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張PPT告訴你“螞蟻雲計算”開放之路

螞蟻的雲計算從一開始是為了解決業務規模快速發展中我們切身碰到的一些實實在在的性能、高可用和安全問題等,

然後才發展起來的。

在2004年到2006年這個第一階段,支付寶的基礎設施還是採用傳統架構,它的交易性能上限是每秒一百筆; 第二階段2007年到2010年的時候我們發覺傳統的架構面臨性能瓶頸,轉變成分散式架構,性能能夠達到每秒鐘500筆交易; 在2010年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做雙十一大促的時候發覺傳統的分散式架構缺乏自動化調度能力,

難以滿足大促性能要求。當時一過零點,交易量直沖1500筆每秒,系統面臨設計承載力三倍的壓力,最終我們通過了人工調度的方式把大促一天的性能壓力頂了下來。從那以後,螞蟻痛定思痛發展了具有自動調度能力的雲計算技術,從而解決了性能彈性壓力問題。

目前螞蟻雲計算架構已可輕鬆支援超過每秒12萬筆交易的能力,同時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很多的黑科技,

包括OceanBase等技術,都會以雲服務的方式來提供。放在今天,我們發覺螞蟻的雲計算技術不但對螞蟻有用,對我們的生態夥伴同樣有用,他們非常需要螞蟻技術的説明。傳統行業在這兩年正好在進行業務的互聯網+轉型,各行各業對這方面技術有著迫切的需求,所以我們把螞蟻多年間積累的技術通過雲服務的方式開放出來。我們希望通過雲計算技術的開放起到促進業務創新、服務生態的融合作用。

螞蟻雲計算開放歷程和服務群體

螞蟻雲計算在最近1年多的開放也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於2015年10月份發佈了螞蟻金融雲,它做為螞蟻技術輸出的統一出口,承擔了促進金融行業互聯網+的技術的使命;

第二階段,2016年5月起打通螞蟻開放平臺,我們叫開放融合。以此為契機服務的物件是中小的企業商戶,他們對雲計算的需求是非常簡潔易用,

體驗要好,為此我們做了與開放平臺帳戶融合工作,讓開放平臺上的商戶和ISV能便捷地使用螞蟻雲,使螞蟻金融雲除了服務金融機構之外,還能夠服務小微企業;

第三個階段,2016年10月份又把金融雲升級了,螞蟻跟阿裡雲進行深度合作-我們稱之為螞雲計畫,把阿裡雲的能力和螞蟻的能力融合在一起,統一可以為金融的行業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雲的服務。

我們主要服務的物件

首先,螞蟻雲計算服務螞蟻自己的業務,螞蟻自己的業務要做創新,需要快速獲得資源和技術平臺進行業務創新落地。螞蟻雲計算可以幫助螞蟻更快捷的獲得創新能力。其次,我們服務有螞蟻投資的合作夥伴,主要的主題是通過技術合作促進業務融合創新。第三,我們大面積地服務生態的夥伴,通過提供先進、安全的雲服務來致力於連接。

升級後的金融雲能力框架

升級後的金融雲的能力框架,簡單講分了三層:

第一層最下面是包括計算能力、容災、安全、治理、交付都是符合金融級的要求。這部分能力由阿裡雲以及非常優秀的金融雲來提供。

中間這一層包括金融級的資料庫、中介軟體、OceanBase、分散式事物、移動式的服務,大資料平臺,以及人工智慧和應用服務方面的技術,都是螞蟻近年研究和開發的新型技術,以雲服務的方式開放出來,説明我們的生態夥伴。

最上面一層是跟業務相關的,包括一些金融的能力,場景的連接,生態等等,所以說融合起來我們升級後的金融雲為行業提供了六大能力,包括說IT基礎設施的能力,應用構建的能力,管理、運營、金融服務以及生態的融入的能力。

從某金融公司上雲案例說起

這是一個真實的一個初創金融公司利用螞蟻開放的雲計算技術實現快速開業的故事。金融類企業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等,大家都知道對這些行業有嚴格的監管。對於金融資訊技術它們有一些共性的要求,比如:需要做到同城的兩中心雙活、異地的資料複製;其次,創新業務將來的快速的發展需要有靈活彈性的基礎技術能力。由於初創公司沒有傳統技術路線包袱,所以一開始就可以做成彈性的架構,支援業務的快速發展;第三,軟體的研發發佈要實現自動化,快速的發佈;還有就是符合等保三級要求,安全合規;最後還要滿足6個月之內滿足監管審核驗收條件,實現快速開業。這是非常苛刻的一個條件,要求非常高,時間非常緊。

