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一定要拼盡全力考上985、211大學?

有同學說: 有蠻多人說考上二本沒前途,沒上985、211沒前途,我想知道除了一本院校,其他學校真的一團糟嗎?哪怕認真學也沒前途嗎?

現在成績勉強沖二本,一本線差得太遠。可是二本院校,

哪怕二A的也很差嗎? 到底本質上的差距在哪裡本人東北某985畢業,現在長三角某985工作。因為工作原因認識、面試、接觸過n多985以及非985、211的學生。總體來說,985學生整體素質很高。其實不難理解,985高校的學生當年就是天之驕子,四年本科下來也不會太差,而當年那些沒進入985、211的天之驕子,在排名靠後一點的學校,也是佼佼者,但是四年的差距也不容小覷。985和211究竟在哪裡更出色一些呢?

1、硬體設施完善

有錢才是硬道理。從國家到地方,對985的財政扶植肯定是一般院校難以匹敵的。曾有某西南一般院校圖書館來我校圖書館參觀,詢問我們電子閱覽室電腦數量,答曰200多台,且免費上網。對方甚是羡慕,因為他們的電子閱覽室只有100多台電腦,

而且還是收費的。當時我們只能暗暗咋舌,這200台電腦,我們一直打算處理掉,放眼985高校圖書館界,早就不比誰的電子閱覽室裡桌上型電腦更多了,比的是誰的硬體更先進,有錢的高校會引進更新的影音、視聽設備,3D印表機等,引進能帶給學生更好的使用體驗自助設備等。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錢砸出來的。

2、多元化的國際視野,格局開闊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

每年各種國家公派研究生、本科生出國的項目、短期出國遊學的項目都越來越多。而這些公派項目,大都是向985、211高校傾斜的,而國外知名大學的橄欖枝,也無疑更多地拋向國內以985、211高校為代表的知名高校。在這些高校學習,就會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更有可能擁有國際交流的機會和國際化的視野。很多學生在大一就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留學之路,畢業之後出國進修的比例也比普通學校高。

3、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積極的同輩競爭氛圍

能夠上985高校的,當年都是本校的風雲人物,到了大學能否延續以前的輝煌呢,每個人又如何發現自己的專長,為自己設計出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呢?人人都優秀,比你優秀的人可能比你還刻苦。這就會滋生一種暗暗較勁的心態,這種心態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良性競爭。所以,圖書館裡,不止是考試的時候才有發奮讀書的人,

通宵教室裡,不止是比賽前夕才有熬夜奮戰的數學建模團隊,這樣一種積極向上的磁場,能夠讓很多人都不敢懈怠,保持旺盛的學習力。

4、名校傍身的耀眼光環

不可否認非名校也一定有優秀的學生,但是目前中國很多情況是,名校至少是找工作的敲門磚,很多單位,對於非985、211的畢業生,簡歷篩選環節就被刷掉了,沒有機會讓你展示你的優秀。而有些崗位,看似誰都能做,可能真的招一個985或非985的畢業生沒有區別,但是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肯定傾向於用985畢業的學生,因為任何一個崗位都需要一個有發展潛力,學習能力強的人,就像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只看眼前,不看未來一樣。在這點上,自帶光環的985名校畢業生的品質就更值得信賴了。

比起高中分重點分重點,大學的等級層次更多。不同層次大學的畢業生在社會中的認可程度差異非常大。

其實985要比211層次高很多,不能相提並論。

前年帶畢業的個學生給我將他找工作的經歷。他上的武大,參加一個高端招聘會,各個學校的學生來了好幾百人,都拿著簡歷等,這時照片負責人出來說了一句:武大和華科的留下,其他學校的可以離開了。可以想見其他學校學生受到的打擊。

武大、華科都是985,學霸雲集,為用人單位青睞。像這樣的情況太普遍,985大學就意味著高水準,將來必定高工資。

中國的高校數以千計,但985只有39所,貴為金字塔尖級別。那裡聚集了最優秀的教授,最一流的辦學條件,也吸引來了所有最優秀的學子。

能考入985院校,就等於為人生贏取了一個非常高的平臺。畢業於985,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榮耀,更是個人實力的體現。如今,考一個大學不難,如果依然要用千軍萬馬獨木橋來形容,那橋的另一頭一定是985院校。

