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生兒必打的疫苗——你知道它們 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嗎?

疫苗接種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增加兒童抵抗力.保障兒童健康成長的一項有效措施。我國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

我們給孩子注射的疫苗分兩類:第一類是政府提供的免費的疫苗 ,

新生兒務必要按時接種,否則將來進入幼稚園,以及升學都會帶來一些麻煩。

我們來瞭解下這些必須注射的疫苗:

卡介苗是用來預防結核病,結核病是一種常見疾病,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導致肺部感染引發感冒咳嗽。

卡介苗是無毒的牛型結核桿菌注射入人體,使人體對結核病產生抗性。

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卡介苗後要幾個月或者長達半年才會在新生兒結疤,如果半年後也無結疤,則是接種失敗,需重新接種

乙肝疫苗是用於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種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將乙肝病毒清除,

阻止感染,並不會傷害肝臟,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如果新生兒的父母均沒有乙肝,新生兒在出生後應儘快,一般在8小時內給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為上臂三角肌(兒童、成人都一樣),1個月後,再打1支,6個月後再打1支,一共3針。

脊灰疫苗是預防和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病毒侵入新生兒體內,導致腦部灰質永久性損害的惡性傳染病。

本病可防難治,一旦引起肢體麻痹易成為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灰疫苗需在二三四月份連續注射三次方有效果。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簡稱百白破疫苗。百日咳和白喉是常見的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破傷風則是傷口破裂病菌感染為主。

新生兒出生後3足月就應開始接種百白破疫苗第一針,連續接種3針,每針間隔時間最短不得少於28天,

在1歲半至2周歲時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強免疫1針。寶寶打完疫苗回家後,讓孩子充分休息,一定多喝水。如果出現發熱,體溫又小於38.5度,就多喝水和物理降溫即可,當大於38.5度時就要給吃退熱藥了,必要時去醫院。

麻風疫苗用於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三種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是給幼兒接種以預防麻疹、腮腺炎、風疹的疫苗。

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發熱的孩子,如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或誘發和加重疾病。患傳染病後正處於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度過檢疫期的孩子,若這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流腦疫苗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多見於冬春季,兒童發病率高。注射流腦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有效手段。

本疫苗使用後,偶有短暫低熱,局部稍有壓痛感,一般可自行緩解。如有嚴重反應及時診治。

多見於冬春季,兒童發病率高。注射流腦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有效手段。

本疫苗使用後,偶有短暫低熱,局部稍有壓痛感,一般可自行緩解。如有嚴重反應及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