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胎位不正就不能順產?醫生可不是這麼認為

自從分享了許多孕產的科普,有人和翼寶媽媽提議,不如講講自己的故事吧。作為一名新晉媽媽,在懷孕生育的路上也是磕磕撞撞過來的。胎位不正,宮口遲遲不開,為了順產大晚上繞著醫院一圈一圈的走,

想必許多媽媽也有相同的經歷。

胎位不正的問題是准媽媽們最擔心的。一般只要B超看到胎兒的位置不利於順產時,周圍的人都會勸說剖腹產保險,以免生到一半不順利,中途轉剖腹產,過於折騰。

我也曾有過此番擔心,

右枕後位入盆(正常是枕前位),骨盆偏窄,羊水減少了一半,已經足月,醫生給我的建議是,可以嘗試順產,對自己要有信心。

在醫院散了一晚上的步後,宮口好容易開到了3指,被送進產房。

醫生先讓我朝左側臥躺,讓胎位逐漸轉過來,期間疼了十幾個小時。中途疼得過於疲憊還推了安定,但還沒過半小時又再度疼醒。這時,醫生過來幫我手動撥轉胎位,撥轉後繼續靠左側躺,這一躺又是6個小時……

經過漫長的28小時,小傢伙終於在疼痛交加中來臨,生產的過程還算順利。

且不說在此過程中,有過多少次忍受不住痛,恨不得直接一刀剖了算了。前期漫長的準備和等待確實煎熬,所幸對醫生的信任不變,才得以順利渡過。

翼寶媽媽想用親身經驗告訴大家,胎位不正並非一定不能順產。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如產婦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腹壁鬆弛及腹直肌斷裂、胎膜早破、多胎、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前置胎盤、羊水過多、子宮畸形、子宮收縮乏力等。

只有在情況比較危險、醫生建議剖腹產時,選擇剖才是最合適的。

-❶-

胎位不正到底是“哪裡”不正?

產檢或B超都能檢查出胎位不正,但千萬不要以為“不正”意味著生不出,胎位不正不等於難產,一部分胎位不正是可以糾正的。

且先看看什麼樣的胎位才是“正”的,正的胎位叫枕前位,也就是寶寶倒立在媽媽肚子裡,

頭在下,屁股朝上,後腦勺沖著前面。

這個胎位的寶寶可以放心順產

若不是上述的枕前位,其他胎位都被稱為胎位不正。幾類常見的不正胎位如下:

1) 枕後位:胎兒頭位的一種,胎兒腦袋朝下,但是臉朝前面。這類胎位還是有順產的可能;

2) 臀位:最常見的一種異常胎位,胎兒屁股向下蹲著,或者伸直了一條腿做金雞獨立;

3) 橫位:胎兒橫躺在肚子裡。

懷孕28 周前,

由於羊水的作用,胎兒在子宮裡“自由”運動,其位置不固定,在此期間發現的胎位不正,很有可能後期會自動轉回來。

倘若懷孕 28 周之後發現胎位還是不正,就得提前糾正了,孕 28~34 周是糾正胎位最佳時機。過後(孕 38 周之後)就難以糾正了。

-❶-

胎位不正如何糾正?

醫生常推薦32 周之後,沒有任何併發症的孕媽通過“胸膝臥式”的體操來糾正胎位,這必須在產科醫生的評估以後才能進行。

如果媽媽有前置胎盤、先兆早產、心臟疾病等不利於改變體位元的情況,或是胎兒有臍帶纏繞的情況就不適合做了。

具體做法:

1. 跪姿,大小腿成直角,前臂撐地;

2. 保持大、小腿直角,壓低前身,撐開平放於地面;

3. 手抬高臀部,胸部儘量貼地。

練習每次 5~10 分鐘,一天 2~3 次。

-❶-

胎位不正如何順產?

哪怕臨產前不正的胎位尚未轉過來,也未必就要剖腹產。考慮胎兒大小、胎兒在宮內情況,母體骨盆條件、產力情況等情況,經驗豐富的醫師會給予正確的指導。如果胎兒體重較小,產婦有過順產經歷、骨盆夠大,完全可以考慮順產。

枕後位生產

對於生產時枕後位,臨床常用手法矯正,是通過對產婦一系列的評估後,由經驗豐富的醫生來操作。宮口開了以後,通過醫生手進入陰☆禁☆道轉動胎頭,有的能轉正常,但如果是持續性枕後位元就需要剖宮產了。有的經產婦,哪怕枕後位也是可以生出來的。

臀位生產

若是臀位想順產,需滿足幾個條件:首先要看胎兒具體的胎位是什麼,完全性的臀先露或者單臀位,全都是屁股在最下面,如果情況合適,可以試產;如果是混合臀先露,就是除了屁股,還有腳或手在最下面,就不建議陰☆禁☆道試產了。

其次要看有沒有胎先露和骨盆的不相稱,若是胎兒的體積較小則可以試產。

另外還要看胎頭和腹圍,若是腹圍較大,胎兒頭徑不大,可以試產。經產婦如果頭胎較大,這胎相對比較小,估計比頭胎小 300 g 以上,也可以試產。

但要注意的是,早產的臀位胎兒最好剖宮產,因為早產兒的頭圍與腹圍比值比成熟胎兒大,早產臀位娩出時頭容易被卡在部分擴張的宮頸,造成產傷或由於臍帶受壓而急性窒息。

橫位生產

橫躺在子宮內的橫位,由於容易引起臍帶脫垂、胎死宮內,甚至有子宮破裂等風險,可能嚴重威脅母嬰生命,不推薦順產,應該考慮直接剖腹產。

-❶-

哪種情況的胎位不正需剖宮產?

