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工二代們的理想與現實!

他們大多生於上世紀80-90年代,陸續湧入大大小小的城市。他們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人,也不是正宗的城市人,被稱為“農民工二代”,他們游離在城市社會的邊緣,成為現實社會中的邊緣人群。

二代農民工從小生活在溫飽不成為問題的年代,與第一代農民工完全不同。因此他們的生活目標不可能停留在溫飽這種層次之上,這是他們與父輩的根本性區別。 而且,作為一個基本接受過完整初等教育的群體,二代農民工對社會和生活的認知比父輩要豐富深刻,

這使得他們普遍不願意接受父輩同樣的命運,“一代更比一代強”就是這種認知的樸素表達。

如果說一代農民工為溫飽而奮鬥是他們的歷史宿命的話,那麼二代農民工繼續重複同樣的命運則是一種悲哀,這只能說明我們這個社會從起點又回到起點。

令人可悲的是,我們這個社會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很多人反倒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農民天生就應該承擔這樣的義務。我們原本需要採用有力措施來説明農民工實現有尊嚴的生活在城市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城市候鳥,但恰恰相反,這方面的制度環境改善乏善可陳、進展緩慢不說,反而不斷有歧視性政策出臺,限制農民工在城市生存,
深圳的排外條例就是典型。

農民工二代已經不會種田,更不想務農,他們心裡清楚,城市才是他們的歸宿,城市也才是他們的生活理想和希望。有清醒者早已指出,在城市中市民與二代農民工兩大群體對立是中國社會穩定的最大威脅。

要生活而不是要生存,要幸福而不是要溫飽,二代農民工的樸素理想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需要,也是中國社會穩定的關鍵,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鄉村”之間,他們的未來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