我們為其提供了利用螞蟻雲上的解決方案。

第一,提供了螞蟻的金融級的分散式的框架以及相關的中介軟體,也就是支持支付寶每秒鐘12萬筆的整套的框架和組件。

第二,提供全套移動開發運營的框架和平臺,我們叫mPaaS,移動應用可以直接用這套平臺開發,非常快速的搭建出類似於支付寶錢包這種規模、這種能力,這種可用性、可靠性的一個移動的應用。

第三,還採用了金融的大資料平臺采雲間,以及客服系統採用的是智慧雲客服,這個客服系統也是支付寶的客服的技術,它是非常有特點的,它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滿足90%以上的回應,大幅度減輕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客服效率;最後,還提供一站式的開發平臺雲效平臺。

我們再分別看一下。金融級的分散式中介軟體可能大家已經聽說過了,這個是螞蟻的非常重要的一套中介軟體。分散式大家都聽說過,螞蟻之外也有很多元件,有其它公司自行開發的,也有開源的,但是真正能夠滿足金融級的交易一致性和資料的可靠性等要求的分散式技術產品,在業界還是非常少的,而能夠對外開放的金融級分散式中介軟體就更少了。螞蟻因為有十幾年的支付寶的這樣的經歷,本身就是跟金融機構打交道,所以它對資料的一致性、安全是非常重視的,螞蟻設計的這套開發框架和分散式中介軟體就是專門針對金融級分散式應用苛刻的非功能性的要求來做的。

雲:金融級分散式中介軟體

它有三大特點,特點一是分散式,分散式提供了高性能和高彈性能力;特點二是金融級,利用這套框架和中介軟體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同城雙活,且滿足資料的一致性、安全性要求。特點三是自動化,分散式之後,未來應用要發佈,要對應用進行管理,如果只靠人工來做會根本無法完成,所以需要借助技術,螞蟻雲計算具備一鍵發佈,智慧運維的能力,來説明我們這套系統平滑運轉。

整套分散式中介軟體含六大元件,包括分散式的服務註冊中心,分散式事務實現一致性,分散式資料來源實現資料的橫向擴展,有了這三個元件之後,理論上來講已經能夠滿足風控和金融級的要求了。利用分散式訊息佇列通過服務解耦實現性能提升,加上分散式的動態配置和分散式的調度實現自動化,可以管理幾千個節點的集群沒有壓力。再加上配套的運維管理和監控安全等措施。整套產品可以支援銀行、保險等金融企業面向互聯網+技術升級,實現橫向擴展、滿足性能彈性要求,同時滿足金融行業安全要求。

端:移動研發平臺mPaaS

第二個提供的是“端”這一塊技術能力,所謂移動研發平臺mPaaS。這是一個覆蓋了研發、運行和運維三個應用生命週期,同時它既有開發的框架,又有推送、分析、閘道等整套能力。支付寶錢包每天有成千上萬,上億次的訪問,所以它面臨的使用的環境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比如說我們現在大家已經習慣4G網路,但是還有很多山溝溝裡面只有2G信號,支付寶錢包還是能打開支付。還有我們需要比如說做紅包的業務,需要頻繁地做反覆運算更新,mPaaS可以幫你實現補丁熱更新。

數:金融大資料平臺

第三個是大資料的平臺。簡單來講是一套BI,只不過說這套BI可以在雲上做的,而不是我們一定要買一套設備,然後放在機房裡面,花了好多錢維護,它在雲上,起步非常小,幾千塊錢或者幾百塊錢一個月可以用起來了,它起步非常的低,你可以快速的發展,成本仍然非常低。

