告中寫道:“哥薩克人 並不像歐洲人那樣用刀 沒有歐洲劍術中的格 擋動作他們恰希克在敵人的刀刃邊 上下翻飛 他們是騎在令人驚異的小馬上的令人不安的騎士 總能躲避開敵人的進攻 和他們的戰馬一起洪水般湧來瘋狂的進攻轉眼間又會像潮水般消失的無影無蹤。 ”

哥薩克騎兵突擊

斯摩棱斯克戰役中的哥薩克騎兵

在騎兵作戰時,哥薩克的常見進攻隊形為單行橫隊,形成一個展得非常開的弧形,最好的士兵集中于兩翼,以便於有效包圍敵人。或是形成無數波浪式的橫隊,像水中的波紋一般從四面八方高速發起衝擊。如果他們暫未決定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或者打算進行一次奇襲,則採取一種稱之為“wintiet”(screwing)的戰術:圍繞某一點作圓周運動,速度越來越快,然後在對方摸不著頭腦之際突然發起進攻。一旦進攻不奏效,他們也可以無需命令下達,以極快的速度組成一個密集方隊。在開闊地形上,撤退呈梯隊式進行,兩支部隊互相掩護後撤,隊形展開和收攏的時機都把握得恰到好處。

騎兵戰鬥

傳統哥薩克部隊沒有號手,一切行動全靠默契,而速度是哥薩克戰術的核心,而且在此方面他們有極大的優勢,即他們的馬匹:“他們馬匹的徐行(amble)相當於其他馬匹的慢跑(gallop),即便行走速度也極快,而且走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快……”超強的持久力特別適合哥薩克這種不間斷運動戰術。

普遍認為哥薩克騎兵從不發起有組織的衝鋒。對此,本肯多夫的觀點是:“只有那些對哥薩克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才會認為,不可能讓哥薩克發起有組織的衝鋒。但有什麼不可能?難道哥薩克就不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人?難道他們缺乏勇氣?我曾經不下十次親眼證實,哥薩克騎兵可以在任何你需要的時候發起衝鋒,對騎兵,對步兵,對炮兵,或對任何東西的衝鋒。”

騎兵戰鬥

當然不可否認,哥薩克確實不常發起正面衝鋒。論其原因,乃是因為哥薩克人的軍事觀念中不存在殉道式的自我付出這一條。當時西歐戰爭的進行模式中,沒有個人這個概念——龐大的步兵隊形中,個人與集體共存亡;重騎兵的衝鋒號一旦吹響,人和馬就不再受個人意志的控制,直到被擊倒或撞倒;炮兵的位置越來越靠前,直到發展成在對方步兵火力範圍內的自殺式火力突擊。如此種種,發展到一戰,便是一場場令人愕然的慘重傷亡。哥薩克並不熱衷這種打法,相比在密集隊形中被毫無意義的打倒,他們更傾向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教會他們:只要自己還活著,就能想出一千種方法給敵人帶去死亡。

這種思維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今天對這種所謂“欺軟怕硬”戰術不屑一顧的人,輕率的以“機會主義”加以評價並附加“不名譽,不光明正大”的道德譴責的人,應該審視自己是否迂腐地戴著所謂西方價值觀的有色眼鏡來看問題。事實上認為18-19世紀的西方戰爭重正面對抗而不重謀略,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誤解。1812年7月9日(俄曆6月27日)的米爾之戰(Mir)是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哥薩克先主動退向米爾村,誘使殺氣騰騰的波蘭第3 Rozhnetsky團槍騎兵追擊。村莊由西索耶夫(V.A.Sysoiev III)的一個哥薩克團防守,其他7個團藏在城堡和周圍的林子裡。普拉托夫在村口布下警戒哨,又在附近樹林中布下200名哥薩克。波蘭槍騎兵輕而易舉地擊潰警戒哨,沖進村莊,但立刻被西索耶夫團擊退;再次發起衝鋒,又遭到城堡林子中哥薩克的反衝擊。波蘭人決定撤退,這時普拉托夫的200名哥薩克沖出來截住了他們的退路。此時的情景如下:

