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婚姻裡,我有能力讓自己幸福

婚姻關係是最難處理的關係,也是相互影響非常深的關係。中國傳統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很多女兒是被父母忽略感受,女人容易缺愛,結婚後,希望從伴侶那兒得到愛。男孩被過度重視,

承載著家族命運,光榮耀祖,為了完成長輩的願望,很多男人的感受也同樣被忽略,結婚後,把責任賺錢,事業放到第一位,而和伴侶很容易情感隔離。所以這樣成長環境下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必然會有矛盾。人是有血有肉的情感動物,一方痛苦,另一方不可能快樂。所以想要婚姻幸福,先讓自己成長,做好自己,讓生活過的開心,有趣,自己會跟自己玩。可以從以下9點做自己:

1、先覺察和父母的關係。

婚姻痛苦呈現的是和伴侶的關係,實際隱含了和父母的關係,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了,明明是伴侶的關係,怎麼會和父母有關呢。一個人成年後的關係模式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一個是父母的婚姻相處模式。你和伴侶相處不好,先覺察和父母的關係,你和父母是否有情感隔離,是否不接納父母的行為,是否聽到父母嘮叨,

會特別煩,是否在內心中想改變父母。除了用孝順約束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你是不是發自內心的理解父母,能夠傾聽父母,當你和父母關係處於和諧的時候,就學會了換位思考。另外,可以觀察你現在的婚姻和父母的婚姻是否有類似的情況,父母雙方是否幸福,一輩子沒有變化的婚姻,你想繼續重複嗎?

2、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沒有完美的人,也就沒有完美的婚姻,看似追求完美,實際上對自己的不接納,當你對自己嚴格要求的時候,實際上你對伴侶也是苛刻的,挑剔的。你接納自己了,允許自己做的不夠好,允許自己犯錯,你才能體會到寬容的美好,才能對伴侶寬容。

3、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很多人把生活聚焦在伴侶孩子身上,這樣的結果就是伴侶孩子,稍微有所改變,自己感受非常受傷。比如,有個諮詢者,老公週末帶孩子出去玩,沒帶她,開始生氣,給老公發短信質疑,內耗一天,老公本想和孩子單獨聯絡情感,沒想到會引起這麼多麻煩。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己不會跟自己玩,

不帶出去玩,正好有時間和自己獨處,有時間看書,逛街,有時間找閨蜜玩,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沒有人能夠傷害你。

4、自尊不是來自于對方,而是來自於自己。

一個諮詢者說,老公不懂的謙讓,不懂的尊重,自己每天小心翼翼的生活,生怕惹老公生氣。你小心謹慎的生活,就是不敢敞開生活,沒尊重自己的內心,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還指望別人尊重。想要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會尊重自己。

5、放下一切為了你好。

婚姻中,很多矛盾都是為了對你好,實際這裡邊隱含了控制。比如,有個諮詢者,說老公喝酒成癮,她說了很多次,老公都不聽。後來,我和她深入聊天,她說自從結婚沒有開心過,經常是擔心,小心謹慎的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我說,你過的不開心,他能快樂,他喝酒的背後動機你清楚嗎?俗話說,借酒消愁。一個幸福舒服的人,會喝酒,但是不會把自己喝的不省人事。我給她的建議,你如果真的為了他好,你調整自己,讓自己幸福,減少抱怨和指責,讓家變成安全溫暖,舒心,下班後,才可能是回家的路,而不是喝酒的路。

6、若想得到愛,先會給出愛。

有人可能會說,我就是愛不起來,那你當初為什麼選擇和他結婚,當初哪些優點吸引你,為什麼過著過著,看不到了。可以覺察一下,是不是期望和幻想太多了。很多人,並沒有看到一個事實,給予本身就是收穫,付出本身就是回報!當我為你準備禮物的時候,我本身就得到了一種開心,一種精心準備的享受。用付出來得到你的回報,期待你的反應,你的讚賞,如果你沒有出現我所期待的那種反應,必然會很失落。要在過程中,讓自己得到,而不是等伴侶一句評價,才能得到快樂。伴侶表揚你,當成意外的收穫,這是阿Q精神嗎,不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當你呈現出這種快樂中,對方又怎麼能讓你不快樂呢?

7、每個人的情緒自己負責。

倆人發生衝突,很容易責怪對方,認為都是對方造成的,實際上是你的內在看法引起的。比如,遇到一位諮詢者,她說自己辛辛苦苦早上起來給老公做飯,可是老公卻說:“這菜怎麼這麼鹹?這飯怎麼這麼硬?怎麼不是老家的鹹菜口味”。實際裡邊隱含了一個資訊,我給你做飯,不管符合不符合口味,你都得接受,甚至還得表揚我。我在起床給你做飯的時候,就有了一種種明確的期待:我這樣為你付出,你應該感恩我。這裡邊隱含了溫柔的控制,我要控制老公的情緒,控制老公的愛好,控制不了,開始失落,玻璃心。實際每個人的情緒,只能自己負責。

