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53年前的今天,天王洪秀全被燒成灰,裝入炮彈,打得灰飛煙滅

153年前的今天,1864年6月1日,一本破書改變命運的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病死

洪秀全(1814—1864),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又名洪日,客家人。建立太平天國,佔據中國半壁江山長達13年,對中國近代社會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洪秀全先後四次落第,絕望之餘,憑一本粗糙的基督教入門書《勸世良言》,創立了拜上帝教。在金田起義後,一路摧枯拉朽,僅僅兩年多,就攻佔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

未曾想,正在形勢一片大好之時,發生著名的天京事變。

東王、北王被殺,翼王出走,形勢頓時急轉直下。洪秀全也只能吃草度日,病死天京。天京陷落後,曾國藩挖出洪秀全,“戮屍,舉烈火而焚之!”並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彈,然後接連發射出去,目的是要讓洪秀全徹底灰飛煙滅,陰魂無歸。

(洪秀全在天京的金殿)

四次落第的秀才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客家人。家裡是農民,7歲起在村中私塾上學,學習四書五經。由於他是兄弟中唯一識字者,村中父老指望洪秀全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先後多次到廣州參加府試,結果都失敗落選。

1837年(23歲),在廣州應試時,曾收到基督徒散發的《勸世良言》一書,藏於家中。這是第三次落選,受打擊回家後重病一場,一度昏迷。

夢中見有一老人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間來斬妖除魔。

1843年春(29歲),第一次鴉☆禁☆片戰爭後,他再一次參加了廣州的府試,結果還是以落選告終。

一本改變命運的書

此時,洪秀全翻閱《勸世良言》一書,恍然大悟,認為自己是受上帝之命下凡誅妖,於是稱上帝耶和華為“天父”,

稱耶穌為“天兄”。開始宣傳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義,稱之為“拜上帝會”。

洪秀全說:“人心太壞,政治腐敗,天下將有大災大難,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難。入教之人,無論男女尊貴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的“拜上帝會”在教義上模仿基督教。

最初在廣州附近傳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30歲),洪秀全和馮雲山轉至廣西一帶傳教,洪不久便返回廣東,馮留下發展。

1845年至1846年間,在家鄉的洪秀全寫下《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等作品。

(洪秀全所撰寫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

模仿十誡的十款天條

1847年初(33歲),洪秀全到廣州的禮拜堂正式學習基督教,曾要求受洗,但被認為對教義的認識不足夠,拒絕為他施洗。4個月後,洪秀全離開,再到廣西會合馮雲山,並陸續制訂拜上帝會的規條及儀式。

洪秀全、馮雲山仿照基督教的十誡,結合中國傳統道德,制定了《十款天條》作為拜上帝教的基本教規,後來成為太平天國的軍規。

《十款天條》包括:1、崇拜皇上帝;2、不好拜邪神;3、不好妄題皇上帝之名;4、七日禮拜,頌贊皇上帝恩德;5、孝順父母;6、不好殺人害人;7、不好奸邪淫亂;8、不好偷竊劫搶;9、不好講謊話;10、不好起貪心。

意外成功的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37歲),在廣西桂平的金田村舉行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9月,攻克永安城後,太平天國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制度,封楊秀清為東王,稱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並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史上稱為“永安建制”。

1852年(38歲),太平軍離開廣西後,北上經長沙,攻克武漢。1853年,順長江而下,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於此,並派出軍隊西征北伐。

太平天國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時,有史以來第一次設立女科,拔取了女狀元、女進士等。洪秀全主張把四書五經列為禁書。後來洪秀全按需要修改了《聖經》,在太平天國內頒行。

(洪秀全的龍袍)

王殺王的天京事變

1856年6月(42歲),太平軍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以“天父下凡”為由,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

9月,洪秀全密詔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剷除東王。韋昌輝突襲東王府,誅殺了楊秀清一家。石達開與韋昌輝產生矛盾,石達開離開天京,起兵討伐韋昌輝。11月,洪秀全下令處死韋昌輝。

