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茶婆婆茶山行·第9天

朝陽、微風、音樂,一樣都不能少

這些天一直過著在路上的生活,在山與山之間穿行。今天去往景谷的路雖也是山路180彎,但與之前的土路相比好上很多,車子行駛在平整的油漆路面上不至於顛簸的撞到頭,

只是還會跟隨左轉右轉而左右搖擺

車越開灰塵越厚,心越走心地越澄明

景谷,婆婆家月光美人的出生地。景穀縣位於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是雲南喬木老茶樹分佈較多的縣之一,也是雲南茶樹最古老的生長區之一

在1978年景穀芒線發現了我國唯一的寬葉木蘭化石,距今3540萬年,是公認的現代茶樹始祖

▍ 寬葉木蘭化石

景谷茶區茶葉芽頭肥壯,

條索長,有茸毛,出產大家熟知的大白毫,月光白茶,也是文革磚(73厚)的出產地,古代茶馬古道上的很多茶葉都是出自這裡

景穀傣族彝族自治縣古稱“猛臥”,傣語“猛”為地方;“臥”為井,意思為有鹽井的地方。素有“林海明珠,芒果之鄉,佛教聖地”的美稱

在芒果還沒有成熟的季節,婆婆們先後品嘗了醃制芒果、酸芒果及青芒果,滋味濃烈無以言表,口腔得到了很大的滿足,還有牛奶果的酸味也是令我難以忘懷

▍紅紅的牛奶果

在雲南南傳佛教傳播區,目前共發現佛跡28處,其中一處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處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其餘26處都在景穀縣內。已被找到的佛跡中,包括了腳印、掌印、坐印、臥印和溶洞等,佛跡本身形態鬼斧神工,每處佛跡都有著能在傣族史書和經書中找到根據和動人的傳說

神奇的是,人們至今朝拜的24處佛跡與經書描述都能一一對應,

其中還有兩處未曾找到,很多人認為佛跡肯定在,只是機緣未到,人們沒有找到它

今天很有幸,婆婆一行人先是去猛臥總佛寺參拜 “樹包塔”“塔包樹”的奇觀,後又去忙朵佛跡處朝拜佛祖手印、腳印。在猛臥總佛寺參拜時,有一隻很有靈性的孔雀一直走在我們的前面,好像是要為我們帶路一樣,我們停下,她也停下,我們走,她也走,那一刻,在場的人都覺得好神奇

▍ 樹根將塔身牢牢包住

▍ 佛祖手印

▍ 佛祖腳印

傍晚婆婆趕到了盛軍老師在普洱市的實驗基地,品嘗新鮮的竹水,親眼見證了取竹水的過程。竹水並非是取自竹腔,是在竹壁上打一個很淺、很小的孔,接上一根軟管,竹壁裡的水會順著軟管流出,一晚上一根竹子可以取2-3升的竹水。經盛軍老師團隊的實驗證明,取出來的竹水屬於小分子水,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很多益處,且小分子很容易被皮膚吸收,美容的功效很顯著。婆婆們試著將竹水塗抹在皮膚上,輕輕拍打,一會兒竹水全部被吸收了,皮膚的確變的細滑

充實而圓滿的一天在滿天星斗的天空下結束,明天又將啟程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小茶婆婆 于普洱

2017.03.13

好像是要為我們帶路一樣,我們停下,她也停下,我們走,她也走,那一刻,在場的人都覺得好神奇

▍ 樹根將塔身牢牢包住

▍ 佛祖手印

▍ 佛祖腳印

傍晚婆婆趕到了盛軍老師在普洱市的實驗基地,品嘗新鮮的竹水,親眼見證了取竹水的過程。竹水並非是取自竹腔,是在竹壁上打一個很淺、很小的孔,接上一根軟管,竹壁裡的水會順著軟管流出,一晚上一根竹子可以取2-3升的竹水。經盛軍老師團隊的實驗證明,取出來的竹水屬於小分子水,長期飲用對身體有很多益處,且小分子很容易被皮膚吸收,美容的功效很顯著。婆婆們試著將竹水塗抹在皮膚上,輕輕拍打,一會兒竹水全部被吸收了,皮膚的確變的細滑

充實而圓滿的一天在滿天星斗的天空下結束,明天又將啟程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小茶婆婆 于普洱

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