成為甕中之鼈的波蘭第3槍騎兵損失慘重,迫使Turno將軍調上波蘭第15,16槍騎團,但再次被普拉托夫擊退。前者又調集波蘭第2,7,11槍騎團,後者則等來瓦西裡齊科夫(Vasilichikov)少將的阿提爾卡(Ahtyrka)驃騎兵、基輔龍騎兵,新俄羅斯龍騎兵,立陶宛槍騎兵和第5獵騎兵。這造成了第二天(7月10日)長達6個小時的騎兵戰鬥,在此期間,巴格拉季昂率部安全撤往博布魯伊斯克(Bobruysk)。此為後話。

亞歷山大-蘇沃洛夫

蘇沃洛夫在其《戰爭藝術》一書寫道:“正規騎兵向來應該以中隊或師的建制在戰線正面組成第三線,或在側翼組成第二線,他們進攻的目標是敵人的背後或側翼。哥薩克緊隨正規騎兵縱隊其後,以高速的衝鋒取得一錘定音的效果,一舉獲得突破,並且保證潰散的敵軍被切實消滅。”這表明他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哥薩克的軍事價值。

除此之外,哥薩克部隊是軍隊後勤史上的奇跡。他們對補給的要求非常微薄,馬匹、裝備和服裝全由自己負責,政府只需要提供食物,軍餉和營帳設備。本肯多夫曾就這一點說:“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得宿營的藝術……最讓我疑惑的是,經常在整支大軍都在挨餓的時候,一名哥薩克不但能自己有湯喝,還能給自己的馬匹準備點糧草。”

之後的歷史演繹證明,哥薩克不僅是一支沙皇軍隊的必要支持,更可以成為贏得一場戰爭的重要因素。

1812年衛國戰爭,哥薩克純熟上演了他們威力驚人的襲擾戰術。不間斷地攻擊一支行進中的大軍的側翼,後衛和運輸隊,像迷霧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地接踵而至,然後又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即使面對強敵無法脫身,也能以極其頑強的戰鬥自保。這些都成為1812年飄雪的荒原上法軍的夢魘。

在莫斯科逗留了六個星期以後,法軍在哥薩克的“折磨”下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最終1812年10月19日撤離莫斯科,一路上,俄軍以哥薩克先鋒對法軍圍追堵截,最終拿破崙以喪失大部分騎兵、炮兵和四十多萬軍隊的代價撤出了俄國。在俄國遭受毀滅性打擊後,拿破崙從此開始走下坡路。最後,拿破崙在被流放後,還曾預言道“歐洲將會是哥薩克的了”,可見哥薩克在這位“巨人”的心中留下了多麼難以磨滅的印象。

哥薩克騎兵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戰刀很多,但是稱的上“鷹之利爪”的只有哥薩克騎兵刀:恰西克!他是屬於勇士的戰刀!

在俄羅斯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薩克騎兵刀衝鋒的哥薩克騎士被成為“頓河流域的雄鷹”,他們揮舞的令對手膽寒的哥薩克騎兵刀,就是鷹之利爪;傳統的哥薩克騎兵刀長約90CM,採用中亞鐵礦石冶煉出的精鋼打制。厚背寬刃,橡樹葉狀刀尖,佔據整體寬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擁有優美卻又兇悍的弧度,鷹頭般的包銅手柄,重心靠後。

恰西克軍刀

硬木製作的刀鞘以銅片包邊,銅KU夾緊,通常為黑色。刀入鞘後整體樸實的讓人不會多看第2眼。但是,鋼刀出鞘,任何人揮舞起來,其自身弧度帶來的劈砍威力可以輕易砍斷小樹,辟開木樁,這種威力體現在哥薩克騎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語“像劈田菜一樣的砍掉對手的頭!”。當你躍然馬背,手持哥薩克騎兵刀迎風揮舞的時候-你可體會到“如雄鷹展翅,沖向獵物”的感受。

由於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握把無護手,重心靠後便於激烈運動中揮舞,轉刀,哥撒克騎士傳統的劈砍技巧就是利用重心弧形劈砍。重心靠後還便於在騎乘衝擊直戳對手時的刀身平穩不晃動。

傳統/制式哥薩克騎兵刀上的銅件是青銅/黃銅的,越是摩擦越是亮。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沒有護手,帶護手的哥撒克刀都是後裝或者定做的握把。為了使刀的整體重心靠後和穩定,有些哥撒克騎兵刀的“鷹頭包”是整體鑄造或是罐鉛的,這樣做的附帶好處是-當對手距離騎士很近,並拉拽騎士時,夠分量的握把底會輕易的敲昏對手甚至打裂對手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