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銷組織改頭換面:迴圈經濟工農聯盟互助會

近期,昌樂縣市場監管局向縣公安局移交了一起案件,該局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發現,境內有迴圈經濟工農聯盟互助會這個組織,打著支援國貨、信資互助的幌子,收取入門費發展會員,

進行傳銷活動。

昌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三中隊長 李春弟:我們大隊受案以後,經過前期大量的人員走訪,調查瞭解之後,基本查清了該組織的運作模式、人員情況和資金去向以及網路架構。

經查,2015年4月份以來,該組織以中國農業銀行和文化部合作平臺名義,成立所謂的“迴圈經濟工農聯盟互助會”,每人交納4050元成為會員,每人發展一個“根”、一個“芽”即完成任務成為金種子。

昌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三中隊長 李春弟:該組織承諾會員加入後,發展兩名線下每月獲得2000元工資,連發3個月。如果下線再發展下線,即可獲得每月3萬元的高額工資。

參加該組織的人員根據組織規定,每12人組成一環,成為所謂的環民,其中排名第五第九的是該環的組長,負責召集該環的學習和日常管理,進行控制。該組織是北京迴圈經濟工農聯盟總商委的分支機搆,

北京總商委不定期派人講課。

犯罪嫌疑人 張某:告訴他們說大家團結起來一起愛國,形成互助,大家就是教育會員,都不要消費外國產品,把錢都存在自己的銀行,因為很多銀行都被外國控股,外國的銀行也進入中國,就教育老百姓把錢存在自己的銀行。

昌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中隊長 李曉寧:迴圈經濟互助會傳銷組織的特點,第一個就是具有極大的鼓動性、欺騙性,打著抵制外國貨宣傳民族品牌保護民族企業等愛國旗號,以高額返利為誘餌。第二個該組織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進行拉人頭的方式,

進行不定時定點學習。再就是加入該組織多以當地人為主,參與人員多為50歲以上的退休中年老人,往往形成一人入會全家參與,一人參與親友全入的局面,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

該組織打著“愛國”的旗號,騙取了大量市民的信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介紹人自己的親戚、朋友。深陷其中的張某就因為這個失去了親友的信任,現在面對冰冷的鐵窗,張某也是悔恨不已。

犯罪嫌疑人 張某:現在感覺是很後悔,因為初心是很好愛國,但是在這途中有些朋友包括我自己也是感覺到被騙,有顆愛國的心,但是不瞭解不懂這些事,也被騙,感覺很多人也在被騙,心裡也是很內疚。

昌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中隊長 李曉寧:迴圈經濟互助會傳銷組織涉及北京、泰安、臨朐、濰坊、昌樂等地,主要犯罪地在我們昌樂境內,涉及人員數達5000餘人。現在我局抓獲該組織骨幹成員,犯罪嫌疑人23人,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目前該案正在審理當中。

《都市新幹線》通訊員報導。

犯罪嫌疑人 張某:現在感覺是很後悔,因為初心是很好愛國,但是在這途中有些朋友包括我自己也是感覺到被騙,有顆愛國的心,但是不瞭解不懂這些事,也被騙,感覺很多人也在被騙,心裡也是很內疚。

昌樂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中隊長 李曉寧:迴圈經濟互助會傳銷組織涉及北京、泰安、臨朐、濰坊、昌樂等地,主要犯罪地在我們昌樂境內,涉及人員數達5000餘人。現在我局抓獲該組織骨幹成員,犯罪嫌疑人23人,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目前該案正在審理當中。

《都市新幹線》通訊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