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羽毛球愛好者的福利來了!跟李宗偉學假動作~

假動作在羽毛球比賽中是非常有觀賞性的一環,做來瀟灑詭異,很多小夥伴也都很喜歡假動作,但是完成假動作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搶高點;二是緩出手。只有搶到高點,

才有充分的“緩衝”時間;有了緩衝時間,才有寬敞的技術變化空間。如果離開這兩個先決條件,那麼完成的假動作往往不是“假”對手,而是“假”自己,結果大多得不償失。下面我們來欣賞並學習一下李宗偉的假動作吧!

01

正手接發假動作勾對角

實行21分直接得分制以後,

發接發搶攻越來越成為現代男單打法的一種潮流,因而利用發球和接發球技術的多變性和限制性創造進攻機會,自然成為現代男單制勝的一條重要途徑。李宗偉打法的威脅性很重要的一面也體現在此。

圖1 正手接發假動作勾對角

如圖1所示,對手發球後,李宗偉在網口附近拿到球,但是他並不急於出手,而是拍隨球一起下落,同時手腕外翻,拍面正對來球,而且擊球點已接近球網的下沿,故意製造一個被動假像,似乎是必挑後場無疑。而就在對手身體重心後傾的同時,李宗偉的手腕突然內旋,拍面也隨即從正拍面轉換成斜切面,輕擊球托的斜後方,球隨即改變方向,沿著球網上沿徑直向左側邊線飛去。

李宗偉的這一瞬間變化起到了很好的戰術效果,對手明顯產生了重心後傾,然後再重新起動反方向移動,因而多消耗了時間,李宗偉輕而易舉取得了時空上的主動。

02

正手接發假動作勾對角

有變化才會有假像。李宗偉的正手網前接發處理,除了能假動作勾對角外(一般都在右場區完成),也能夠在左場區完成“拐”對角的處理,顯然這一處理的難度更大。

圖2 正手接發假動作拐對角

如圖2所示,李宗偉在左場區接發,正拍迎球,做出了正手放網的姿勢。當然,為了達到誘騙對手的目的,李宗偉放棄了高點擊球的機會,同樣也是拍隨球自然下落,幾乎過了球網下沿才開始擊球。這時有一個沉拍的“緩衝過程”,這一過程是誘騙對手上當的關鍵,

幾乎是在對手起動上網的瞬間,李宗偉突然外翻手腕,向右側滑動和輕送拍面,結果球沿著球網上沿向右場區邊線飛行。

對手的起動步法有一個明顯的“扭曲”現象,因為要克服身體重心向反方向移動,所以大大增加了移動距離和時間,李宗偉再次贏得了時間上的主動。儘管球的飛行路線也是網前對角,但這顯然不是常規的勾球動作,筆者暫時以“拐對角”來命名之。

03

反手接發假動作彈對角

欣賞了李宗偉的正手接發假動作,再看李宗偉的反手接發假動作,同樣也是神出鬼沒。

圖3 反手接發假動作彈對角

圖3所示,李宗偉在左場區反手接發。他做出反手放網的假像,事實上從高擊球點到低擊球點,同樣也有一個“緩衝”過程,然後在對手重心前傾的瞬間,突然抖動手腕,用球拍彈擊球托,球盡直飛向底線。李宗偉的整個手臂姿勢基本沒有變化,抖動發力完全是靠手腕力量,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主要也是借助了“緩衝過程”的回拍空間。

04

反手接發假動作拐對角

當然,李宗偉反手接發的假動作決不僅限於此。他的反手接發處理,可以放網,可以彈擊後場,也可以反手“拐”對角。

圖4 反手接發假動作拐對角

圖4所示,李宗偉在右場區反手接發。一般情況下,右場區接發的勾對角處理都採用正手處理,一旦反手出拍,不是放網就是推彈,可是李宗偉偏偏還有“拐”的技術。李宗偉反拍迎球,同樣也放棄了高點擊球的機會,而是下沉拍面,上翹肘關節,做出反手彈推後場的姿勢。當對手身體重心後傾瞬間,突然內旋手腕,拍面由平行球網變成了垂直球網,然後向左側輕送球拍,球應聲沿球網上沿向左側邊線飛去。這一突然變向顯然打亂了對手的預判,對手從向左後方向移動,制動重心,然後再重新起動向右前方向移動,費時又費力,瞬間就交出了戰術主動權。

05

網前高點假動作彈後場

李宗偉網前技術過硬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除了搓、推、勾技術嫺熟以外,網前搶高點假動作彈擊後場,也處理得十分巧妙。

圖5 網前高點假動作彈後場

圖5所示,對手後場正手過渡網前,李宗偉明顯搶到了網前的高擊球點,可是他仍然“緩衝等待”,並擺出了反手放網的姿態,一旦對手向網前起動,他又突然抖動手腕,快速彈擊球托,球飛向底線。對手已經受騙,再次處於底線被動的局面。無奈只好正手過渡直線網前,李宗偉搶得正手網前高點。此時此刻,李宗偉明顯處於主動,但他沒有像大多數選手那樣採用放網處理,而是耐心“等待”,不急於出手,引誘對手上網後,再次彈擊後場,而且球的弧度剛好過了對手的身高攔截點,對手只能眼睜睜看著球飛向底線而無力挽救。