螞蟻零號雲客服,客戶服務智慧化

雲客服是我們SaaS的服務,把支付寶對幾億的客戶的服務中心,把它的技術能力開放出來,服務我們的夥伴。它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它後面有一個智慧化,94%的客服請求是由虛擬的客服來解決的,只有6%需要人工介入。它的能力的提升可能是20倍,所以說如果說碰到一個雙十一的這樣一種場景的話,每天可能有幾百萬的請求,如果用人工來接的話,整個螞蟻員工全部做客服都不夠,所以一定要有人工智慧的技術來幫助我們提升效率,並且它服務的還是非常好的。這個技術也已經開放出來,在雲上面是可以提供的。

一站式研發平臺-雲效平臺

還有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叫雲效平臺,可以看到要實現智慧化的開發,快速的反覆運算,一定要有相應的流程、工具支撐它,雲效平臺可以幫助我們在需求端,開發的時候進行測試、發佈,以及最後來複盤它的一個問題,整套的流程都在這個平臺管理,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研發效率。經過以上這幾個解決方案的組合形成行業解決方案,在雙方幾個月來齊心協力,這一家金融客戶終於在只有6個月時間之內能夠滿足監管審核條件,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並且因為他採用的是公有雲方式,其在IT上投入的資金可能意想不到的便宜,它能做到兩地三中心,並且是雙活的,然後也能夠滿足這些條件,每個月支出的成本,IT上的投入只有幾十萬,如果自己建,6個月之內要完成顯然是不可能的。通常招個標都要幾個月,並且整體投入是億元級的。

雲計算建設的幾點啟示

通過這段時間螞蟻雲計算開放的工作,還是有一點啟示的,做雲計算來講的話,有幾塊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如果只從IT部門的視角考慮建設雲計算,我們通常更多的會考慮成本、效率,但事實上要做雲計算的決策或者雲計算的業務,更應該從業務價值方面來考慮,咱們做這個雲計算到底為業務帶來了什麼,只有從這方面考慮可能我們的雲計算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從IT的投入可能節省了一部分,效率可能提升了,但是這不是雲計算的全部。而對生態的引入,對於夥伴的支援,使得你的業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原來無法實現的創新,現在在雲計算的平臺之下可以做了,這個價值遠遠超過IT投入的成本節省。因此要從業務的價值來思考雲計算的價值。

第二:每個做雲計算決策或者要使用或者服務的都會碰到這個問題,公有雲還是專有雲?專有雲在金融行業用的比較多的,虛擬化,一開始就虛擬化用的比較多的,甚至還會涉及研發佈署的一體化能力,而公有雲除了能夠提供這些好處之外,還能夠給我們帶來生態的價值。在專有雲的環境裡,我們需要要自己建很多東西,可在公有雲上,若別人已經提供雲服務了,我們引過來用就可以。這裡面有所得有所失。我們安全怎麼考慮?當然這方面要考慮,另外一方面可以最快速的支撐你,幫助業務實現升級創新。第二個是自建還是外購?那我相信很多大企業也好,大的金融機構也好,自建比較多,但自建看你怎麼建,有的從頭開始建,實際上是蠻累的,最近幾年也接觸過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實際上真的很辛苦,要自己建從頭開始,過兩年跟不上要鏟掉重來,投入非常大。自建或者外購是一個選擇,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做雲計算的價值,是對業務的價值,能夠快速達到的話自建不是一個問題,哪種方式可以更快速的達到業務價值,這就是我們要做的。第三個要考慮的是服務內部還是服務生態,螞蟻的雲計算的開放是既要服務內部,又要服務生態。服務內部簡單一點,把系統建起來就可以了,但是服務生態還要考慮生態的商業上的一些能力,包括說計費、計量、商業模式,那就更複雜一些。

第三:雲計算看上去是一個技術,實際上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超越技術的。比如說我們可能跟它相關的業務的流程也需要做一些變革。那我們的組織結構甚至也要做變革來幫助雲計算的成功或者真正的發揮效益。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在服務一些企業的時候,發覺它原來那套體系都是以傳統的方式來搭建的,專案推進還需要做招投標,然後簽約之後它的付款方式要麼就是說分期,首期百分之多少,中間到某個程度百分之多少,還是傳統的方式。但實際上雲計算的方式不是這樣來算的,它的一個特點叫做隨需所用,用多少付多少錢,你可以少付錢得到更多的服務,我們可以直接扣款完成交易,這種交易流程的簡便提升了交易效率,對雙方是雙贏的。但是很多企業的傳統業務流程還沒有調整過來,還是用老的一套,流程較長,人員投入大,以至雲計算的實際效益大打折扣的。

