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人師出同門,一人清淨無為,一人紅塵行走,竟殊途同歸

麒麟山壁立千仞,山端高聳入雲,終年積雪不化,雲霧繚繞,

頗有雲海仙山之概。從山腳到山腰,道路崎嶇,溝壑縱橫,樹木參天,灌木相連。

山頂雲海深處,有一處道場,名字喚作白雲觀,乃是雲海真人所建,他壯年時候便游華夏大地,深通道家奇門遁甲,經文教義,為世人排憂解難,有活神仙之謂。

麒麟山下便是太白村,村民只聞山中有此觀,卻是雲深不知何處?那白雲觀入得門來,有一副楹聯,上聯:隔斷紅塵三百里;下聯便是:直上太白第一峰。

橫批:我道非常。

有一年,太白村遭兵亂,全村人被屠戮,唯有兩個小兒躲過一劫。恰逢雲海真人路過此地,他將兩小兒稍加安置,單人匹馬追敵三百里,一口長劍矯若游龍,斃敵五十有餘,自己也受了重傷。

從那以後,他便將那兩個小兒,一同帶上了白雲觀,收為自己的徒弟,分別取名為明月、清風,教授二人道法與功夫。

明月個性敦厚,心地純良;清風生性機敏,活潑伶俐。二人雖遭逢大難,

卻也因禍得福,能得雲海真人為師,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已是十年過去,當年的童稚小兒,如今已然長成翩翩少年。十年裡,雲海真人教的用心,清風、明月二人學的也認真。

一日,雲海真人將徒弟二人叫去,說自己已將本領交予二人,且自己如今將要閉關,每人贈與一口寶劍,讓他們各自下山歷練一番。二人問師傅何時歸來?雲海真人道,

人生本無定數,有緣自會再見。

明月與清風二人收拾行囊,一路下得山去,聽從師傅的安排,便相互告別,分道揚鑣。明月往東,清風往西,二人相處日久,乍一分別,不覺紅了眼圈。

卻說明月一直往前走,曉行夜宿,路過很多的村莊與城鎮,也走過荒地與山坡,心中不覺悵然若失,覺得處處不同處處同,不如就此駐下,建一道觀精研道義。

想到此處,明月便在附近的山坡,建了一座道觀,

取名明月觀,每日耕種土地,打坐練武,精研道義,自覺靈台日漸孔明,於己頗有裨益。

清風一路往西,看什麼都覺得新鮮,路有不平之事,便拔劍而起,也會在山野之間,遇見幾個愛捉弄人的小妖怪,只要不傷及人命,他也樂得看個樂子。

如此幾十年過去了,明月已經徹底開悟,他將道家經典融會貫通,說與山野愚昧之人,也會欣喜異常;清風游遍大江南北,屢經生死大劫,百味人生,

皆都看遍,也已開悟。

天長日久,二人念及師傅,竟不約而同的回到麒麟山。那時,雲海真人已是一百二十歲高齡,看見兩位徒弟歸來,心中著實高興。與兩位徒弟交談一番後,見二人已然開悟,不禁連番點頭,心中甚是暢懷。

正所謂我道非常,即非常我道,每個人選擇的方法不一樣,最後的結局卻無非如此,正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方為真諦。(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