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個月寶寶全身抽搐,醫生檢查後,原來是家人沒重視寶寶這一症狀

很對寶寶在出生的時候都很健康,可是因為後期的護理及餵養問題、或者因為忽略了一些潛在的小問題,導致寶寶身體出現問題的事例屢見不鮮。

友友就是這樣,出生的時候,

身體狀況都一切良好,寶寶十分的機靈。從一出生媽媽就堅持母乳餵養。

友友哭過之後,臉上總會出現一些紅點點,家人說那是濕疹,不用在意,小寶寶都會有的,大一點就好了。

一轉眼友友快五個月了,一哭臉上就出紅色小點的症狀依舊存在,而且最近友友總是哭鬧,

嘔吐,甚至開始全身抽搐。家人嚇壞了,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經過搶救,友友脫離了危險期。醫生說,友友是因為缺乏維生素K引起的顱內出血。家人聽後都驚呆了,沒想到缺乏維生素K就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維生素K缺乏會引起身體凝血功能障礙,

多見於三個月以內嬰兒。主要症狀有:皮膚淤斑,鼻子、牙齦出血,嘔吐,腹瀉,抽搐,嚴重時可致顱內出血。

很多家長認為只有早產和體重較輕的寶寶才會出現維生素K缺乏症,事實上,身體健康的足月出生的寶寶也有可能會會缺乏。

那麼如何預防寶寶缺乏維生素K呢?

1. 媽媽在孕期就要服用維生素,多吃蔬菜番茄,保證胎兒體內維生素充足。

2. 寶寶出生後,如果臍帶殘端無故出血,或者哭鬧抽搐,就要檢查是否缺乏維生素K。

3. 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要適當補充維生素K。

4.對於維生素K缺乏的患兒,可口服維生素K,缺乏嚴重的患兒,則要及時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