螞蟻雲計算開放的成果小結

螞蟻的雲計算開放對於螞蟻金服生態和業務的促進,總結下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創新。有很多是我們螞蟻自己的業務部門在雲計算平臺上在跑它的系統。這個好處就是說它可以快速的得到它所需的技術能力,所以說目前來講在螞蟻雲的平臺上入駐已經有行業開放平臺,它是支撐各個行業快速的跟支付寶形成支付等等,目前已經有十個行業入駐了,今年可能還要翻倍。由此可以推廣開,其它BU也逐漸越來越多以借助螞蟻雲的技術平臺進行快速創新。

融合。螞蟻雲計算促進的是螞蟻生態的融合。我們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些,除了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IT平臺。小微企業的IT能力比較弱的,上了這個平臺就大大提升技術能力。

安全。安全是雲上非常重要的話題,也是螞蟻雲的特色。螞蟻自己也有很多的資料在這個雲平臺上,使得在螞蟻雲平臺上的一些創新可以做得更加靈活和放心。因為它可以保護大家的資料,尤其雲平臺上面還有一個叫資料實驗室,它是把雙方的資料放在一起來做共創,並且是脫敏來共創,不用擔心資料丟失,可以共用成果。

第三,我們大面積地服務生態的夥伴,通過提供先進、安全的雲服務來致力於連接。

升級後的金融雲能力框架

升級後的金融雲的能力框架,簡單講分了三層:

第一層最下面是包括計算能力、容災、安全、治理、交付都是符合金融級的要求。這部分能力由阿裡雲以及非常優秀的金融雲來提供。

中間這一層包括金融級的資料庫、中介軟體、OceanBase、分散式事物、移動式的服務,大資料平臺,以及人工智慧和應用服務方面的技術,都是螞蟻近年研究和開發的新型技術,以雲服務的方式開放出來,説明我們的生態夥伴。

最上面一層是跟業務相關的,包括一些金融的能力,場景的連接,生態等等,所以說融合起來我們升級後的金融雲為行業提供了六大能力,包括說IT基礎設施的能力,應用構建的能力,管理、運營、金融服務以及生態的融入的能力。

從某金融公司上雲案例說起

這是一個真實的一個初創金融公司利用螞蟻開放的雲計算技術實現快速開業的故事。金融類企業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等,大家都知道對這些行業有嚴格的監管。對於金融資訊技術它們有一些共性的要求,比如:需要做到同城的兩中心雙活、異地的資料複製;其次,創新業務將來的快速的發展需要有靈活彈性的基礎技術能力。由於初創公司沒有傳統技術路線包袱,所以一開始就可以做成彈性的架構,支援業務的快速發展;第三,軟體的研發發佈要實現自動化,快速的發佈;還有就是符合等保三級要求,安全合規;最後還要滿足6個月之內滿足監管審核驗收條件,實現快速開業。這是非常苛刻的一個條件,要求非常高,時間非常緊。

我們為其提供了利用螞蟻雲上的解決方案。

第一,提供了螞蟻的金融級的分散式的框架以及相關的中介軟體,也就是支持支付寶每秒鐘12萬筆的整套的框架和組件。

第二,提供全套移動開發運營的框架和平臺,我們叫mPaaS,移動應用可以直接用這套平臺開發,非常快速的搭建出類似於支付寶錢包這種規模、這種能力,這種可用性、可靠性的一個移動的應用。

第三,還採用了金融的大資料平臺采雲間,以及客服系統採用的是智慧雲客服,這個客服系統也是支付寶的客服的技術,它是非常有特點的,它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滿足90%以上的回應,大幅度減輕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客服效率;最後,還提供一站式的開發平臺雲效平臺。

