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節將至,校園攀比再起,教書育人之地如何遠離社會壞風氣?

六一兒童節將至,全國各地從幼稚園到小學,各種文娛匯演紮堆推出,其中總少不了學生和家長們的靚麗身影。歡度兒童節本事無可厚非的好事,但一些攀比現象,卻讓純潔的兒童節變了些許味道。

各種比拼的背後,著實令人深思。

兒童節將至,

校園攀比再起,

莫讓現在的攀比,

賭上孩子美好的未來。

可能很多人小的時候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上學的時候,看到同學買了漂亮的鉛筆盒或者書包,很羡慕,回家之後嚷著也讓父母買;還有一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形象好,於是在其他的家長面前倍兒有面子,很驕傲;反過來,自己的孩子被誰誰誰家的給比下去了,很多家長也會感到沒有面子。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是掌心的寶,希望孩子過得比自己好”,

這些想法沒有錯,但是一些被錯誤觀念引發的扭曲的攀比心,卻佔據了部分家長的心,成為一種潛意識,不時爆發出來。

我們的孩子究竟應該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希望他過怎樣的一種生活,家長之間比的究竟應該是什麼,比的尺度是什麼,這些其實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根本性問題。

咱們說說孩子的穿衣打扮,窺一斑而見全豹。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穿著打扮,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然而,作為小學生,如果他過於講究穿著、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檔、名牌,並借助穿衣打扮在同學中獲得滿足感,您想想,這樣真的好麼?

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即使要在同學間比,

比的也應該是學習、勞動、品德等方面,所以即使家庭條件允許買名牌衣服,也要講究穿著的環境,講究樸素大方。在穿著上產生優越感,而忽略了學習,甚至不能與其他同學平等相處,不是南轅北轍了麼?

孩子是一張白紙,長大後他成為一個怎樣人,很大程度上受兒時生活環境和父母教育的影響。現在有些家長認為,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給孩子買高檔衣服,滿足孩子需求,

這是應該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和富有,進而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有的父母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不掉價”,殊不知,這些行為是對孩子的一種誤導,這種誤導,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現在,也將影響他們的未來。

校園應是清清朗朗的

和諧校園家長有責任

有兩種孩子,一種長大了之後不能與人和諧相處,愛攀比愛計較,父母說他幾句,他會大實話拋過來—“還不是跟你學的!”;一種孩子腹有詩書才華,生活淡定從容,有更好的生活交流空間,這兩種孩子您會選哪一種?答案不言而喻。

攀比的害處人所盡知,因此,我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端正態度,明辨善與惡、美與醜、是與非,把正確的理念傳給孩子,讓他們在繁華和熱鬧中形成自己的思考,享受良好的薰陶。校園應該是陽光和煦的、清清朗朗的,迴響的應該是陣陣的讀書聲。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和諧健康的校園需要每一位元家長的努力。

本文作者:

中國鄉村之聲評論員李鑫

編輯:劉瑜穎//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曹暢

校園應是清清朗朗的

和諧校園家長有責任

有兩種孩子,一種長大了之後不能與人和諧相處,愛攀比愛計較,父母說他幾句,他會大實話拋過來—“還不是跟你學的!”;一種孩子腹有詩書才華,生活淡定從容,有更好的生活交流空間,這兩種孩子您會選哪一種?答案不言而喻。

攀比的害處人所盡知,因此,我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端正態度,明辨善與惡、美與醜、是與非,把正確的理念傳給孩子,讓他們在繁華和熱鬧中形成自己的思考,享受良好的薰陶。校園應該是陽光和煦的、清清朗朗的,迴響的應該是陣陣的讀書聲。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和諧健康的校園需要每一位元家長的努力。

本文作者:

中國鄉村之聲評論員李鑫

編輯:劉瑜穎//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曹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