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商務局局長徐火強:培育新消費點 促內外貿齊飛

《東江時報》記者劉乙端通訊員溫家達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火強日前接受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採訪時表示,將大力推進綠色消費,

培育新興消費熱點;著力優化外貿結構,提高一般貿易占比;著力招商選資,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重點引進和發展優質產業項目。

徐火強接受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採訪。《東江時報》記者姚木森 攝

關鍵字:投資建“投資促進資訊化平臺”

經濟要發展,專案是支撐。“以前主要是引進,現在主要看產業合作。”今年以來,我市招商引資情況如何?數字最有說服力。1-3月,全市招商選資專案共203宗,協定投資總額1119.59億元,實現了“開門紅”。

營商環境是城市經濟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徐火強介紹,商務局積極回應“簡政放權”相關工作要求,取消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從2016年10月1日起,對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及變更專案,

由逐案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簡化企業辦事流程;下放企業管理許可權,實行縣區屬地管理;並下放縣區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工作經辦權。同時,正在研究制訂 《惠州市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優惠措施》,將從土地、稅收、營商環境等方面制訂招商引資相關的優惠政策,力求做到降低企業投資和運營成本,依法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及其投資者權益,營造更加良好的投資環境。
接下來還將重點解決專案落地難問題。

關鍵字:出口加快發展壯大一般貿易

“惠州外貿大發展得益於加工貿易,但目前過於依賴加工貿易的結構性矛盾也比較突出。”徐火強直言,近年我市大力發展壯大一般貿易,占全市外貿比重不斷提高,但因為產業支撐、貿易主體等多方面的原因,一般貿易即使連續實現較快增長,但量小占比低的問題仍然比較明顯。

“我們引進了阿裡巴巴外貿平臺,

惠州企業通過這個平臺,去年中小微企業交易額達到30億,這些就屬於一般貿易。”徐火強介紹,我市正在制定《惠州市發展壯大一般貿易五年行動計畫(2017-2021)》,包括加快培育一般貿易主體、加大外貿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和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建設水準、大力培育與引進大型供應鏈公司、創造條件支援加工貿易企業轉做一般貿易、扶持企業“走出去”以對外投資帶動一般貿易出口等。

加工貿易是惠州外向型經濟的主要特色,徐火強介紹,我市在大力發展壯大一般貿易的同時,正在全面推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加工貿易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由單一的加工制造型企業向研發、品牌、行銷型企業轉變。“效果明顯,2016年我市加工貿易委託設計和自主品牌混合生產占比70.1%,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加工貿易委託設計和自主品牌混合生產占比達68.2%,達到目標任務。”徐火強介紹,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互聯網+”加工貿易企業服務平臺申請的2017年內外貿發展與口岸建設專項資金(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已通過省商務廳審批和公示。

關鍵字:消費促消費拓內需增發展新引擎

“內貿流通一頭連著供給,一頭連著需求,國外消費市場不行,但國內市場具有強勁的消費潛力,現在很多企業內銷已經超過外銷了。”徐火強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3.8億元,增長12.0%,增幅高於省下達目標1.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4位、珠三角第2位。

綠色消費是綠色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火強表示,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惠州市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

“對於我們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引進大的商場和商貿企業,同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企業商家提供好的產品。”徐火強說,為了改善消費供給環境,我市正在構建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完善商務流通領域品質安全可追溯體系;其次,推進信用建設,並開展商品品質、服務水準、購物環境等內容的消費體驗評價。

會展業被稱為無煙產業,具有強大的經濟集聚和擴散效應。徐火強稱,將力爭儘快出臺我市加快會展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揮在政策支援、政務服務、規劃引導等方面作用序;同時提高審批效率和會展公共服務水準,推行以會展場館為依託的一站式服務機制等。

“互聯網+”時代,惠州電子商務產業全面發力,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將其列為優先發展的新興產業,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5%左右。

達到目標任務。”徐火強介紹,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互聯網+”加工貿易企業服務平臺申請的2017年內外貿發展與口岸建設專項資金(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已通過省商務廳審批和公示。

關鍵字:消費促消費拓內需增發展新引擎

“內貿流通一頭連著供給,一頭連著需求,國外消費市場不行,但國內市場具有強勁的消費潛力,現在很多企業內銷已經超過外銷了。”徐火強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3.8億元,增長12.0%,增幅高於省下達目標1.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4位、珠三角第2位。

綠色消費是綠色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火強表示,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惠州市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

“對於我們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引進大的商場和商貿企業,同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企業商家提供好的產品。”徐火強說,為了改善消費供給環境,我市正在構建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完善商務流通領域品質安全可追溯體系;其次,推進信用建設,並開展商品品質、服務水準、購物環境等內容的消費體驗評價。

會展業被稱為無煙產業,具有強大的經濟集聚和擴散效應。徐火強稱,將力爭儘快出臺我市加快會展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揮在政策支援、政務服務、規劃引導等方面作用序;同時提高審批效率和會展公共服務水準,推行以會展場館為依託的一站式服務機制等。

“互聯網+”時代,惠州電子商務產業全面發力,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將其列為優先發展的新興產業,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