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個人理財:如何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如今轉變了財富觀念,嘗試各種理財產品進行資產增值的老百姓也越來越多。但多數人進行投資理財,都是比較隨性且無規劃的,哪個產品火就一股腦地投哪個。

事實上,三益寶理財專家稱,理財是有一套清晰的操作流程的,盲目投資很有可能不幸踩雷。其中,進行投資理財的第一步便是要認清自己,通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適應的理財產品,比如謹慎型理財人群適合購買國債,穩健型理財人群可購買P2P網貸產品,激進型理財人群投資股票是不二之選。那麼,理財小白,如何正確而全面地認清自己呢?三益寶理財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一、分析自身客觀方面風險承受能力,包括:

就業狀況。個人工作收入是投資理財的主要資金來源,倘若你收入水準較高、工作相對穩定、職業發展空間廣闊、行業發展前景巨大,那麼你賺錢能力較強,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弱。

理財年齡。一般來說,年齡越大,風險承受能力越差。理財圈有個著名的“80法則”,即“個人買高風險投資產品的資金比例不能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假如你今年50歲,那麼你最多可分配30%的閒置資金去投資高風險產品。

置產情況。有一定個人資產的用戶風險承受能力更強。就像辦理信用卡,同等條件下有房產的會比無房產的審批額度高。

家庭負擔。單身人士比上有老、下有小的投資用戶更能承受風險,

因為即使投資失利,也只是其一人承擔資金受損的後果,但後者不一樣,投資失敗了很可能全家老小生活水準都會下降。三益寶行業分析師建議,家庭理財,一定要以穩健為主。

二、分析自身主觀方面風險承受能力,包括:

投資目標。如果投資是為了子女的教育費、醫療費等必要性資金需求目標,則應視為低風險傾向型,應選擇保本且收益穩定的產品;若是為了個人額外的消費目標,

如買車或電子產品等,因為消費的短期非必要性,可以考慮相對高收益的產品。

風險偏好,即對本金損失的容忍程度。你可接受的本金損失越高,風險承受能力越強。三益寶理財專家表示,假如你可承受虧損的百分比小於20%,那麼投資最好選擇國債、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或部分P2P網貸產品。

專業知識及投資經驗。通常情況下,投資理財經驗豐富的人往往比理財新手風險承受能力要高些,

因為對資本市場的風險收益水準和波動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懂得如何去權衡。

綜合以上幾點對自己進行分析,相信你會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個更直觀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