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原不為人知的二戰大屠殺,這部歷史片告訴你“他人即地獄”

想像一種場景,平日裡與你相處融洽、和睦友善的鄰居們,有一天突然手持兇器、滿身鮮血的闖入你家,叫囂著要把你殺死,燒掉你的房子。當你被五花大綁押到屋外,發現周圍已經是屍橫遍野、火光沖天,

會不會頓時感覺身處地獄之中?

這樣的場景,在人類的歷史中十分常見,尤其是戰爭年代。

最近有一部波蘭電影《沃倫》,就把這種地獄場景血淋淋的展現在觀眾面前。

《沃倫》是首部講述二戰期間“沃倫大屠殺”的電影,它的另一個名字是《Hatred》(仇恨)。

沃倫是一個地名,位於烏克蘭西北部。二戰前它在波蘭的統治之下,這裡70%的人口是烏克蘭人,信奉東正教;16%是波蘭人,信奉天主教;10%是猶太人,信奉猶太教;剩下的是少量俄羅斯人和其他族裔。

和猶太人一樣,烏克蘭族人歷史上長期沒有建立自己的國家,

在沃倫州生活的烏克蘭人一直受到波蘭政府的政策歧視。二戰爆發後,烏克蘭民族主義勢力抬頭,在納粹德國的支持下發動種族清洗,屠殺了大量波蘭人和猶太人。

影片開始的時間是在波蘭第二共和國時期(1918-1939)的某年。

女主索菲婭一家是波蘭人,居住在沃倫省的某個小村莊,她的姐姐嫁給烏克蘭人,舉行了樸素熱鬧的婚禮。

跨民族的婚禮上賓客其樂融融,私下卻暗流湧動。人口占多數的烏克蘭人早就對波蘭政府在教育、宗教、經濟上的壓迫感到不滿。

而掌控權力的波蘭員警卻在宴會上大放厥詞,

稱“波蘭人是貴族,烏克蘭人是無賴。”

惱羞成怒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密謀獨立建國,這種反抗壓迫的初衷是正義的,但他們卻站錯了隊,把希望寄託在“二戰惡魔”希特勒的身上。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東南亞,不少東南亞國家也把二戰時期的日軍當做打跑白人殖民軍的“解放者”。

例如被緬甸人尊為“國父”的昂山將軍(現緬甸國務資政的父親),也曾經與日軍合作,對抗駐緬英軍和中國遠征軍。不同的是昂山看到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後,馬上向盟軍倒戈,從而避免淪為法西斯的幫兇。所以說,真實的歷史根本不是非黑即白。

索菲亞姐姐的這場婚禮,是影片中波蘭人、烏克蘭人、猶太人最後一次能夠一起享受美酒與快樂的場景,大合影之後,整個世界都顛倒了。

如果你熟悉二戰歷史,就知道波蘭是個多麼倒楣的國家。戰爭一開始,波蘭馬上就被德國與蘇聯瓜分,戰爭期間,波蘭淪為德國與蘇聯的戰場,雙方勢力在這一地區反復爭奪。

作為弱小的民族,無論是烏克蘭人、波蘭人還是猶太人,都要夾在德國和蘇聯這兩大勢力之間,小心翼翼的過日子。

首先占了沃倫的是蘇聯人,蘇聯士兵搶走了索菲亞家的老母雞,他們敢怒不敢言,當地人(主要是烏克蘭人)還準備好麵包和伏特加歡迎蘇聯軍隊。

蘇聯人來了,倒楣的是波蘭人,因為他們要鎮壓處於富裕階層的波蘭地主。(蘇聯佔領波蘭期間,對波蘭社會精英進行了清洗,包括臭名昭著的卡廷慘案)

索菲亞一家也是波蘭人,本來被蘇聯人裝上火車流放,這時索菲亞的情人用一箱偷來的伏特加賄賂軍官,救了她的性命。

此時索菲亞已經懷有情人的孩子,但在她生產時,蘇聯軍官發現伏特加是偷來的,將索菲亞的情人一槍擊斃。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並全部佔領了波蘭領土,沃倫州的控制權也轉移到了德國手中。

