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會聊天的人,從不“唯我主義”

0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在聊天中,保持雙方平等,

沒有壓力,能為下次更好、更深入的交流做準備。

許久未見的朋友偶然想起,約出來或者打個電話給他,見面時一下子竟不知道說些什麼。

你一言,我一語。

一盞清茶過後,話匣子便打開了。

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彼此的情況,再聊起來,感情似是比以前更深厚了。

02

以前有一個同事,工作了很多年,按道理說,單位上下的人都跟他熟。

可是他一開口就是不斷的湧現“我”。

別人吃水果,他說,“我最討厭吃水果”;

別人新買了蘋果手機,他說“我從來不用蘋果系統”;

別人在發工資的當天,還信用卡的錢,他說,“我從來不辦信用卡”;

別人的老婆等著打折,買了一套性價比高的護膚化妝品,他說,“我老婆從來不抹什麼,花這錢的女人,我才不要!”;

別人所做的所有他看不順眼的行為,他都會搶先表達自己的意願,再做冗長的原因陳述,漸漸的,大家知曉了他的習慣以後,都躲著他,以免聽他嘮嘮叨叨,浪費時間。

在單位裡,他只能跟沉默寡言、有一些木訥的人呆在一起,這種人睜著一雙似懂非懂的眼睛,把相同的話聽上千遍,也當成第一次聽那麼認真。

等他說累了,交流結束了。他一直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把自己當成人際交往中的主角。

工作中,也執迷於此,往往不以合作辦成事為目的,而以別人認可他的價值觀,臣服他為目的。

工作節奏很快,完成後,大家各回位置,不想過多的花時間研究別人,也不想深入瞭解因工作關係不得不忍耐的人。

在交流中,搶佔主人公位置的人,只管釋放自己的愉悅感,不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最後只能淪為孤家寡人,沒有人願意與他合作。

03

還有一個學國學的朋友。加入國學會館以後,自己開設了課程,廣交朋友。

他的朋友很多很廣,有想法奇特的富商、有憤世嫉俗的青年、有離異負能量很重的單身人士、有從事類似傳銷模式的銷售人員、有借他的交際圈,拓寬管道的生意人、有眼高手低的名不經傳的文學雅士。

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他都不刻意以國學影響他們的價值觀。

跟他交流,他會靜靜的聽著,回答,永遠是含糊的。我問他我的工作怎麼辦?做了十幾年,小有積累,但是不是想要的結果,想得到發展,又受單位體制限制。

他不鼓勵我做屠龍勇士,我幾斤幾兩,雙方皆知。

他為我列了一份書單,讓我按照順序依次讀下下來。

一年後,我終於從這些層層遞進的書中,明白了,我對工作不滿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對婚姻沒有安全感,從骨子裡想掙得更多金錢,脫離男人的經濟扶持。我的根本問題,是要與我的原生態家庭延續給我的心靈陰影做鬥爭。

從一個問題,看出更本質的問題,這就是交流中能幫助別人的一項重要技能。

誰不也能幫助誰的人生做出選擇,但起碼可以幫助他,澄清他的真實想法,讓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再目送他去追尋想要的東西。

這個過程,並無任何強迫,只是潤物細無聲似的引導。

交上這個朋友以後,我從常常向他吐槽遇到的各種奇葩之人,變成了一個寧靜致遠的人。

內心寧靜以後,我萬分珍惜這個崗位,因為它適合一個已婚已育有家的女性。

在交流中,他能夠做到默默引導,對方渾然不知,卻摸清了方向,這種感召的能力,使很多人受益。他的朋友們,從最初各種奇怪,變成了統一熱愛生活的模式。

04

人過了三十歲以後,交際會因經歷、職業、階層、學歷固化,對外交流的能力開始弱化。交際圈子只有工作、家庭、有合作關係的人、愛好相似的人、為數不多的談得來的老朋友。

每種人價值觀都有差別,談不來,就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意見,故意疏遠自己。

其實,合不來,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去迎合別人的價值觀,寧可蜷縮在固有觀念裡,寂寞,也不肯做一定的妥協與別人交溶。

