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腸道健康日:寶寶的腸道為何如此“嬌弱”?

新生小寶寶便秘,一家人苦等幾兩“黃金”;

寶寶腹瀉,換尿片換到心累,嬌嫩的小屁屁瞬間變成紅屁屁;

家有小病包,寶寶經常感冒、發燒、咳嗽,媽媽鬧心難受;

寶寶不愛吃飯,不長個,

飯桌上鬧翻天……

這些場景的描述想必許多媽媽都感同身受。可你知道嗎,原來這些問題均與寶寶的“嬌弱”腸道功能有關係!不少媽媽要有疑問了,寶寶便秘腹瀉與腸道有關,為什麼連不愛吃飯、經常生病、不長高也受腸道影響呢?帶著這些問題,搜狐母嬰在5.29世界腸道健康日來臨之際,走訪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兒科主任符莉,為爸爸媽媽們揭開寶寶的腸道健康的秘密。

本文專家:符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兒科主任,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區縣學組委員,上海市徐匯區病殘兒童鑒定專家組專家,上海市徐匯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專家組專家。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兒科系,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7年,在兒童保健及嬰幼兒餵養護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寶寶的腸道為何如此“嬌弱”」

如何解決媽媽的上述育兒危機?符主任一語道破:“這些問題都與寶寶的腸道功能有關係。我們曾做過臨床的資料統計,在媽媽最焦慮的寶寶健康問題中,0-6個月的寶寶是便秘、拉肚子,3-5歲入幼稚園的孩子是感冒、發燒、肺炎,7-8歲入學期的兒童是胃口不好、不愛吃飯、長不高。其實,

這些多是因寶寶腸道不健康而引起的。”

不少家長要有疑問了——知道寶寶便秘腹瀉與腸道有關,為什麼連不愛吃飯、長不高、經常生病也受腸道影響呢?

符主任講,腸道是嬰幼兒最重要的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加油站、排汙廠。人的一生中要攝入約70噸食物,為體重的1000倍,這麼多的食物均要由腸道吸收營養並處理廢物。人的一生中要排出約4000公斤的大便,80%以上的毒素由腸道排出體外。

此外,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負責抵禦有害菌和毒素的入侵,腸道內的免疫系統占人體全部免疫系統的70%,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都與消化道有關。所以寶寶的腸道出了問題,不僅只有便秘和腹瀉的症狀,許多疾病都是源於腸道不健康引發。

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寶寶,為何腸道為何如此“嬌弱”?符主任說:“兒童腸道菌群穩定性差,容易受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等影響,

使得腸道功能不穩定,易誘發疾病。此外,嬰幼兒的腸壁薄,粘膜脆弱,腸液中的各種酶含量較成人低,對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同時腸系膜長而薄弱,容易被牽長,因此發生腹瀉、腸絞痛、便秘,甚至腸套疊、腸扭轉的機會比成人高。”

「符莉教你對抗嬰幼兒腸疾病“三大魔頭”」

★★★“大魔頭”——嬰幼兒腹瀉★★★

通常來講,夏季腹瀉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

符主任特別說道:“腹瀉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個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嚴重的會引發死亡。”

腹瀉的預防和改善:

(1)六個月以下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要少吃蝦蟹類食物及各種生冷食物。

(2)六個月以上寶寶添加輔食從少量米粉開始,從2勺開始,直到寶寶腸胃適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輔食品種需一種一種加,適應一種後,再加另外一種;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兒胃腸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3)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的腹瀉,可以喝奶前吃些餅乾、麵包減少排氣和不舒服感覺;媽媽給寶寶哺乳,也可採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過50毫升為宜。

(4)可為寶寶外源性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使腸道微生態系統達到穩態。在這裡,搜狐母嬰溫馨提示廣大家長:益生菌是一個統稱,我們通常見到的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都是益生菌中的一種。此前,國家衛生部對可用於食品的菌種進行安全性評估,制定了《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即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株總共只有以下6種,媽媽們若購買益生菌類食品時,需仔細看清是不是這6種之內。

(衛生部公告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

★★★“二魔頭”——嬰幼兒腸絞痛★★★

腸絞痛多發於半歲之前,其發病原因醫學界目前並沒有十分確切的解釋。日常生活中,嬰幼兒多發的脹氣、排氣多、多為腸絞痛所致,但腸絞痛並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腸脹氣的升級。符主任提醒各位家長朋友:“每天有3小時以上的哭鬧,每週發生3次以上,至少連續出現3個星期,除此之外身體健康,不存在過度餵養,基本就可以判斷是腸絞痛了。”

腸絞痛的預防和改善:

(1)不要隨意改變餵養方式。不管孩子之前的純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不要因為腸絞痛的出現在短時間內輕易改變餵養方式,因為寶寶的腸胃發育尚未健全,隨意更換餵養方式會給腸道造成更大負擔。

