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冷又硬的石枕玉枕,為何卻成為古人的最愛?

當我們閱讀文獻史料的之時,往往會發現在我國古代社會,人們通常使用又冷又硬的石枕、玉枕來作為枕頭。當然了,古人枕頭的材質種類繁多,諸如有陶瓷的、玉器的、石頭的等等。

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應該屬於警枕,即為截一段木頭稍微加工就做枕頭。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選取這樣又硬又冷的材質作為枕頭呢?

古代枕頭

有資料顯示,中國人睡瓷枕的歷史大概早在隋代時候就開始使用了,在唐代開始普及,到了宋代就蔚然成風了,

當時瓷枕遍及大江南北。古人喜歡這種枕頭,而且還喜歡高一點,所謂高枕無憂是也。當然了,還有人說是因為古人特別的頭髮,古人都是留有長髮,當用脖子枕在石枕或者木枕上時,不但涼快,還又保護髮髻不亂之作用。

石枕頭

及到了現代,

專家們研究認為,通常人在入睡以後,如果頭部的溫度相對其他地方過高,就不容易睡著,可能造成失眠。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家都在夏天多在床上墊上了枕席,這樣頭部就會因此感到涼爽,從而使得我們容易入睡。文獻中還記載了不少用中y藥配製而成的藥枕,例如《本草綱目》裡面就提到“明目枕”的說法。現在很多人也有使用這種枕頭的習慣。

唐代枕頭

在《詩經.澤陂》有雲“寤寐無為,輾轉伏枕”之說。因而從“枕”的造字上看,最初的枕頭應該使用的是木頭來製作的,《說文解字》的解釋也與之不謀而合。組重要的證據就是,河南信陽發掘的一座楚墓裡面有個玉枕、石枕、竹枕以及銅枕等。這就說明了古代人使用的大多是硬質材料做的枕頭。


另外一個疑問就是,可能硬質的枕頭得以保存,而比如像我們現代人的使用的枕頭就難以保存。久而久之,我們看見的或者發掘出來的都是玉質或者木制或者石頭製成的枕頭了。歡迎大加討論,我也只是對這個問題好奇,沒有更多深入的研究,請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