我們再分別看一下。金融級的分散式中介軟體可能大家已經聽說過了,這個是螞蟻的非常重要的一套中介軟體。分散式大家都聽說過,螞蟻之外也有很多元件,有其它公司自行開發的,也有開源的,但是真正能夠滿足金融級的交易一致性和資料的可靠性等要求的分散式技術產品,在業界還是非常少的,而能夠對外開放的金融級分散式中介軟體就更少了。螞蟻因為有十幾年的支付寶的這樣的經歷,本身就是跟金融機構打交道,所以它對資料的一致性、安全是非常重視的,螞蟻設計的這套開發框架和分散式中介軟體就是專門針對金融級分散式應用苛刻的非功能性的要求來做的。

雲:金融級分散式中介軟體

它有三大特點,特點一是分散式,分散式提供了高性能和高彈性能力;特點二是金融級,利用這套框架和中介軟體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同城雙活,且滿足資料的一致性、安全性要求。特點三是自動化,分散式之後,未來應用要發佈,要對應用進行管理,如果只靠人工來做會根本無法完成,所以需要借助技術,螞蟻雲計算具備一鍵發佈,智慧運維的能力,來説明我們這套系統平滑運轉。

整套分散式中介軟體含六大元件,包括分散式的服務註冊中心,分散式事務實現一致性,分散式資料來源實現資料的橫向擴展,有了這三個元件之後,理論上來講已經能夠滿足風控和金融級的要求了。利用分散式訊息佇列通過服務解耦實現性能提升,加上分散式的動態配置和分散式的調度實現自動化,可以管理幾千個節點的集群沒有壓力。再加上配套的運維管理和監控安全等措施。整套產品可以支援銀行、保險等金融企業面向互聯網+技術升級,實現橫向擴展、滿足性能彈性要求,同時滿足金融行業安全要求。

端:移動研發平臺mPaaS

第二個提供的是“端”這一塊技術能力,所謂移動研發平臺mPaaS。這是一個覆蓋了研發、運行和運維三個應用生命週期,同時它既有開發的框架,又有推送、分析、閘道等整套能力。支付寶錢包每天有成千上萬,上億次的訪問,所以它面臨的使用的環境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比如說我們現在大家已經習慣4G網路,但是還有很多山溝溝裡面只有2G信號,支付寶錢包還是能打開支付。還有我們需要比如說做紅包的業務,需要頻繁地做反覆運算更新,mPaaS可以幫你實現補丁熱更新。

數:金融大資料平臺

第三個是大資料的平臺。簡單來講是一套BI,只不過說這套BI可以在雲上做的,而不是我們一定要買一套設備,然後放在機房裡面,花了好多錢維護,它在雲上,起步非常小,幾千塊錢或者幾百塊錢一個月可以用起來了,它起步非常的低,你可以快速的發展,成本仍然非常低。

螞蟻零號雲客服,客戶服務智慧化

雲客服是我們SaaS的服務,把支付寶對幾億的客戶的服務中心,把它的技術能力開放出來,服務我們的夥伴。它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它後面有一個智慧化,94%的客服請求是由虛擬的客服來解決的,只有6%需要人工介入。它的能力的提升可能是20倍,所以說如果說碰到一個雙十一的這樣一種場景的話,每天可能有幾百萬的請求,如果用人工來接的話,整個螞蟻員工全部做客服都不夠,所以一定要有人工智慧的技術來幫助我們提升效率,並且它服務的還是非常好的。這個技術也已經開放出來,在雲上面是可以提供的。

一站式研發平臺-雲效平臺

還有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叫雲效平臺,可以看到要實現智慧化的開發,快速的反覆運算,一定要有相應的流程、工具支撐它,雲效平臺可以幫助我們在需求端,開發的時候進行測試、發佈,以及最後來複盤它的一個問題,整套的流程都在這個平臺管理,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研發效率。經過以上這幾個解決方案的組合形成行業解決方案,在雙方幾個月來齊心協力,這一家金融客戶終於在只有6個月時間之內能夠滿足監管審核條件,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並且因為他採用的是公有雲方式,其在IT上投入的資金可能意想不到的便宜,它能做到兩地三中心,並且是雙活的,然後也能夠滿足這些條件,每個月支出的成本,IT上的投入只有幾十萬,如果自己建,6個月之內要完成顯然是不可能的。通常招個標都要幾個月,並且整體投入是億元級的。