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率兵十萬,離開天京,脫離天王指揮。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灰飛煙滅的天王

1857年7月(43歲),清重建“江南大營”,發動進攻。12月,鎮江,瓜州,浦口失陷,天京被圍。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年間擋住了清軍的多次攻勢。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被封為軍師、幹王,名義上總理天國朝政。1862年(48歲),英王陳玉成被殺後,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

1864年3月(50歲),天京遭到包圍後,城內糧食不足,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饑,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也有說是服毒自殺),被秘密葬在天王府的後花園內。

(天王洪日就是洪秀全)

1864年7月30日,天京陷落之後,在一個天王府宮女的指引下,挖出了洪秀全的屍體。8月1日,曾國藩斷然下令:“戮屍,舉烈火而焚之!”隨後,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彈,然後接連發射出去,目的是要讓洪秀全徹底灰飛煙滅,陰魂無歸。

洪秀全共有妻妾87人,皆稱王娘。以其夢見的“天妻”為元配妻子,稱正月宮。正室賴蓮英稱又正月宮,妃嬪依次有副月宮、又副月宮兩等。卻僅有五個兒子,八個女兒。長子洪天貴福,即位為幼天王。

拒絕為他施洗。4個月後,洪秀全離開,再到廣西會合馮雲山,並陸續制訂拜上帝會的規條及儀式。

洪秀全、馮雲山仿照基督教的十誡,結合中國傳統道德,制定了《十款天條》作為拜上帝教的基本教規,後來成為太平天國的軍規。

《十款天條》包括:1、崇拜皇上帝;2、不好拜邪神;3、不好妄題皇上帝之名;4、七日禮拜,頌贊皇上帝恩德;5、孝順父母;6、不好殺人害人;7、不好奸邪淫亂;8、不好偷竊劫搶;9、不好講謊話;10、不好起貪心。

意外成功的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37歲),在廣西桂平的金田村舉行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9月,攻克永安城後,太平天國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制度,封楊秀清為東王,稱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石達開為翼王,並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史上稱為“永安建制”。

1852年(38歲),太平軍離開廣西後,北上經長沙,攻克武漢。1853年,順長江而下,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於此,並派出軍隊西征北伐。

太平天國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時,有史以來第一次設立女科,拔取了女狀元、女進士等。洪秀全主張把四書五經列為禁書。後來洪秀全按需要修改了《聖經》,在太平天國內頒行。

(洪秀全的龍袍)

王殺王的天京事變

1856年6月(42歲),太平軍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以“天父下凡”為由,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

9月,洪秀全密詔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剷除東王。韋昌輝突襲東王府,誅殺了楊秀清一家。石達開與韋昌輝產生矛盾,石達開離開天京,起兵討伐韋昌輝。11月,洪秀全下令處死韋昌輝。

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率兵十萬,離開天京,脫離天王指揮。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灰飛煙滅的天王

1857年7月(43歲),清重建“江南大營”,發動進攻。12月,鎮江,瓜州,浦口失陷,天京被圍。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支撐下,太平軍在數年間擋住了清軍的多次攻勢。1859年,族弟洪仁玕抵達天京,被封為軍師、幹王,名義上總理天國朝政。1862年(48歲),英王陳玉成被殺後,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

1864年3月(50歲),天京遭到包圍後,城內糧食不足,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饑,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也有說是服毒自殺),被秘密葬在天王府的後花園內。

(天王洪日就是洪秀全)

1864年7月30日,天京陷落之後,在一個天王府宮女的指引下,挖出了洪秀全的屍體。8月1日,曾國藩斷然下令:“戮屍,舉烈火而焚之!”隨後,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彈,然後接連發射出去,目的是要讓洪秀全徹底灰飛煙滅,陰魂無歸。

洪秀全共有妻妾87人,皆稱王娘。以其夢見的“天妻”為元配妻子,稱正月宮。正室賴蓮英稱又正月宮,妃嬪依次有副月宮、又副月宮兩等。卻僅有五個兒子,八個女兒。長子洪天貴福,即位為幼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