(2)部分嬰兒通過體位元改變就可以改善啼哭的症狀。如父母可以懷抱嬰兒,也可以用熱水袋溫暖嬰兒腹部,都可有效改善啼哭的症狀。

(3)吃奶前的一小時或吃奶後的一小時順時針按摩腹部,可有效幫助寶寶排除腹部脹氣,促進消化,減少腸絞痛發生幾率。

★★★“三魔頭”——嬰幼兒便秘★★★

便秘指的是寶寶大便乾燥,而且排便過程較困難的一種現象。大便在腸記憶體留時間越長,通常就會變得越硬。如果嬰兒排便間隔長於正常的規律,大便就可變成稠糊狀,乾燥,甚至小硬球狀。父母可發現一段時間沒有排便的嬰兒會感到非常不舒服,比如將腿抬至胸部、吃奶減少等,這就是便秘的預兆。也許最後排出的還是軟便,但父母一定要特別注意訓練嬰兒養成自身的排便規律,否則排便間隔越來越長,就增加了便秘發生的可能。

便秘的預防和改善:

(1)母乳餵養的媽媽通過改變飲食結構也可説明嬰兒軟化大便,比如多吃蔬菜、水果。

(2)添加輔食期的嬰幼兒,父母可給寶寶提供盡可能多的甜水果、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甜水果包括:杏、李子、桃、梨等,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包括:豌豆、菠菜等。

(3)通過按摩嬰兒腹部幫助他排大便。如下圖,將嬰兒保持雙下肢屈曲體位的同時,輕輕按摩嬰兒腹部,對協助排便非常有益。

(嬰兒雙下肢屈曲體位按摩)

最後,在世界腸道健康日來臨之時,搜狐母嬰希望借助本次走訪符莉主任的採訪,喚起家長們對寶寶腸道健康問題的正確認識,為每位元寶寶提供安全、優質的科學育兒方法!

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

符主任特別說道:“腹瀉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個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嚴重的會引發死亡。”

腹瀉的預防和改善:

(1)六個月以下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要少吃蝦蟹類食物及各種生冷食物。

(2)六個月以上寶寶添加輔食從少量米粉開始,從2勺開始,直到寶寶腸胃適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輔食品種需一種一種加,適應一種後,再加另外一種;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兒胃腸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3)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的腹瀉,可以喝奶前吃些餅乾、麵包減少排氣和不舒服感覺;媽媽給寶寶哺乳,也可採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過50毫升為宜。

(4)可為寶寶外源性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的平衡,使腸道微生態系統達到穩態。在這裡,搜狐母嬰溫馨提示廣大家長:益生菌是一個統稱,我們通常見到的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都是益生菌中的一種。此前,國家衛生部對可用於食品的菌種進行安全性評估,制定了《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即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株總共只有以下6種,媽媽們若購買益生菌類食品時,需仔細看清是不是這6種之內。

(衛生部公告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

★★★“二魔頭”——嬰幼兒腸絞痛★★★

腸絞痛多發於半歲之前,其發病原因醫學界目前並沒有十分確切的解釋。日常生活中,嬰幼兒多發的脹氣、排氣多、多為腸絞痛所致,但腸絞痛並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腸脹氣的升級。符主任提醒各位家長朋友:“每天有3小時以上的哭鬧,每週發生3次以上,至少連續出現3個星期,除此之外身體健康,不存在過度餵養,基本就可以判斷是腸絞痛了。”

腸絞痛的預防和改善:

(1)不要隨意改變餵養方式。不管孩子之前的純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不要因為腸絞痛的出現在短時間內輕易改變餵養方式,因為寶寶的腸胃發育尚未健全,隨意更換餵養方式會給腸道造成更大負擔。

(2)部分嬰兒通過體位元改變就可以改善啼哭的症狀。如父母可以懷抱嬰兒,也可以用熱水袋溫暖嬰兒腹部,都可有效改善啼哭的症狀。

(3)吃奶前的一小時或吃奶後的一小時順時針按摩腹部,可有效幫助寶寶排除腹部脹氣,促進消化,減少腸絞痛發生幾率。

★★★“三魔頭”——嬰幼兒便秘★★★

便秘指的是寶寶大便乾燥,而且排便過程較困難的一種現象。大便在腸記憶體留時間越長,通常就會變得越硬。如果嬰兒排便間隔長於正常的規律,大便就可變成稠糊狀,乾燥,甚至小硬球狀。父母可發現一段時間沒有排便的嬰兒會感到非常不舒服,比如將腿抬至胸部、吃奶減少等,這就是便秘的預兆。也許最後排出的還是軟便,但父母一定要特別注意訓練嬰兒養成自身的排便規律,否則排便間隔越來越長,就增加了便秘發生的可能。

便秘的預防和改善:

(1)母乳餵養的媽媽通過改變飲食結構也可説明嬰兒軟化大便,比如多吃蔬菜、水果。

(2)添加輔食期的嬰幼兒,父母可給寶寶提供盡可能多的甜水果、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甜水果包括:杏、李子、桃、梨等,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包括:豌豆、菠菜等。

(3)通過按摩嬰兒腹部幫助他排大便。如下圖,將嬰兒保持雙下肢屈曲體位的同時,輕輕按摩嬰兒腹部,對協助排便非常有益。

(嬰兒雙下肢屈曲體位按摩)

最後,在世界腸道健康日來臨之時,搜狐母嬰希望借助本次走訪符莉主任的採訪,喚起家長們對寶寶腸道健康問題的正確認識,為每位元寶寶提供安全、優質的科學育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