雲計算建設的幾點啟示

通過這段時間螞蟻雲計算開放的工作,還是有一點啟示的,做雲計算來講的話,有幾塊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如果只從IT部門的視角考慮建設雲計算,我們通常更多的會考慮成本、效率,但事實上要做雲計算的決策或者雲計算的業務,更應該從業務價值方面來考慮,咱們做這個雲計算到底為業務帶來了什麼,只有從這方面考慮可能我們的雲計算價值才能真正體現。從IT的投入可能節省了一部分,效率可能提升了,但是這不是雲計算的全部。而對生態的引入,對於夥伴的支援,使得你的業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原來無法實現的創新,現在在雲計算的平臺之下可以做了,這個價值遠遠超過IT投入的成本節省。因此要從業務的價值來思考雲計算的價值。

第二:每個做雲計算決策或者要使用或者服務的都會碰到這個問題,公有雲還是專有雲?專有雲在金融行業用的比較多的,虛擬化,一開始就虛擬化用的比較多的,甚至還會涉及研發佈署的一體化能力,而公有雲除了能夠提供這些好處之外,還能夠給我們帶來生態的價值。在專有雲的環境裡,我們需要要自己建很多東西,可在公有雲上,若別人已經提供雲服務了,我們引過來用就可以。這裡面有所得有所失。我們安全怎麼考慮?當然這方面要考慮,另外一方面可以最快速的支撐你,幫助業務實現升級創新。第二個是自建還是外購?那我相信很多大企業也好,大的金融機構也好,自建比較多,但自建看你怎麼建,有的從頭開始建,實際上是蠻累的,最近幾年也接觸過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實際上真的很辛苦,要自己建從頭開始,過兩年跟不上要鏟掉重來,投入非常大。自建或者外購是一個選擇,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做雲計算的價值,是對業務的價值,能夠快速達到的話自建不是一個問題,哪種方式可以更快速的達到業務價值,這就是我們要做的。第三個要考慮的是服務內部還是服務生態,螞蟻的雲計算的開放是既要服務內部,又要服務生態。服務內部簡單一點,把系統建起來就可以了,但是服務生態還要考慮生態的商業上的一些能力,包括說計費、計量、商業模式,那就更複雜一些。

第三:雲計算看上去是一個技術,實際上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超越技術的。比如說我們可能跟它相關的業務的流程也需要做一些變革。那我們的組織結構甚至也要做變革來幫助雲計算的成功或者真正的發揮效益。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在服務一些企業的時候,發覺它原來那套體系都是以傳統的方式來搭建的,專案推進還需要做招投標,然後簽約之後它的付款方式要麼就是說分期,首期百分之多少,中間到某個程度百分之多少,還是傳統的方式。但實際上雲計算的方式不是這樣來算的,它的一個特點叫做隨需所用,用多少付多少錢,你可以少付錢得到更多的服務,我們可以直接扣款完成交易,這種交易流程的簡便提升了交易效率,對雙方是雙贏的。但是很多企業的傳統業務流程還沒有調整過來,還是用老的一套,流程較長,人員投入大,以至雲計算的實際效益大打折扣的。

螞蟻雲計算開放的成果小結

螞蟻的雲計算開放對於螞蟻金服生態和業務的促進,總結下來有以下四個方面:

創新。有很多是我們螞蟻自己的業務部門在雲計算平臺上在跑它的系統。這個好處就是說它可以快速的得到它所需的技術能力,所以說目前來講在螞蟻雲的平臺上入駐已經有行業開放平臺,它是支撐各個行業快速的跟支付寶形成支付等等,目前已經有十個行業入駐了,今年可能還要翻倍。由此可以推廣開,其它BU也逐漸越來越多以借助螞蟻雲的技術平臺進行快速創新。

融合。螞蟻雲計算促進的是螞蟻生態的融合。我們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些,除了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IT平臺。小微企業的IT能力比較弱的,上了這個平臺就大大提升技術能力。

安全。安全是雲上非常重要的話題,也是螞蟻雲的特色。螞蟻自己也有很多的資料在這個雲平臺上,使得在螞蟻雲平臺上的一些創新可以做得更加靈活和放心。因為它可以保護大家的資料,尤其雲平臺上面還有一個叫資料實驗室,它是把雙方的資料放在一起來做共創,並且是脫敏來共創,不用擔心資料丟失,可以共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