1

胎兒肩先露出來,需行剖宮產術;

2

這兩種頭位的胎位異常,必須剖宮產:

1)胎頭高直後位(胎頭不屈不仰,臉朝前,枕骨位於骨盆後方骶岬處);

2)面先露且為持續性頦後位(胎頭極度仰伸,致臉部先入盆,至臨產時胎頭下巴仍朝向母體臀部)。

3

下面幾種情況,如無頭盆不稱(胎兒頭部大小、位置和孕婦骨盆大小、形態不相稱,胎頭不能通過骨盆)、母體產力好,可嘗試陰☆禁☆道試產,但其間應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如有異常,需及時改行剖宮產術。

1)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腦袋朝下、後腦勺一直朝著母體骨盆後方或側方,臨產前仍不能自行轉向前方);

2)胎頭高直前位(胎頭不屈不仰,臉朝後,枕骨位於恥骨聯合處);

3)面先露時為頦前位(胎頭下巴朝向母體下腹)時。

4

胎兒臀先露時,如果母體骨盆狹窄、軟產道異常(陰☆禁☆道中隔、陰☆禁☆道疤痕、外☆禁☆陰水腫、宮頸水腫、宮頸疤痕等)、胎兒體重大於 3.5 kg、胎兒窘迫、妊娠合併症、高齡(≥ 35 歲)、初產、有難產史、不完全臀先露(以一腳或雙腳、一膝或雙膝、一腳一膝先露)等,都應行剖宮產術。

隨著醫療的不斷進步,現在因胎位不正發生難產的已經非常少見。要保證好定期產檢,遵循醫囑。

除了上述推薦剖宮產的情況,在經醫生評估符合順產的條件下,各位准媽媽請不要放棄自然分娩的體驗。

每一分做母親的痛,都是對孩子滿滿的愛。

或是胎兒有臍帶纏繞的情況就不適合做了。

具體做法:

1. 跪姿,大小腿成直角,前臂撐地;

2. 保持大、小腿直角,壓低前身,撐開平放於地面;

3. 手抬高臀部,胸部儘量貼地。

練習每次 5~10 分鐘,一天 2~3 次。

-❶-

胎位不正如何順產?

哪怕臨產前不正的胎位尚未轉過來,也未必就要剖腹產。考慮胎兒大小、胎兒在宮內情況,母體骨盆條件、產力情況等情況,經驗豐富的醫師會給予正確的指導。如果胎兒體重較小,產婦有過順產經歷、骨盆夠大,完全可以考慮順產。

枕後位生產

對於生產時枕後位,臨床常用手法矯正,是通過對產婦一系列的評估後,由經驗豐富的醫生來操作。宮口開了以後,通過醫生手進入陰☆禁☆道轉動胎頭,有的能轉正常,但如果是持續性枕後位元就需要剖宮產了。有的經產婦,哪怕枕後位也是可以生出來的。

臀位生產

若是臀位想順產,需滿足幾個條件:首先要看胎兒具體的胎位是什麼,完全性的臀先露或者單臀位,全都是屁股在最下面,如果情況合適,可以試產;如果是混合臀先露,就是除了屁股,還有腳或手在最下面,就不建議陰☆禁☆道試產了。

其次要看有沒有胎先露和骨盆的不相稱,若是胎兒的體積較小則可以試產。

另外還要看胎頭和腹圍,若是腹圍較大,胎兒頭徑不大,可以試產。經產婦如果頭胎較大,這胎相對比較小,估計比頭胎小 300 g 以上,也可以試產。

但要注意的是,早產的臀位胎兒最好剖宮產,因為早產兒的頭圍與腹圍比值比成熟胎兒大,早產臀位娩出時頭容易被卡在部分擴張的宮頸,造成產傷或由於臍帶受壓而急性窒息。

橫位生產

橫躺在子宮內的橫位,由於容易引起臍帶脫垂、胎死宮內,甚至有子宮破裂等風險,可能嚴重威脅母嬰生命,不推薦順產,應該考慮直接剖腹產。

-❶-

哪種情況的胎位不正需剖宮產?

1

胎兒肩先露出來,需行剖宮產術;

2

這兩種頭位的胎位異常,必須剖宮產:

1)胎頭高直後位(胎頭不屈不仰,臉朝前,枕骨位於骨盆後方骶岬處);

2)面先露且為持續性頦後位(胎頭極度仰伸,致臉部先入盆,至臨產時胎頭下巴仍朝向母體臀部)。

3

下面幾種情況,如無頭盆不稱(胎兒頭部大小、位置和孕婦骨盆大小、形態不相稱,胎頭不能通過骨盆)、母體產力好,可嘗試陰☆禁☆道試產,但其間應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如有異常,需及時改行剖宮產術。

1)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腦袋朝下、後腦勺一直朝著母體骨盆後方或側方,臨產前仍不能自行轉向前方);

2)胎頭高直前位(胎頭不屈不仰,臉朝後,枕骨位於恥骨聯合處);

3)面先露時為頦前位(胎頭下巴朝向母體下腹)時。

4

胎兒臀先露時,如果母體骨盆狹窄、軟產道異常(陰☆禁☆道中隔、陰☆禁☆道疤痕、外☆禁☆陰水腫、宮頸水腫、宮頸疤痕等)、胎兒體重大於 3.5 kg、胎兒窘迫、妊娠合併症、高齡(≥ 35 歲)、初產、有難產史、不完全臀先露(以一腳或雙腳、一膝或雙膝、一腳一膝先露)等,都應行剖宮產術。

隨著醫療的不斷進步,現在因胎位不正發生難產的已經非常少見。要保證好定期產檢,遵循醫囑。

除了上述推薦剖宮產的情況,在經醫生評估符合順產的條件下,各位准媽媽請不要放棄自然分娩的體驗。

每一分做母親的痛,都是對孩子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