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會讀這些老西安童謠嗎?10名老人參加方言發音人海選

“請念這張紙上的字詞和句子,軟柿子、易俗社、雙胞胎、甜水井用西安話怎麼念?”“晚(發音時上牙抵住下嘴唇)似子、易徐社、方兒僧兒……”這是一場評委和選手全程幾乎只說西安方言的海選,

一項尋找至少4名西安方言發音人的國家語保項目。

90多人報名 10人參加遴選

2015年,教育部、國家語委於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 “陝西漢語方言調查”專案總體規劃30個方言調查點,計畫三年完成。2017年度西安市承擔了其中方言調查點的調查任務,

由陝西學前師範學院課題組承擔課題,韓承紅教授主持課題研究, 5月23日,“西安漢語方言調查”專案西安方言海選啟動,尋找老西安講最純正的西安話,並如實準確攝製記錄保存。

5月31日,海選活動遴選在陝西學前師範學院研修樓舉行,韓承紅教授告訴華商報記者,前期經過“自我推薦、同學推薦、子女給父母報名、一人給全家報名、叫鄰居幫忙發郵件”各種途徑,共有90多人報名,經過初篩,

將符合條件的分為老年組和青年組,老年組有十多個人進入了遴選階段。

用西安話念單字、單詞、童謠、故事

第一個參加遴選的是63歲的李新憲,他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研究西安方言是多年來的業餘愛好。選手需要用西安話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後,再念指定的字、單詞、童謠和故事。華商報記者看到,紙上的字有東、牛、古、飯、麥、爭、牙、學。詞語有老鼠、蝙蝠、蛇、麻雀、尾巴。娶妻子、出嫁、雙胞胎、勤快、小氣、易俗社、軟柿子、穿衣裳、雙仁府、甜水井。

以及句子“你快點把碗洗一下”和“我回學校了,今天不打籃球了”。

李新憲念道,“麥(音妹)、牙(音nia)、老鼠(音老府)、麻雀(音巧兒)、蛇(音長蟲)、尾巴(音已把)……”他告訴華商報記者,參加這次海選只希望能為挽留西安方言做點貢獻。

哪裡的西安話最標準?經過多年研究,他認為,近代西安話是以南院門到東、西木頭市及周邊一至兩公里範圍內居住的漢民族交流使用的語言,

這個區域是;集居活動中心,交流交往中心,融合化解中心。所以在這個範圍裡約定俗成的語言可以被看做是標準的“西安話”。

軟柿子到底怎麼念?

除了用西安話念一些字詞句童謠和故事,選手還被要求用普通話、醋溜普通話念一些句子。按照專案組解釋,“發音人既要方言說的好,同時普通話不能說的太好。”

遴選評委除了項目組專家,

還有四位老西安,年紀最大的80多歲。當選手用西安話發音有爭議時,專家和選手立即會進行探討。例如蛇在西安話裡還可以念“長蟲”、麻雀念“巧兒”,雙胞胎念“方兒僧兒”,甜水井念“甜匪井兒”,雙仁府念“方仁府”,穿衣裳年“潘ni裳”

有一位選手念軟柿子時,讀“晚似子”,四位老西安評委立即指出,軟的方言發音是念晚時上牙抵住下唇,跟晚還不一樣,還有念甜水井,水要念fei,井必須帶兒化音……

65歲的趙素琴說,自己娘家在西關,婆家在西大街,從小不愛說普通話,覺得西安話講起來很解饞,也很文氣,還現場演繹了橋梓口南北兩個區域西安方言的區別。說起參加這次活動,她說,“一想到自己是老西安,責任感就來了。”

韓承紅教授說,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縣長請朱先生出山做官,朱先生婉拒了,回了一句“雀兒sa戴不起王帽”,這裡雀兒的發音就是“巧兒”。

外公曾管理西門大井 四姐妹一同面試

當天參加遴選的人老年組共有10位老西安,還有剛從外地趕回來直接拉著行李箱來現場的王永成,出生在西大街夏家十字,祖宗三代百餘年都在此處生活,從未在外地長時間居住,看到華商報的報導後,女兒立即為他報了名。

61歲的賀湧說,祖居東大街菊花園,有五間房寬的院子,後院種滿了菊花,而菊花園名字就是因這滿園菊花而得名。解放後老宅上交給國家。後隨老父親遷居雙仁府,直至90年代拆遷。

還有一大家子報名的表姐妹四人。報名的是范章,帶著姐姐范銘、范容,還有舅舅家的女兒荊凝閨一起來。范章說,小時候姐妹幾人住在駱駝巷的外公家,解放前外公奉命管理著西門裡的一口官井,被稱為西門大井,比甜水井還要早。大姐范銘說,駱駝巷、車店巷以前都是外阜的人來到西安,從西門進來後就在這些地方歇腳,停車馬牲口的地方。一大家子一直在西安生活,沒有離開外地

表姐妹四個輪流讀老西安童謠時,帶著幼時的韻律讀起來,讓評委們也感覺一下子穿越到了小時候,還一起研究哪些童謠是小孩學走路時念的,哪些是把孩子放面前念的。甚至還一下子念出了沒有收錄進去的老西安童謠。“za za,一步走到娘家,一步走到王家。za za是引導小孩學走路時嘴裡念的詞兒。”即使在遴選已經結束時,四姐妹依然在饒有興趣的念著“試卷”上的十多首老西安童謠。

