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夏季來臨“狐臭”味道好尷尬!要不要做手術?今天學習一下除狐臭

這些日氣溫持續走高,妹子們都紛紛脫下厚厚的外衣,換上了單衣長裙,用實際行動支持著即回暖的春天。

萌美的妹子們,必做三件事:減減減、刮刮刮、買買買,分別對應減肥、刮腋毛、買新衣。

哈,說准了吧!

可是還有朋友就特別緊張,天一熱就意味著緊張流汗,腋下出汗後,會出現特殊的味道,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尷尬。

甚至有許多人為了讓這個味道永久消失,在腋下做了汗腺切除手術,認為只要腋下不留汗,就不用再擔心有味道出現。

目前流行鐳射手術

這樣的做法真的對嗎?為什麼有的人會有味道,而且還這麼嚴重呢?親們就沒有嘗試自己去瞭解一下嗎?

其實腋下的淋巴系統,是身體的一個排毒通道,做手術只是將排毒通道堵住。然而造成氣味產生的根源還在,它不能通過腋下管道排出,

只能排到其他地方去。

不能做手術,又尷尬會有氣味?怎麼辦?

今天咱們就來談談“狐臭”這件事。

中醫對於狐臭早有記述,晉代稱本病為“胡臭“,見於《肘後備急方》。《諸病源候論》稱“體臭”“狐臭”“漏腋”。

病因

中醫認為本病由濕熱內蘊,濁氣隨汗從毛孔而出所致,

或由父母遺傳而生。

1 穢濁內蘊 先天稟賦于父母,穢濁之氣從腋下而出。如清《雜病源流犀燭 • 腋臭》日:“腋臭、漏液,皆先天濕鬱病也。”《外科大成 • 腋氣》亦曰:“腋氣,俗名狐臭,受秉於未形之初,腋內有竅,濁氣由此而出。”

2 濕熱薰蒸 夏日天暑,汗漬污垢較甚,聚而釀成穢濁之氣,薰蒸於體膚之外,臭穢難聞;或由過食肥甘厚味,濕熱蘊於內而發於外,穢濁之氣從腋下而出。故《諸病源候論 • 漏液候》曰:“腋下常濕乃臭生瘡,

謂之漏腋,此亦是氣血不和,為風邪所搏,津液蘊瘀,故令濕臭。”

西醫這麼說

狐臭又稱腋臭,是由腋窩大汗腺分泌物在細菌的參與下產生的一種難聞氣味。進入青春期,體內性激素水準驟然升高,升高的性激素與表達在大汗腺上的相應受體結合,調節基因轉錄,促進大汗腺發育並進入分泌旺盛期。女性發病年齡較男性略早,一般女性的發病年齡在13~19歲,

男性在14~21歲。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漸漸步入老年,大汗腺也不斷萎縮,分泌功能越來越差。

辨證類型

本病臨床辨證分為兩種類型。

1 穢濁內蘊證 常有家族遺傳史,多在青春期發病,夏天汗出時更長。腋下多有棕紋數孔,汗出色黃沾衣。耳道多有柔軟耵聹,舌脈可如常人。

2 濕熱薰蒸證 常無家族遺傳史,好發於夏天,腋下多汗,色黃沾衣,臭穢之味與汗之多少相關。洗浴後,可暫時減輕或消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辨證論治

1穢濁內蘊證 治宜芳香辟穢,化濁斂汗。選用五香丸加減。常用藥物,如肉豆蔻、丁香、藿香、香附、甘松、當歸、白芷、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

2 濕熱薰蒸證 治宜清熱利濕,化濁斂汗。選用甘露消毒丹加減。常用藥物,如滑石、綿茵陳、木通、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薄荷、浮小麥、糯稻根、黃芩。

藿香

具體方藥應請中醫師辨證論治,然後開方。

其他治法

除了中醫辨證治療,是否有簡便的方法呢?在古代,就有不少中醫古籍記載了有關狐臭(腋氣)的治療方法,如宋王繆編撰的《是齋百一選方》第十四門,就記載了一些治療方法,以下是一些治療方法,供參考:

1 大田螺一枚,水中養之伌開,剝巴豆一粒,先用杖子或針搭著,才開即放在內,仰頓在盞內,夏月一宿,冬月5~7宿自然成水,取水擦之,永絕根本。

2 熱饅頭一個,掰做兩半,夾密陀僧粉三克,放腋窩處,等饅頭涼了再取出丟棄,一般一二次即見效果。據說葉元方苦於此疾,在紹興偶得此方,用一次即斷根。

3 陳醋調石灰粉,先清洗腋窩清洗乾淨,拭幹後再塗敷,一日 2 次,至好為止。米醋具有殺菌的功效,也可收斂汗腺,抑止汁腺分泌過度。

4 冰片3克、樟腦2克,50%酒精20毫升,把前兩藥裝入有酒精的瓶中密封浸泡,讓其自行溶解。用時,先將腋部用肥皂水洗淨,擦乾,再將上藥液擦於腋部。10天為1個療程。

另外,民間亦流傳把生薑切塊,用切面擦患處,每日2次(《女醫明妃傳》裡允賢也教一個宮女用此法),或用密陀僧加枯礬粉各等分拌勻,每日塗在患處2次,能減少臭味。

如果外用效果不佳,建議還是採取中醫的治療方法,一可以治療狐臭,二可以同時調理身體。

此類患者應經常洗浴,更換衣襪,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此外,平時飲食宜吃清淡不油膩的食物,可食薏米、冬瓜、苦瓜、馬蘭頭、赤豆等,利尿清熱食品。忌煙、酒和刺激性食物。

其實只要大家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就能告別討人厭的“狐臭”,做了手術,並不是把狐臭去掉了,而是變相的隱藏起來,終於一天還會出現的,甚至更加瘋狂,希望今天的辦法,可以幫到諸位,喜歡就關注我吧,每天學習疑點和自己有關的養生知識~

舌脈可如常人。

2 濕熱薰蒸證 常無家族遺傳史,好發於夏天,腋下多汗,色黃沾衣,臭穢之味與汗之多少相關。洗浴後,可暫時減輕或消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辨證論治

1穢濁內蘊證 治宜芳香辟穢,化濁斂汗。選用五香丸加減。常用藥物,如肉豆蔻、丁香、藿香、香附、甘松、當歸、白芷、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

2 濕熱薰蒸證 治宜清熱利濕,化濁斂汗。選用甘露消毒丹加減。常用藥物,如滑石、綿茵陳、木通、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薄荷、浮小麥、糯稻根、黃芩。

藿香

具體方藥應請中醫師辨證論治,然後開方。

其他治法

除了中醫辨證治療,是否有簡便的方法呢?在古代,就有不少中醫古籍記載了有關狐臭(腋氣)的治療方法,如宋王繆編撰的《是齋百一選方》第十四門,就記載了一些治療方法,以下是一些治療方法,供參考:

1 大田螺一枚,水中養之伌開,剝巴豆一粒,先用杖子或針搭著,才開即放在內,仰頓在盞內,夏月一宿,冬月5~7宿自然成水,取水擦之,永絕根本。

2 熱饅頭一個,掰做兩半,夾密陀僧粉三克,放腋窩處,等饅頭涼了再取出丟棄,一般一二次即見效果。據說葉元方苦於此疾,在紹興偶得此方,用一次即斷根。

3 陳醋調石灰粉,先清洗腋窩清洗乾淨,拭幹後再塗敷,一日 2 次,至好為止。米醋具有殺菌的功效,也可收斂汗腺,抑止汁腺分泌過度。

4 冰片3克、樟腦2克,50%酒精20毫升,把前兩藥裝入有酒精的瓶中密封浸泡,讓其自行溶解。用時,先將腋部用肥皂水洗淨,擦乾,再將上藥液擦於腋部。10天為1個療程。

另外,民間亦流傳把生薑切塊,用切面擦患處,每日2次(《女醫明妃傳》裡允賢也教一個宮女用此法),或用密陀僧加枯礬粉各等分拌勻,每日塗在患處2次,能減少臭味。

如果外用效果不佳,建議還是採取中醫的治療方法,一可以治療狐臭,二可以同時調理身體。

此類患者應經常洗浴,更換衣襪,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此外,平時飲食宜吃清淡不油膩的食物,可食薏米、冬瓜、苦瓜、馬蘭頭、赤豆等,利尿清熱食品。忌煙、酒和刺激性食物。

其實只要大家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就能告別討人厭的“狐臭”,做了手術,並不是把狐臭去掉了,而是變相的隱藏起來,終於一天還會出現的,甚至更加瘋狂,希望今天的辦法,可以幫到諸位,喜歡就關注我吧,每天學習疑點和自己有關的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