德國人來了,倒楣的是猶太人。當地的烏克蘭人見風使舵,馬上又歡迎德軍,還打出了烏克蘭起義軍(UPA)的黑紅軍旗。

德國人治下的沃倫,烏克蘭民眾和民族主義者進一步組織起來,開始配合德國清除蘇聯殘餘勢力,捕殺猶太人。亂局之中,村子裡的普通人也開始對猶太人趁火打劫。

烏克蘭起義軍的領袖是斯捷潘·班德拉,他也是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代言人。他為了反蘇而積極配合納粹,最後被蘇聯監禁並處決(一說暗殺)。

亂世之中,人不如狗。

因為饑餓,村子裡盜賊猖獗。索菲亞的丈夫在穀倉砍掉了偷雞賊的一隻手,第二天就被對方報復,丈夫的腦袋被砍下送到索菲亞的面前。

與此同時,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他們甚至不給猶太人留一件衣服,所有人都要脫光了被機槍掃射,然後被就地掩埋。

為了表達對納粹的忠誠,以及實現其所謂的民族主義理想,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比德國人更熱衷於迫害屠殺猶太人,而他們的忠誠也得到了回報。

在德國的支持下,1941年6月30日,納粹的傀儡“烏克蘭國”在利沃夫宣佈“獨立”,烏克蘭人對境內波蘭人的清洗開始愈演愈烈。

影片中,烏克蘭人拒絕了波蘭流亡政府的求和,並且把前來談判的波蘭密使兩馬分屍。

在東正教堂內,聚集的烏克蘭人手持農具,在主教的教唆下準備屠殺波蘭人,讓屬於烏克蘭的土地從此沒有波蘭人存在的痕跡。

波蘭人聚集的天主教堂很快遭到血洗。

影片對屠殺場景的描寫非常露骨,但在部分畫面又刻意使用了遠鏡頭,減少了血腥程度。不過這也告訴了觀眾,真實發生的事情遠比電影畫面更加殘忍。

在索菲亞姐姐的婚禮儀式上,當地人曾經玩過一種互相拋擲著火稻草的遊戲。

在大屠殺時,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把一個波蘭小男孩捆在稻草裡點燃,再次玩起了這種遊戲,與婚禮上和諧的氛圍形成強烈對比。

剜眼、剝皮、活剖孕婦,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用盡一切辦法屠殺波蘭人,並以此為樂。第二天,死裡逃生的索菲亞站在村子中,到處都是殘肢斷臂,水井裡也是被溺死嬰兒的屍體。

索菲亞帶著孩子投奔嫁給烏克蘭人的姐姐,這時遭到屠殺的波蘭人組織了起來,開始報復性屠殺烏克蘭人,索菲亞眼睜睜看著烏克蘭姐夫和被視作叛徒的姐姐被波蘭人殺死。

殺紅眼的波蘭人和烏克蘭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們先用斧子砍死了索菲亞姐姐懷中的嬰兒,然後把索菲亞姐姐按在門檻上砍頭。

出嫁時,姐姐曾按照當地風俗,枕在門檻上砍掉辮子,表示她已經從少女變成少婦,和砍頭的這一幕何其相似。

影片結尾,導演交叉了兩個平行世界的場景,一個是索菲亞和孩子徒步走過德軍駐守的橋,另一個是索菲亞躺在馬車上,她已經死去的情人帶著她和孩子走過了橋。

有人說第二種是索菲亞的幻想,還有人認為這個鏡頭說明索菲亞和孩子都已經死了,她和情人是在另一個世界裡相聚,總之是一個很淒慘的結局。

在沃倫,蘇聯人來了殺波蘭人,德國人來了殺猶太人,在蘇德統治交替的間隙權力出現真空,烏克蘭人和波蘭人開始相互仇殺。

最終,至少有8萬波蘭人和大約1.5萬烏克蘭人死於斷斷續續的屠殺之中。

極端的烏克蘭起義軍將人性的惡發揮的淋漓盡致,悲哀的是施暴者本身可能也是受害者。

二戰後,波蘭、烏克蘭兩國的少數民族問題最終靠簡單粗暴的手段大致解決。兩國實行了“遣散人口行動”(蘇聯境內的波蘭人強制回波蘭,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回烏克蘭)和“維斯瓦行動”(強制波蘭境內剩餘的烏克蘭人分散居住到不與烏克蘭接壤的地區)。