06

殺上網勾推結合令對手防不勝防

最後,再欣賞一小段李宗偉殺上網的精彩片段。殺上網勾對角是李宗偉常用的技術組合,但他的高明之處在于,善於利用習慣的特長技術克敵制勝,也能針對不同對手而改變自身的習慣技術,出奇制勝。

圖6 殺上網勾推結合令對手防不勝防

圖6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李宗偉在頭頂區殺上網,搶到高點後,毫不猶豫地反手勾對角,對手已經疲於奔命,非常艱難地反手挑對角,李宗偉再次頭頂殺直線。李宗偉上網反手搶到高點,同樣具備了很好的反手勾對角的條件。根據“常識”,對手本能地向網前反手去移動,以防對手的勾對角。可是這次李宗偉卻用同樣的準備姿勢,做出了反手推直線的處理。這一變化大大出乎對手的預料,結果當然是令對手“望球興歎”。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完成假動作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搶高點;二是緩出手。只有搶到高點,才有充分的“緩衝”時間;有了緩衝時間,才有寬敞的技術變化空間。如果離開這兩個先決條件,那麼完成的假動作往往不是“假”對手,而是“假”自己,結果大多得不償失。

03

反手接發假動作彈對角

欣賞了李宗偉的正手接發假動作,再看李宗偉的反手接發假動作,同樣也是神出鬼沒。

圖3 反手接發假動作彈對角

圖3所示,李宗偉在左場區反手接發。他做出反手放網的假像,事實上從高擊球點到低擊球點,同樣也有一個“緩衝”過程,然後在對手重心前傾的瞬間,突然抖動手腕,用球拍彈擊球托,球盡直飛向底線。李宗偉的整個手臂姿勢基本沒有變化,抖動發力完全是靠手腕力量,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主要也是借助了“緩衝過程”的回拍空間。

04

反手接發假動作拐對角

當然,李宗偉反手接發的假動作決不僅限於此。他的反手接發處理,可以放網,可以彈擊後場,也可以反手“拐”對角。

圖4 反手接發假動作拐對角

圖4所示,李宗偉在右場區反手接發。一般情況下,右場區接發的勾對角處理都採用正手處理,一旦反手出拍,不是放網就是推彈,可是李宗偉偏偏還有“拐”的技術。李宗偉反拍迎球,同樣也放棄了高點擊球的機會,而是下沉拍面,上翹肘關節,做出反手彈推後場的姿勢。當對手身體重心後傾瞬間,突然內旋手腕,拍面由平行球網變成了垂直球網,然後向左側輕送球拍,球應聲沿球網上沿向左側邊線飛去。這一突然變向顯然打亂了對手的預判,對手從向左後方向移動,制動重心,然後再重新起動向右前方向移動,費時又費力,瞬間就交出了戰術主動權。

05

網前高點假動作彈後場

李宗偉網前技術過硬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除了搓、推、勾技術嫺熟以外,網前搶高點假動作彈擊後場,也處理得十分巧妙。

圖5 網前高點假動作彈後場

圖5所示,對手後場正手過渡網前,李宗偉明顯搶到了網前的高擊球點,可是他仍然“緩衝等待”,並擺出了反手放網的姿態,一旦對手向網前起動,他又突然抖動手腕,快速彈擊球托,球飛向底線。對手已經受騙,再次處於底線被動的局面。無奈只好正手過渡直線網前,李宗偉搶得正手網前高點。此時此刻,李宗偉明顯處於主動,但他沒有像大多數選手那樣採用放網處理,而是耐心“等待”,不急於出手,引誘對手上網後,再次彈擊後場,而且球的弧度剛好過了對手的身高攔截點,對手只能眼睜睜看著球飛向底線而無力挽救。

06

殺上網勾推結合令對手防不勝防

最後,再欣賞一小段李宗偉殺上網的精彩片段。殺上網勾對角是李宗偉常用的技術組合,但他的高明之處在于,善於利用習慣的特長技術克敵制勝,也能針對不同對手而改變自身的習慣技術,出奇制勝。

圖6 殺上網勾推結合令對手防不勝防

圖6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李宗偉在頭頂區殺上網,搶到高點後,毫不猶豫地反手勾對角,對手已經疲於奔命,非常艱難地反手挑對角,李宗偉再次頭頂殺直線。李宗偉上網反手搶到高點,同樣具備了很好的反手勾對角的條件。根據“常識”,對手本能地向網前反手去移動,以防對手的勾對角。可是這次李宗偉卻用同樣的準備姿勢,做出了反手推直線的處理。這一變化大大出乎對手的預料,結果當然是令對手“望球興歎”。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完成假動作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搶高點;二是緩出手。只有搶到高點,才有充分的“緩衝”時間;有了緩衝時間,才有寬敞的技術變化空間。如果離開這兩個先決條件,那麼完成的假動作往往不是“假”對手,而是“假”自己,結果大多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