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門縣三寨穀造紙作坊遺址又有新發現

惠州歷史遺跡較多。

龍門縣三寨穀造紙作坊遺址又有新發現,

東坡祠主體工程年底前力爭完工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3月17日上午,惠州全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行政中心召開。

南都記者會上獲悉,歷史文物保護基礎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各級文物事業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文物工作,惠州將實施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加快推進重修東坡祠建設工程、搶救賓興館維修工程,力爭東坡祠主體工程年底前完工。

實施銀崗古窯場遺址公園、高潭革命歷史遺址建設和龍門三寨穀考古挖掘,開展陳百萬故居等集中成片的古民居修繕與環境整治工程,爭取早日完成新增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任務。

惠州目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1處

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會上指出,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1+5”發展目標體系,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打造更具人文氣息的文化強市,

推動歷史文脈與現代文明深度融合。

南都記者獲悉,惠州市目前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葉挺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有不可移動文物1000多處、可移動文物9026件(套),革命舊址、遺址108處,這些文物古跡凝結著惠州先民的智慧和情感,充分展現了惠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外界認識惠州、瞭解惠州的重要視窗。

龍門考古勘探工作取得新發現

“歷史文物保護基礎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市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偉思介紹,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文保資金的投入,特別是惠州市切實貫徹實施《惠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申報工作扶持辦法》,2016年,市財政核撥2015年度各級文保單位提級及日常運行扶持資金748萬元,有效提升了全市文保單位日常管理及運行水準。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順利通過驗收。”朱偉思稱,惠州市扎實推進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2016年,各縣(區)及相關單位全部完成資料審核報送工作,提前完成審核任務,工作進度位居全省前列,並以總體優良率97.5%,資料品質加權總分為93.86分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省專家組驗收。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勘探工作取得新發現。南都記者會上獲悉,

根據文物普查資料線索,惠州市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龍門縣永漢鎮南昆山三寨穀造紙作坊遺址進行了初步勘察,挖掘了大量歷史文化資訊,發現該作坊屬於明代遺存的珍貴文物,現保留的部分造紙、浸紙和為引水而設置的方形石池、引水渠、欄板柱洞等工程遺跡在我省極其罕見,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根據階段性考古成果,又全面啟動了遺址周邊環境及歷史遺存的調查摸底工作,力圖摸清該遺址全貌資訊,豐富其文化內涵。

編輯 易福紅

力圖摸清該遺址全貌資訊,豐富其文化內涵。

編輯 易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