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皇太極建立漢軍八旗,祖大壽舊部受重用,洪承疇淪為私奴

洪承疇(之十三)

洪承疇剃髮歸降,皇太極大喜,人一高興就容易說出心裡話,當面說出他看重的是洪承疇的能力,是他對於大明政權各種事務的瞭解。:

上大悅,即日賞賚無算,置酒陳百戲,

諸將或不悅,曰:“上何待承疇之重也!”上進諸將曰:“吾曹櫛風沐雨數十年,將欲何為?”諸將曰:“欲得中原耳。”上笑曰:“譬諸行道,吾等皆瞽。今獲一導者,吾安得不樂?”

話語中間透露出皇太極入主中原的大志向,這恐怕並不是皇太極的真實想法。到了五月,

皇太極在崇政殿召見洪承疇、祖大壽等人,皇太極提起死去的張春:“我曾經善待張春,可他既不能為大明戰死,又不肯為我做事,最終只能死掉,你們不要像他一樣。”

然後又說:“我看你們的皇帝心腸很硬,皇室宗親被俘,他根本置之不理。將帥在前方打仗,一旦被俘歸降,家裡的妻子兒子要麼被殺,要麼成為奴婢。這些都是明朝的舊制嗎?”

洪承疇說:“從前沒有這一類做法,是近來朝中大臣們出的主意。

皇太極歎息:“君暗臣蔽,屈殺了多少能臣。將帥們在前方拼殺,不幸被俘,完全可以拿出一些財物來贖還嘛,何必要迫害他們的親眷、秧及無辜呢?”

洪承疇垂涕叩首:“聖上所言,真是至仁之言也!”

皇太極認為,崇禎皇帝完全可以用財物贖回被俘的藩王、將士,這也說明,皇太極發動的許多征戰,直接的目的就是掠取財物。從中可以看出,遼東的經濟是相當困窘的。

在對待洪承疇的問題上,皇太極用意良深。每當遇到重大的祭祀活動,重要的宴會,皇太極一定要洪承疇親隨,並且賜給他房屋、田莊和人口。

但是,不管皇太極嘴上說得多好聽,賞賜多麼豐厚,在心裡他並不信任洪承疇,在他生前一直沒有給洪承疇一個實職,讓洪承疇服官任事。而且洪承疇被歸入皇太極的包衣牛錄之中,也就是後來的內務府,實際上相當於皇太極的私奴。

另一個比洪承疇資格更老的漢大臣範文程,原本也屬於包衣籍。按照後金的制度,“凡隸牛錄下人曰包衣”。範文程在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皇帝時代都官居相位,直到順治年間,由順治皇帝為他捐資一萬兩,向本旗牛錄贖身,範文程才算脫籍。

洪承疇被歸入包衣牛錄,主要的原因大概在於:他不是主動降清,而是戰敗被俘,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歸降。最後直到順治八年,他才擺脫這個卑賤的身份,

被編入鑲黃旗漢軍。

對於祖大壽和他的子侄們,皇太極又是另一種態度。崇德七年七月,設立漢軍八旗,祖澤潤為正黃旗的固山額真,也就是正黃旗都統。“可法、澤洪、國珍、澤遠為正黃、正紅、鑲藍、鑲白諸旗梅勒額真。”

當初在大淩河跟隨祖大壽投降的明將,一直在各部院任職,現在也安排他們重新帶兵,手握實權。而祖大壽隸屬於正黃旗,仍然擔任總兵官。

皇太極對祖大壽很好,賞賜豐厚,希望利用他招降明軍的邊將。其中最重要的是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祖大壽幾次招吳三桂來降,但吳三桂一直猶豫不定。

另一方面,松山陷落的消息傳到北京,朝廷原本以為洪承疇和丘仰民、曹變蛟等人一樣為國捐軀,於是在北京郊外建祠設壇,崇禎皇帝還打算親自前往祭奠。後來得到消息說洪承疇降清,這才做罷。

前篇:美色誘惑、伶人誘惑還是貪生怕死?督師洪承疇剃髮降清

于左撰,待續

一直在各部院任職,現在也安排他們重新帶兵,手握實權。而祖大壽隸屬於正黃旗,仍然擔任總兵官。

皇太極對祖大壽很好,賞賜豐厚,希望利用他招降明軍的邊將。其中最重要的是吳三桂,是祖大壽的外甥,祖大壽幾次招吳三桂來降,但吳三桂一直猶豫不定。

另一方面,松山陷落的消息傳到北京,朝廷原本以為洪承疇和丘仰民、曹變蛟等人一樣為國捐軀,於是在北京郊外建祠設壇,崇禎皇帝還打算親自前往祭奠。後來得到消息說洪承疇降清,這才做罷。

前篇:美色誘惑、伶人誘惑還是貪生怕死?督師洪承疇剃髮降清

于左撰,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