我堂姐離婚後,看破紅塵,一心打拼事業,成為了款姐,她的朋友全部是爭做女漢子的單身或婚姻正在不幸的女人,她們以她為榜樣,爭相模仿逆襲人生。

凡是享受婚姻愛情的女人,她都嗤之以鼻,漸漸的,她離家族越來越遠,與以前的朋友交流,幾句話就扯到事業高於家庭的話題上,這種生活方式並不盛行,她只能在她打造的單一的圈裡裡做女王,拒絕接受其它文化。

我哥哥是上海的公務員,靠全國統一考試,沒有任何後臺操作

。這個令人眼紅的職位,總是會引發爭議。

他總是笑笑,隨便別人議論,誰家有困難了,不用等別人張口,就主動去幫助。受過他資助過的老人、小孩、被他指點過迷途的年輕人,都對他贊口有佳。

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話題,也談不上心靈與共,可是他就是能被不同的人愛戴,爭相認識。

05

在交流中,做一個讓人舒服的人,要有“給與”精神,不能一味的表達自己,向別人展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都從內心都希望被關注,而不是被迫去關注你。你瞭解了別人的飲食愛好、思想禁忌以後,是為了不觸犯別人的雷區。

從表面上達到融洽以後,才能走進別人的內心。

再強大的人,也需要朋友,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的交流中,交到的朋友,才是不給你添堵的人,他們都會祝福你,希望下回還能遇到你。

- END -

關於花癡屮

是因為對婚姻沒有安全感,從骨子裡想掙得更多金錢,脫離男人的經濟扶持。我的根本問題,是要與我的原生態家庭延續給我的心靈陰影做鬥爭。

從一個問題,看出更本質的問題,這就是交流中能幫助別人的一項重要技能。

誰不也能幫助誰的人生做出選擇,但起碼可以幫助他,澄清他的真實想法,讓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再目送他去追尋想要的東西。

這個過程,並無任何強迫,只是潤物細無聲似的引導。

交上這個朋友以後,我從常常向他吐槽遇到的各種奇葩之人,變成了一個寧靜致遠的人。

內心寧靜以後,我萬分珍惜這個崗位,因為它適合一個已婚已育有家的女性。

在交流中,他能夠做到默默引導,對方渾然不知,卻摸清了方向,這種感召的能力,使很多人受益。他的朋友們,從最初各種奇怪,變成了統一熱愛生活的模式。

04

人過了三十歲以後,交際會因經歷、職業、階層、學歷固化,對外交流的能力開始弱化。交際圈子只有工作、家庭、有合作關係的人、愛好相似的人、為數不多的談得來的老朋友。

每種人價值觀都有差別,談不來,就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意見,故意疏遠自己。

其實,合不來,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去迎合別人的價值觀,寧可蜷縮在固有觀念裡,寂寞,也不肯做一定的妥協與別人交溶。

我堂姐離婚後,看破紅塵,一心打拼事業,成為了款姐,她的朋友全部是爭做女漢子的單身或婚姻正在不幸的女人,她們以她為榜樣,爭相模仿逆襲人生。

凡是享受婚姻愛情的女人,她都嗤之以鼻,漸漸的,她離家族越來越遠,與以前的朋友交流,幾句話就扯到事業高於家庭的話題上,這種生活方式並不盛行,她只能在她打造的單一的圈裡裡做女王,拒絕接受其它文化。

我哥哥是上海的公務員,靠全國統一考試,沒有任何後臺操作

。這個令人眼紅的職位,總是會引發爭議。

他總是笑笑,隨便別人議論,誰家有困難了,不用等別人張口,就主動去幫助。受過他資助過的老人、小孩、被他指點過迷途的年輕人,都對他贊口有佳。

他們之間沒有共同話題,也談不上心靈與共,可是他就是能被不同的人愛戴,爭相認識。

05

在交流中,做一個讓人舒服的人,要有“給與”精神,不能一味的表達自己,向別人展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都從內心都希望被關注,而不是被迫去關注你。你瞭解了別人的飲食愛好、思想禁忌以後,是為了不觸犯別人的雷區。

從表面上達到融洽以後,才能走進別人的內心。

再強大的人,也需要朋友,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的交流中,交到的朋友,才是不給你添堵的人,他們都會祝福你,希望下回還能遇到你。

- END -

關於花癡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