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蕩寇風雲》剿滅倭寇的抗日電影,請日本藝人是喜是悲?

陳嘉上執導,趙文卓、萬茜、洪金寶、蔣璐霞等主演的歷史電影《蕩寇風雲》,

根據中國民族英雄戚繼光事蹟改編,講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與戚家軍一起抗擊倭寇的英雄史詩故事,作為一部商業電影,自然會有高於歷史的一面,比如呈現出了一千多名戚家軍擊潰並追殲了兩萬多倭寇大部。

《蕩寇風雲》的服裝、打光、演員都非常的精彩,

氣勢磅礴,武打場面精湛,戰爭場面宏大,攻寨、巷戰、攻城,各種類型的戰役和兵器,一應俱全,然而最大的糟點還是來自於劇情,三條線同時並行,顯得有些雜亂,故事拖遝不緊湊。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上的抗倭風雲,

除了邀請到日本演員出演重要的倭寇角色,倭寇軍隊群演也全部都是由日本人擔任,這對一部剿滅倭寇的抗日電影來說,還是很有氣勢和認同感的,對於歷史上這一段真實的侵犯事件,不知日本藝人和群演做何感想。

歷史本就應該得到正視,

能夠由日本人出演倭寇也算是振奮人心的事情,但是單從抗日影片的角度上來說,邀請日本藝人參與是喜,但是對於從影片的參與程度上說,也是一種悲,導演陳嘉上為了從各種細節上瞭解真實的戚繼光和戚家軍,在電影籌備之初,不僅跑遍戚家軍征戰過的所有戰場,走訪戚繼光家鄉,拜訪歷史學者,更遠渡重洋到日本收集史料,幾乎研讀了日本所有關於戚繼光的書籍。

這是一種對歷史認知的悲,難道日本人對這段西元1561年發生於明嘉靖四十年的歷史記錄的更詳細真實嗎?這可不是他們的風格和傳統,看來確實需要我們更多的年輕人瞭解民族英雄戚繼光,瞭解中國的歷史,這就需要更多的《蕩寇風雲》這樣的電影上映,

而不是所謂的”神片“!

正視歷史,同時要正視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民族才能強大繁榮,在影視業方面,國內依然是落後於日本的,《蕩寇風雲》的服裝、場面、音效是亮點,但是在歷史服裝和兵器樣式上,該片製作團隊邀請的卻是參與過《亂》、《英雄》、《十面埋伏》等電影的日本電影服飾藝術大師和田惠美來打造。

而攝影指導也是曾拍攝《浪客劍心》、《追鋪》等作品的日本首席攝影師石板拓郎,而且講真,本片中出演倭寇的日本演員小出惠介和倉田保昭在演技上也有些脫穎而出,趙文卓、萬茜、洪金寶雖然也是稱得上老戲骨,但只是武打上更勝一籌,而表演上卻並不突出。

影片中最後砍殺倭寇的大戰確實很過癮,看著很解氣,但是細想之下,對於影視業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努力就會落後,不奮進就會尷尬,當有一天,日本電影能夠邀請中國藝人參與全方面的製作,還原一部真實的歷史事件的時候,那就是中國影視業崛起的時代,在這方面,只會有無數的影迷繼續支持中國電影,而那些爛片卻不會!

而攝影指導也是曾拍攝《浪客劍心》、《追鋪》等作品的日本首席攝影師石板拓郎,而且講真,本片中出演倭寇的日本演員小出惠介和倉田保昭在演技上也有些脫穎而出,趙文卓、萬茜、洪金寶雖然也是稱得上老戲骨,但只是武打上更勝一籌,而表演上卻並不突出。

影片中最後砍殺倭寇的大戰確實很過癮,看著很解氣,但是細想之下,對於影視業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努力就會落後,不奮進就會尷尬,當有一天,日本電影能夠邀請中國藝人參與全方面的製作,還原一部真實的歷史事件的時候,那就是中國影視業崛起的時代,在這方面,只會有無數的影迷繼續支持中國電影,而那些爛片卻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