8、幸福靠自己獲取。

童話故事裡邊,王子挽救公主,看看也就算了。現實生活中,幸福要靠自己獲取,而不是別人給予。想獲取幸福,學會傾聽,看見伴侶的需求,不同的人,對愛的理解和表達是不同的。有的人認為有責任心,就是愛;有的人,認為給予自由,有獨立空間,就是愛;有的人認為陪伴就是愛;有的人認為下班回家做事,就是愛;有的人,認為肢體語言就是愛。所以,需要不斷的去瞭解伴侶愛的表達方式,你才會放下期望和幻想,才能處理相互的關係。

9、做好自己,不成為對方的負擔。

結婚並不意味著兩個人完全融合,而是彼此有獨立的空間和自由,各自有自己的習慣。非要強制按照你的習慣來,這不叫愛,這叫控制。放下抱怨和指責,放下我是為了你好。有些家庭伴侶吃個飯,也要指揮,這樣吃那樣吃才有營養。讓他吃飯都很憋屈,你給他再好的生活,內心都不幸福,還給對方自由就是愛。每個成年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做好自己,他的人生他負責,天天不要掌控別人的生活,時間長了,不管你怎樣愛他,對他來說都是個負擔。

中國有句俗話,過日子,日子是過出來的,不是越過越發現,你不是我想要的幸福,你給予不了我幸福。而是我和你在一起,我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幸福,讓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

你小心謹慎的生活,就是不敢敞開生活,沒尊重自己的內心,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還指望別人尊重。想要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會尊重自己。

5、放下一切為了你好。

婚姻中,很多矛盾都是為了對你好,實際這裡邊隱含了控制。比如,有個諮詢者,說老公喝酒成癮,她說了很多次,老公都不聽。後來,我和她深入聊天,她說自從結婚沒有開心過,經常是擔心,小心謹慎的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我說,你過的不開心,他能快樂,他喝酒的背後動機你清楚嗎?俗話說,借酒消愁。一個幸福舒服的人,會喝酒,但是不會把自己喝的不省人事。我給她的建議,你如果真的為了他好,你調整自己,讓自己幸福,減少抱怨和指責,讓家變成安全溫暖,舒心,下班後,才可能是回家的路,而不是喝酒的路。

6、若想得到愛,先會給出愛。

有人可能會說,我就是愛不起來,那你當初為什麼選擇和他結婚,當初哪些優點吸引你,為什麼過著過著,看不到了。可以覺察一下,是不是期望和幻想太多了。很多人,並沒有看到一個事實,給予本身就是收穫,付出本身就是回報!當我為你準備禮物的時候,我本身就得到了一種開心,一種精心準備的享受。用付出來得到你的回報,期待你的反應,你的讚賞,如果你沒有出現我所期待的那種反應,必然會很失落。要在過程中,讓自己得到,而不是等伴侶一句評價,才能得到快樂。伴侶表揚你,當成意外的收穫,這是阿Q精神嗎,不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當你呈現出這種快樂中,對方又怎麼能讓你不快樂呢?

7、每個人的情緒自己負責。

倆人發生衝突,很容易責怪對方,認為都是對方造成的,實際上是你的內在看法引起的。比如,遇到一位諮詢者,她說自己辛辛苦苦早上起來給老公做飯,可是老公卻說:“這菜怎麼這麼鹹?這飯怎麼這麼硬?怎麼不是老家的鹹菜口味”。實際裡邊隱含了一個資訊,我給你做飯,不管符合不符合口味,你都得接受,甚至還得表揚我。我在起床給你做飯的時候,就有了一種種明確的期待:我這樣為你付出,你應該感恩我。這裡邊隱含了溫柔的控制,我要控制老公的情緒,控制老公的愛好,控制不了,開始失落,玻璃心。實際每個人的情緒,只能自己負責。

8、幸福靠自己獲取。

童話故事裡邊,王子挽救公主,看看也就算了。現實生活中,幸福要靠自己獲取,而不是別人給予。想獲取幸福,學會傾聽,看見伴侶的需求,不同的人,對愛的理解和表達是不同的。有的人認為有責任心,就是愛;有的人,認為給予自由,有獨立空間,就是愛;有的人認為陪伴就是愛;有的人認為下班回家做事,就是愛;有的人,認為肢體語言就是愛。所以,需要不斷的去瞭解伴侶愛的表達方式,你才會放下期望和幻想,才能處理相互的關係。

9、做好自己,不成為對方的負擔。

結婚並不意味著兩個人完全融合,而是彼此有獨立的空間和自由,各自有自己的習慣。非要強制按照你的習慣來,這不叫愛,這叫控制。放下抱怨和指責,放下我是為了你好。有些家庭伴侶吃個飯,也要指揮,這樣吃那樣吃才有營養。讓他吃飯都很憋屈,你給他再好的生活,內心都不幸福,還給對方自由就是愛。每個成年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做好自己,他的人生他負責,天天不要掌控別人的生活,時間長了,不管你怎樣愛他,對他來說都是個負擔。

中國有句俗話,過日子,日子是過出來的,不是越過越發現,你不是我想要的幸福,你給予不了我幸福。而是我和你在一起,我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幸福,讓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