後來波蘭政府對早期的民族政策進行了反思,並對受到傷害的烏克蘭人公開道歉。而烏克蘭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始終不承認沃倫屠殺,甚至追授反蘇的烏克蘭起義軍的頭目斯捷潘·班德拉為民族英雄。

尤其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後,烏克蘭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再次舉起UPA的黑紅色軍旗和斯捷潘·班德拉的肖像,為極端思想招魂,甚至《沃倫》的上映也遭到了烏克蘭外交部抵制。

民族、宗教、國家大義,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普通的農夫、虔誠的教徒、和善的鄰居突然都變成了魔鬼,對自己的同類做出殘忍的虐殺。

而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根本無法分辨烏克蘭人、波蘭人和猶太人在外貌上有什麼區別。這三個民族在二戰期間都是受盡苦難,遭到滅國和被屠殺的命運,但不同的政治利益和宗教信仰,卻讓受害者們互相廝殺,至今都沒有解開心結。

在人類歷史上,類似這種拒不被承認、故意被遺忘、選擇性記憶的大屠殺還有很多;即使現在,用民族、宗教等口號挑唆矛盾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地獄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所以說,真實的歷史根本不是非黑即白。

索菲亞姐姐的這場婚禮,是影片中波蘭人、烏克蘭人、猶太人最後一次能夠一起享受美酒與快樂的場景,大合影之後,整個世界都顛倒了。

如果你熟悉二戰歷史,就知道波蘭是個多麼倒楣的國家。戰爭一開始,波蘭馬上就被德國與蘇聯瓜分,戰爭期間,波蘭淪為德國與蘇聯的戰場,雙方勢力在這一地區反復爭奪。

作為弱小的民族,無論是烏克蘭人、波蘭人還是猶太人,都要夾在德國和蘇聯這兩大勢力之間,小心翼翼的過日子。

首先占了沃倫的是蘇聯人,蘇聯士兵搶走了索菲亞家的老母雞,他們敢怒不敢言,當地人(主要是烏克蘭人)還準備好麵包和伏特加歡迎蘇聯軍隊。

蘇聯人來了,倒楣的是波蘭人,因為他們要鎮壓處於富裕階層的波蘭地主。(蘇聯佔領波蘭期間,對波蘭社會精英進行了清洗,包括臭名昭著的卡廷慘案)

索菲亞一家也是波蘭人,本來被蘇聯人裝上火車流放,這時索菲亞的情人用一箱偷來的伏特加賄賂軍官,救了她的性命。

此時索菲亞已經懷有情人的孩子,但在她生產時,蘇聯軍官發現伏特加是偷來的,將索菲亞的情人一槍擊斃。

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並全部佔領了波蘭領土,沃倫州的控制權也轉移到了德國手中。

德國人來了,倒楣的是猶太人。當地的烏克蘭人見風使舵,馬上又歡迎德軍,還打出了烏克蘭起義軍(UPA)的黑紅軍旗。

德國人治下的沃倫,烏克蘭民眾和民族主義者進一步組織起來,開始配合德國清除蘇聯殘餘勢力,捕殺猶太人。亂局之中,村子裡的普通人也開始對猶太人趁火打劫。

烏克蘭起義軍的領袖是斯捷潘·班德拉,他也是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代言人。他為了反蘇而積極配合納粹,最後被蘇聯監禁並處決(一說暗殺)。

亂世之中,人不如狗。

因為饑餓,村子裡盜賊猖獗。索菲亞的丈夫在穀倉砍掉了偷雞賊的一隻手,第二天就被對方報復,丈夫的腦袋被砍下送到索菲亞的面前。

與此同時,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他們甚至不給猶太人留一件衣服,所有人都要脫光了被機槍掃射,然後被就地掩埋。

為了表達對納粹的忠誠,以及實現其所謂的民族主義理想,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比德國人更熱衷於迫害屠殺猶太人,而他們的忠誠也得到了回報。

