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小新加坡為何成為全球教育界的楷模?

新加坡獨立50多年以來,現今已成為國際金融的重鎮。而人才,就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資產。害怕被世界淘汰的危機感,是他們不斷更新教育的強力引擎。

新加坡教育部副部長說,

新加坡現在所處的環境是:我們需要這個世界,但如果我們無法提供或者增加存在的價值,這個世界就不一定需要我們。身為新加坡教育界的一份子,我們必須持續改變、應變時局。

為了保持最新的競爭力,維持原樣不會是新加坡的選擇。改變如此急迫,但改變就是那麼不容易。

“怕輸”成為學習的動力

家長們對於孩子考試的壓力,難以放手旁觀。許多新加坡家長在期中期末考的時候,都會主動請假陪小孩讀書,這在新加坡公司裡非常普遍。有的媽媽為了孩子小六會考,還專門請假一年陪讀。

新加坡課綱三年一小評、六年一總評,不斷維持教育競爭力;校長、老師也定期做評鑒,目的不是在“揪錯”,而是進步與調整的契機。

讓學生稱為知識的運用者

為了創造空間讓老師發揮教學,教出學生的軟技能,過去的20年間,新加坡跨領域刪減了30%的課綱內容。這是為了讓各個學校時間上有所富餘,在正式課堂之外設計其他課程,讓學生們體驗“知識活在手上”的樂趣。這一系列的課程被稱為“應用學習課程(ALP)”,每個中學每年要設計10-20小時,讓每個學生深入探索平時所學

學生們很喜歡ALP課程,因為它和正常的課程不一樣,

他們不需要拿出課本背誦知識還有考試。

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理工中學的物理老師林佳慧說:“科學,不是拿來背誦或考試,而是培養孩子成為解決問題、甚至問對問題的人。”她的物理課裡沒有課本,教材是生活隨處可見的音響、洗衣機的水管等,她說:“老師主要在做的就是,不斷的問他們‘為什麼’,引導他們做更深層的思考。”

讓老師稱為最厲害的學習者

體驗知識,

讓學習活起來。教育部不只是頒佈政策,更整合產學資源,是教師教改背後的強力推手。新加坡國家師培單位,更培養教育的一線老師,稱為最厲害的學習者。

新加坡教育學院師培助理院長說,教師不是傳授知識的技工,不是站在講臺上達到教學的目的就可以了。教師是一項專業,而這樣的專業來自於本身的專業知識、專業涵養與性格。對學生有信念、以學生為中心也是他們的師培重點。

教師一定要有“我想學更多”的心態。如果缺乏這種態度,教學就很難繼續前進。

為了孩子的學習,新加坡從上到下的所有教育者,都是不斷自我探尋的學習者。新加坡教師的使命,並不是追求知識的量,而是讓知識活在孩子手上,有能力“抓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