我們會看到在清華:國內/國際最好的企業會在哪裡設招聘點,篩選他們合適的人才。但是在一般的普通院校出現都是地方的企業,在一些技術類院校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對藍領、基層員工的招聘,這就是最直接的區別。

我們不能說畢業之後進入大企業工作就是成功,就是讀大學的成功,但是這代表了我們很多人努力進入好大學的最原始的初衷(或者說父母最原始的初衷),去好大學、找好工作、去好單位、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發展。

在最優秀的大學,你會遇到這樣一群人:

1.來自全國的最會學習的小夥伴,請不要再意淫進入一流大學的都是會考試的小夥伴,哪個不是多才多藝,恨不得十項全能。

2.來自全國最優秀的老師,老師和老師不一樣,我相信當老師有選擇的時候,大部分老師都會選擇去最好的大學教書,但是最好的大學一定只選擇最優秀的老師。

3.最多的參與國際交流/社會交流的機會,這點不用說,看每年清華北大的交流生就知道了。

4.最厲害的人脈圈子,這點在畢業多年之後你會感受到,在剛上大學時你還會懵懵懂懂。

好了,和最優秀的人在一起,高手過招之間才更痛快,不是嗎?

這些年爆出來的名牌大學畢業之後一無所成的,那只是極少數的少數,就像在最底層的學校有那麼極少數的能翻身逆襲的一樣,不要把少數當成規律。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拼,拼進全力,去最好的學校,去和高手過招,痛快的很!

看似誰都能做,可能真的招一個985或非985的畢業生沒有區別,但是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肯定傾向於用985畢業的學生,因為任何一個崗位都需要一個有發展潛力,學習能力強的人,就像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能只看眼前,不看未來一樣。在這點上,自帶光環的985名校畢業生的品質就更值得信賴了。

比起高中分重點分重點,大學的等級層次更多。不同層次大學的畢業生在社會中的認可程度差異非常大。

其實985要比211層次高很多,不能相提並論。

前年帶畢業的個學生給我將他找工作的經歷。他上的武大,參加一個高端招聘會,各個學校的學生來了好幾百人,都拿著簡歷等,這時照片負責人出來說了一句:武大和華科的留下,其他學校的可以離開了。可以想見其他學校學生受到的打擊。

武大、華科都是985,學霸雲集,為用人單位青睞。像這樣的情況太普遍,985大學就意味著高水準,將來必定高工資。

中國的高校數以千計,但985只有39所,貴為金字塔尖級別。那裡聚集了最優秀的教授,最一流的辦學條件,也吸引來了所有最優秀的學子。

能考入985院校,就等於為人生贏取了一個非常高的平臺。畢業於985,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榮耀,更是個人實力的體現。如今,考一個大學不難,如果依然要用千軍萬馬獨木橋來形容,那橋的另一頭一定是985院校。

我們會看到在清華:國內/國際最好的企業會在哪裡設招聘點,篩選他們合適的人才。但是在一般的普通院校出現都是地方的企業,在一些技術類院校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對藍領、基層員工的招聘,這就是最直接的區別。

我們不能說畢業之後進入大企業工作就是成功,就是讀大學的成功,但是這代表了我們很多人努力進入好大學的最原始的初衷(或者說父母最原始的初衷),去好大學、找好工作、去好單位、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發展。

在最優秀的大學,你會遇到這樣一群人:

1.來自全國的最會學習的小夥伴,請不要再意淫進入一流大學的都是會考試的小夥伴,哪個不是多才多藝,恨不得十項全能。

2.來自全國最優秀的老師,老師和老師不一樣,我相信當老師有選擇的時候,大部分老師都會選擇去最好的大學教書,但是最好的大學一定只選擇最優秀的老師。

3.最多的參與國際交流/社會交流的機會,這點不用說,看每年清華北大的交流生就知道了。

4.最厲害的人脈圈子,這點在畢業多年之後你會感受到,在剛上大學時你還會懵懵懂懂。

好了,和最優秀的人在一起,高手過招之間才更痛快,不是嗎?

這些年爆出來的名牌大學畢業之後一無所成的,那只是極少數的少數,就像在最底層的學校有那麼極少數的能翻身逆襲的一樣,不要把少數當成規律。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拼,拼進全力,去最好的學校,去和高手過招,痛快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