老年組西安方言發音人初步選出

誰說的西安方言最標準?誰最適合當西安方言發音人,每位評委面前有一張打分表,內容包括方言背景、方言水準、身體形象、口齒音色、合作能力以及遴選結論。4位老西安評委認為,主要憑感覺聽,此外還要看形象、發音、音色。“老西安話最典型的區域應該是西大街橋梓口以北一帶,簡稱西頭話。”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遴選,10位選手輪番上場後,6位評委進行總結,初步選出了老年組西安方言發音人老男、老女各1-2名。青年組需要擇日再選。

課題負責人韓承紅介紹,此次至少選4名西安方言發音人(老男、老女、青男、青女)為老西安話代言,攝製時會讓發音人用方言讀字、詞、段落,還有會話環節(例如三個人用西安方言聊天)。錄製資料後,將來在科研上可以作為方言資料庫使用,比如全國有1000個方言點,研究人員需要搜索西安、成都、長沙三地“吃”的方言發音,可以直接勾選搜索。

你會讀這些老西安童謠嗎

月亮爺,丈丈高,騎白馬,挎腰刀。腰刀長,殺個羊,羊有血,殺個鱉,鱉有油,炸個麻花吱嘍嘍。

南院門,十八號,娶的媳婦才來到,騎的馬,帶的孝,你看就像個豬撈撈。

大顙(sa)大顙有寶,提個籃籃兒賽跑,賽咧個第一,得咧個手錶,手錶打咧,把大顙氣瓜咧。

華商記者 雷婧/文 鄧小衛/圖

65歲的趙素琴說,自己娘家在西關,婆家在西大街,從小不愛說普通話,覺得西安話講起來很解饞,也很文氣,還現場演繹了橋梓口南北兩個區域西安方言的區別。說起參加這次活動,她說,“一想到自己是老西安,責任感就來了。”

韓承紅教授說,陳忠實的《白鹿原》裡,縣長請朱先生出山做官,朱先生婉拒了,回了一句“雀兒sa戴不起王帽”,這裡雀兒的發音就是“巧兒”。

外公曾管理西門大井 四姐妹一同面試

當天參加遴選的人老年組共有10位老西安,還有剛從外地趕回來直接拉著行李箱來現場的王永成,出生在西大街夏家十字,祖宗三代百餘年都在此處生活,從未在外地長時間居住,看到華商報的報導後,女兒立即為他報了名。

61歲的賀湧說,祖居東大街菊花園,有五間房寬的院子,後院種滿了菊花,而菊花園名字就是因這滿園菊花而得名。解放後老宅上交給國家。後隨老父親遷居雙仁府,直至90年代拆遷。

還有一大家子報名的表姐妹四人。報名的是范章,帶著姐姐范銘、范容,還有舅舅家的女兒荊凝閨一起來。范章說,小時候姐妹幾人住在駱駝巷的外公家,解放前外公奉命管理著西門裡的一口官井,被稱為西門大井,比甜水井還要早。大姐范銘說,駱駝巷、車店巷以前都是外阜的人來到西安,從西門進來後就在這些地方歇腳,停車馬牲口的地方。一大家子一直在西安生活,沒有離開外地

表姐妹四個輪流讀老西安童謠時,帶著幼時的韻律讀起來,讓評委們也感覺一下子穿越到了小時候,還一起研究哪些童謠是小孩學走路時念的,哪些是把孩子放面前念的。甚至還一下子念出了沒有收錄進去的老西安童謠。“za za,一步走到娘家,一步走到王家。za za是引導小孩學走路時嘴裡念的詞兒。”即使在遴選已經結束時,四姐妹依然在饒有興趣的念著“試卷”上的十多首老西安童謠。

老年組西安方言發音人初步選出

誰說的西安方言最標準?誰最適合當西安方言發音人,每位評委面前有一張打分表,內容包括方言背景、方言水準、身體形象、口齒音色、合作能力以及遴選結論。4位老西安評委認為,主要憑感覺聽,此外還要看形象、發音、音色。“老西安話最典型的區域應該是西大街橋梓口以北一帶,簡稱西頭話。”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遴選,10位選手輪番上場後,6位評委進行總結,初步選出了老年組西安方言發音人老男、老女各1-2名。青年組需要擇日再選。

課題負責人韓承紅介紹,此次至少選4名西安方言發音人(老男、老女、青男、青女)為老西安話代言,攝製時會讓發音人用方言讀字、詞、段落,還有會話環節(例如三個人用西安方言聊天)。錄製資料後,將來在科研上可以作為方言資料庫使用,比如全國有1000個方言點,研究人員需要搜索西安、成都、長沙三地“吃”的方言發音,可以直接勾選搜索。

你會讀這些老西安童謠嗎

月亮爺,丈丈高,騎白馬,挎腰刀。腰刀長,殺個羊,羊有血,殺個鱉,鱉有油,炸個麻花吱嘍嘍。

南院門,十八號,娶的媳婦才來到,騎的馬,帶的孝,你看就像個豬撈撈。

大顙(sa)大顙有寶,提個籃籃兒賽跑,賽咧個第一,得咧個手錶,手錶打咧,把大顙氣瓜咧。

華商記者 雷婧/文 鄧小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