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珍瑜檢查指導馬頸坳鎮、河溪鎮精准扶貧工作

檢查馬頸坳鎮竹寨村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查閱持久村扶貧工作資料台賬

蔬菜種植讓建檔立卡戶實現了穩定增收

走訪看望永固村建檔立卡戶

紅網吉首市分站5月31日訊5月28至29日,湘西州委常委、市委書記劉珍瑜率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馬頸坳鎮、河溪鎮,檢查指導精准扶貧工作。市領導唐虎、劉家富、唐正、穀綱要陪同檢查。

在馬頸坳鎮竹寨村,劉珍瑜一行先後深入建檔立卡戶石清二、石名友和石光明家中,與他們拉家常、談發展,

關切詢問他們家庭生產生活情況。“扶貧政策清不清楚?房屋改造享受了哪些政策?”“幫扶幹部是誰?產業發展有什麼計畫?”對於劉珍瑜的疑問,建檔立卡戶都能對答如流。隨後,劉珍瑜叮囑隨行部門,要因人因戶施策,明確政策標準,加大政策宣傳引導,加快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同時,做好房屋品質檢測驗收,切實讓貧困群眾基本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在米坡村和橋六村,

劉珍瑜詳細瞭解兩村易地扶貧搬遷專案進展情況。劉珍瑜指出,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精准識別搬遷物件,統一制定好房屋建設標準、附屬配套設施等規劃,在加快推進專案建設的基礎上,堅持易地扶貧搬遷與後續幫扶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重點工作,確保群眾搬得安心、住得放心、過得舒心。

29日,劉珍瑜一行來到河溪鎮持久村和永固村,

通過走訪看望建檔立卡戶,與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現場交流,詳細瞭解各村精准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畫。

持久村建檔立卡戶張春英今年73歲,其子高二兵及兒媳因身體原因導致勞動力有限導致貧困;永固村建檔立卡戶覃書玉因肢體生產生活不便而陷入拮据。得知情況後,劉珍瑜強調,要落細落實教育、醫療、養老、產業發展等扶貧政策,

實現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各類救助應救盡救。同時通過扶持貧困群眾發展當家產業,實現扶貧模式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調研中,劉珍瑜強調,要壓實工作隊和結對人員幫扶責任。嚴肅工作紀律,落實幫扶制度和幫扶責任,做到入戶次數、政策宣講、專案實施、服務指導、資金撥付和扶貧政策達標。要切實做好貧困戶一戶一檔檔案管理工作。認真填寫好《扶貧手冊》,及時完善各類資訊台賬,開展全覆蓋摸排甄別,做好“四類人員”的清理和“五類人員”的納入工作,做到精准動態管理。要做好建檔立卡戶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專案進度的同時,統籌規劃好發展生產、轉移就業、公共服務等搬遷後續工作,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加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力度,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扶持發展一批市場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項目,引導鼓勵群眾加入合作社,使其獲得長期穩定收益,以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要搞好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功能實用、群眾樂用的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做好平臺配套,創新特色服務,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平臺服務效益最大化。

及時完善各類資訊台賬,開展全覆蓋摸排甄別,做好“四類人員”的清理和“五類人員”的納入工作,做到精准動態管理。要做好建檔立卡戶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專案進度的同時,統籌規劃好發展生產、轉移就業、公共服務等搬遷後續工作,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加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力度,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扶持發展一批市場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項目,引導鼓勵群眾加入合作社,使其獲得長期穩定收益,以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要搞好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功能實用、群眾樂用的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做好平臺配套,創新特色服務,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平臺服務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