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做飯?

五一那天,我打趣說:“我得寫一篇教大家如何培養孩子愛做飯的文章。”好友一聽就反駁了我:“我自己就不愛,為什麼要讓孩子愛。我不做飯也不做家務,日子過得也挺好啊!”

因她這句話,

我把這篇文章一拖一個月,因為我得回答好下面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讓孩子愛做飯?

說這個之前,先看看家裡一個四歲一個六歲的倆小朋友都能做什麼吧。別激動,我家沒廚神,我也是和大家一樣最普通的媽媽,所以我能做到的,如果你願意,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超越。因生活中實踐過,堅持過,一旦你也開始和孩子做起來,就明白為什麼我要推薦這些菜了,因為它們太容易操作,

不至於讓我的“培養國民好女婿”的宏偉目標提前報廢。

早餐:煎雞蛋及煎雞蛋變形

適用年齡:從四歲開始,六歲可以獨立操作

使用材料:雞蛋、平底鍋、煎蛋模具(圓形或心形)、鏟子、油、盤子。

做法:最基礎的就是沒有任何造型的攤雞蛋餅,蒸水蛋;稍微升級版火腿/午餐肉雞蛋餅;再高級一些:花式愛心蛋、法式吐司、或包心湯圓。

怎麼做:做飯其實還很鍛煉孩子的邏輯和統籌能力。以攤雞蛋餅為例,從準備工具,到從打蛋到煎蛋的流程、上一個和下一個蛋的銜接,及最後關火步驟,涉及到完整的流程。我會讓小朋友在開始以前先準備盤子、鍋鏟、油、蛋和墊腳凳,然後我幫助他打火,開抽油煙機和照明燈,倒油。小朋友繼續負責打蛋到碗裡、打散、倒鍋裡,

翻蛋,並盛到盤子裡。這一套,在四歲孩子那裡,可能需要更多的説明,在六歲娃那裡,我只需要在他旁邊同步準備其他早餐食物即可,經過一段時間練習他可以自己做全部流程,包括最後關火。

早餐:水果拼盤或涼拌黃瓜

適用年齡:三歲起

使用材料:食材、刮皮刀、小刀、砧板和盤子

做法:最簡單的就是最能堅持的,所以基本就是洗淨、削皮、切塊這樣的工作。我推薦大家可以給孩子處理的食材有:黃瓜、蘋果、梨子、火龍果、番茄、西瓜這樣比較好切的食物,或者只需要清洗的,比如藍莓。(事實證明,只清洗小朋友不怎麼感興趣。)

怎麼做:水果拼盤是更加簡單的早餐內容,因為不用火。最大的挑戰是孩子在削皮時,

可能會弄得果皮到處飛或者一根黃瓜削掉半根;切水果的時候大小不一,亂七八糟。我的選擇是可以在事前提醒,並和孩子約定好誰來收拾殘局;另外是給孩子提供一把真的,但不鋒利的小刀,教他們如何用刀切水果,而不會割到手。基本上,現在6歲的哥哥已經可以完全靠自己把荸薺削好,還能剩下一多半肉。而四歲的弟弟也知道常見水果的處理方式,並且特別樂衷於把東西切成塊兒。

正餐:淘米煮飯或者做紫菜蛋花湯

適用年齡:三歲起

使用材料:電飯煲、湯鍋及食材

做法及怎麼做:具體怎麼做你自然知道,我唯一想分享的是這個過程裡小朋友會面臨一些危險:比如燙傷。我的態度是告知危險,但開始操作時,會儘量放手不嘮叨。其實小朋友是非常機敏的,被燙到一般迅速就收手,同時這樣一個小教訓比你給他描述一堆風險要強多了。

在家裡我和孩子長期合作的菜目前是以上三個種類,更多的時候,他們參與到了食材的準備中:摘青菜、洗菜、剪蝦頭、剝毛豆、切番茄、黃瓜等。其實烘焙也是很不錯的方式,整個過程小朋友也可以參與,但每次他們用麵粉篩都能把一個桌子篩成白色的,所以慢慢我們就做得少了。

和孩子做飯的注意點我基本提到了,還有一點要特意說明的是,這個過程並不總是充滿好奇、熱情和成就感,更多的常態是:廚房一團糟,蛋翻身壞了,娃立馬哭了;或看你削蘋果,我不幹也要自己削一個。這個過程,消極地看,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積極地看,則是利用生活中的小挫折來讓孩子學會面對挫折、負責和合作。

最後,還想回答閨蜜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讓孩子愛做飯?

