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隨艦隊出征亞丁灣,憑精湛技術保障“正義的大船”勇往直前

“我在亞丁灣的大海上,守望著來往的船隻。傍晚站在戰艦的一角,遙望遠方的故鄉。在這護航線上,有我的思念、有我的汗水、有我走向世界的夢想,16國18港。” 你可能聽過這段話,但是不知道作者,

它的作者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616廠396公司維修服務科長謝丙友。他多次承擔海軍重大軍事任務中的裝備保障任務。

2015年4月3日至2016年2月5日,他隨第20批中國人民海軍編隊某艦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及環球訪問任務,在海上的309個日夜,他負責保障的電站柴油機設備安全運行累計12000小時,有力保證了全艦的生活、通訊、導航以及武器裝備系統的電力供應。

海上的309個日夜並不如想像的那麼簡單,

尤其是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右舷40度方向發現可疑船隻!”“一級反海盜部署!”……這是艦上喇叭每天都傳出的戰鬥命令,謝丙友深知責任重大,每天都會對機器設備上幾千個附件進行全方位“體檢”。大到成噸重的電機、小到紐扣般的零件,一個都不放過。艙內的溫度經常高達40多攝氏度,謝丙友每天要進行三次巡檢,每一趟下來需要兩三個小時,衣服都會濕透。
遇到大風大浪時,嘔吐就會成為家常便飯。

2015年7月6日,謝丙友接到命令:“登上航海英雄翟墨的帆船,為其進行設備維護檢查。” 當時亞丁灣海面上風力7-8級,浪高3米以上。翟墨的帆船噸位小、航速慢,30多米的帆船就像丟在大海裡的一片樹葉一樣晃來晃去,

人根本站不穩。在檢查設備的過程中,謝丙友全身冒汗,突然感到心口難受、呼吸困難、手腳不聽使喚,隨後就失去了意識。他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躺在了艦艇醫務搶救室的床上,有人對他說:“你沒來得及和翟墨合個影,真是太遺憾了。” 而謝丙友卻並不覺得遺憾,因為在帆船上,翟墨對他說:“你是個英雄!”

更多"保障工"謝丙友故事

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網友點睛】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克服重重困難,一名普通的軍工工人,在極差惡劣的環境裡,在生與死的考驗中,能以軍姿戰鬥在敬業的崗位上,把祖國的榮譽放在第一位,以軍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倒下了,站起來了,有困難,努力克服,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只為了圓滿完成屬於自己的任務。

(晉城文明網 李瑞強)

責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