在德國的支持下,1941年6月30日,納粹的傀儡“烏克蘭國”在利沃夫宣佈“獨立”,烏克蘭人對境內波蘭人的清洗開始愈演愈烈。

影片中,烏克蘭人拒絕了波蘭流亡政府的求和,並且把前來談判的波蘭密使兩馬分屍。

在東正教堂內,聚集的烏克蘭人手持農具,在主教的教唆下準備屠殺波蘭人,讓屬於烏克蘭的土地從此沒有波蘭人存在的痕跡。

波蘭人聚集的天主教堂很快遭到血洗。

影片對屠殺場景的描寫非常露骨,但在部分畫面又刻意使用了遠鏡頭,減少了血腥程度。不過這也告訴了觀眾,真實發生的事情遠比電影畫面更加殘忍。

在索菲亞姐姐的婚禮儀式上,當地人曾經玩過一種互相拋擲著火稻草的遊戲。

在大屠殺時,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把一個波蘭小男孩捆在稻草裡點燃,再次玩起了這種遊戲,與婚禮上和諧的氛圍形成強烈對比。

剜眼、剝皮、活剖孕婦,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用盡一切辦法屠殺波蘭人,並以此為樂。第二天,死裡逃生的索菲亞站在村子中,到處都是殘肢斷臂,水井裡也是被溺死嬰兒的屍體。

索菲亞帶著孩子投奔嫁給烏克蘭人的姐姐,這時遭到屠殺的波蘭人組織了起來,開始報復性屠殺烏克蘭人,索菲亞眼睜睜看著烏克蘭姐夫和被視作叛徒的姐姐被波蘭人殺死。

殺紅眼的波蘭人和烏克蘭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們先用斧子砍死了索菲亞姐姐懷中的嬰兒,然後把索菲亞姐姐按在門檻上砍頭。

出嫁時,姐姐曾按照當地風俗,枕在門檻上砍掉辮子,表示她已經從少女變成少婦,和砍頭的這一幕何其相似。

影片結尾,導演交叉了兩個平行世界的場景,一個是索菲亞和孩子徒步走過德軍駐守的橋,另一個是索菲亞躺在馬車上,她已經死去的情人帶著她和孩子走過了橋。

有人說第二種是索菲亞的幻想,還有人認為這個鏡頭說明索菲亞和孩子都已經死了,她和情人是在另一個世界裡相聚,總之是一個很淒慘的結局。

在沃倫,蘇聯人來了殺波蘭人,德國人來了殺猶太人,在蘇德統治交替的間隙權力出現真空,烏克蘭人和波蘭人開始相互仇殺。

最終,至少有8萬波蘭人和大約1.5萬烏克蘭人死於斷斷續續的屠殺之中。

極端的烏克蘭起義軍將人性的惡發揮的淋漓盡致,悲哀的是施暴者本身可能也是受害者。

二戰後,波蘭、烏克蘭兩國的少數民族問題最終靠簡單粗暴的手段大致解決。兩國實行了“遣散人口行動”(蘇聯境內的波蘭人強制回波蘭,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回烏克蘭)和“維斯瓦行動”(強制波蘭境內剩餘的烏克蘭人分散居住到不與烏克蘭接壤的地區)。

後來波蘭政府對早期的民族政策進行了反思,並對受到傷害的烏克蘭人公開道歉。而烏克蘭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始終不承認沃倫屠殺,甚至追授反蘇的烏克蘭起義軍的頭目斯捷潘·班德拉為民族英雄。

尤其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後,烏克蘭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再次舉起UPA的黑紅色軍旗和斯捷潘·班德拉的肖像,為極端思想招魂,甚至《沃倫》的上映也遭到了烏克蘭外交部抵制。

民族、宗教、國家大義,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普通的農夫、虔誠的教徒、和善的鄰居突然都變成了魔鬼,對自己的同類做出殘忍的虐殺。

而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根本無法分辨烏克蘭人、波蘭人和猶太人在外貌上有什麼區別。這三個民族在二戰期間都是受盡苦難,遭到滅國和被屠殺的命運,但不同的政治利益和宗教信仰,卻讓受害者們互相廝殺,至今都沒有解開心結。

在人類歷史上,類似這種拒不被承認、故意被遺忘、選擇性記憶的大屠殺還有很多;即使現在,用民族、宗教等口號挑唆矛盾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地獄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