於我而言,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想培養國民好女婿。

主流社會裡,女人應該承擔更多家務,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還是主流,很多女性哪怕表面不認同,也不得不為了家庭和諧和潛意識裡的認同而努力操持家務。(對,說的就是我自己。)如果你不是這樣的情況,99%的可能性是家務被老人或保姆承擔了,或者你就是那極少數幸運的老公會做家務的1%女性。

培養一個願意與妻子分擔家務,不會認為妻子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丈夫,我想他的家庭應該也會因為這樣的共同分擔而更加幸福。

第二個原因——會做飯的小朋友更自信!

在普遍五六歲孩子都被照顧得很周到的氛圍裡,會做一些飯和家務的小朋友平添了一份自信。當我家老大可以一口氣煎出家裡所有人的雞蛋時,當老二可以為我們做出紫菜湯時,當他們因做早餐開始對自己能做的事越來越有信心時,他們更有積極性去嘗試新事物的。

第三個原因——會做飯的孩子對生活保有更多熱情。

因為我的父母影響,我在做家務時,從不覺得是苦差事,反而會覺得有樂趣。尤其是做飯,從完全的原材料,變成成品上桌帶給我的是享受,而不是責任或負擔。因此,我也希望把這樣的生活態度傳遞給我的孩子,家務不是苦差事,而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地雞毛時,還有能力看到一片與眾不同美麗羽毛的心態。

囉嗦一堆理由,其實最終還是落到一句話上:你愛什麼,你的孩子自然愛什麼。

作者Karen Wang:遊戲力講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講師,薩提亞模式實踐者,以及三課父母讀書會導讀師。曾經的外企高級經理,現在與丈夫,兩個男孩,一隻倉鼠生活在北京。

正餐:淘米煮飯或者做紫菜蛋花湯

適用年齡:三歲起

使用材料:電飯煲、湯鍋及食材

做法及怎麼做:具體怎麼做你自然知道,我唯一想分享的是這個過程裡小朋友會面臨一些危險:比如燙傷。我的態度是告知危險,但開始操作時,會儘量放手不嘮叨。其實小朋友是非常機敏的,被燙到一般迅速就收手,同時這樣一個小教訓比你給他描述一堆風險要強多了。

在家裡我和孩子長期合作的菜目前是以上三個種類,更多的時候,他們參與到了食材的準備中:摘青菜、洗菜、剪蝦頭、剝毛豆、切番茄、黃瓜等。其實烘焙也是很不錯的方式,整個過程小朋友也可以參與,但每次他們用麵粉篩都能把一個桌子篩成白色的,所以慢慢我們就做得少了。

和孩子做飯的注意點我基本提到了,還有一點要特意說明的是,這個過程並不總是充滿好奇、熱情和成就感,更多的常態是:廚房一團糟,蛋翻身壞了,娃立馬哭了;或看你削蘋果,我不幹也要自己削一個。這個過程,消極地看,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積極地看,則是利用生活中的小挫折來讓孩子學會面對挫折、負責和合作。

最後,還想回答閨蜜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讓孩子愛做飯?

於我而言,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想培養國民好女婿。

主流社會裡,女人應該承擔更多家務,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還是主流,很多女性哪怕表面不認同,也不得不為了家庭和諧和潛意識裡的認同而努力操持家務。(對,說的就是我自己。)如果你不是這樣的情況,99%的可能性是家務被老人或保姆承擔了,或者你就是那極少數幸運的老公會做家務的1%女性。

培養一個願意與妻子分擔家務,不會認為妻子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丈夫,我想他的家庭應該也會因為這樣的共同分擔而更加幸福。

第二個原因——會做飯的小朋友更自信!

在普遍五六歲孩子都被照顧得很周到的氛圍裡,會做一些飯和家務的小朋友平添了一份自信。當我家老大可以一口氣煎出家裡所有人的雞蛋時,當老二可以為我們做出紫菜湯時,當他們因做早餐開始對自己能做的事越來越有信心時,他們更有積極性去嘗試新事物的。

第三個原因——會做飯的孩子對生活保有更多熱情。

因為我的父母影響,我在做家務時,從不覺得是苦差事,反而會覺得有樂趣。尤其是做飯,從完全的原材料,變成成品上桌帶給我的是享受,而不是責任或負擔。因此,我也希望把這樣的生活態度傳遞給我的孩子,家務不是苦差事,而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地雞毛時,還有能力看到一片與眾不同美麗羽毛的心態。

囉嗦一堆理由,其實最終還是落到一句話上:你愛什麼,你的孩子自然愛什麼。

作者Karen Wang:遊戲力講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講師,薩提亞模式實踐者,以及三課父母讀書會導讀師。曾經的外企高級經理,現在與丈夫,兩個男孩,一隻倉鼠生活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