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形意拳必學拳諺之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在讀文章之前您可以點擊下方超連結,閱讀武功秘笈。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專指形意拳在使用中的要求。在形意拳發展史上,歷代傳人中都出現過出類拔萃之輩。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評判這些傳奇式的人物時,並不是通過一個統一的動作標準去衡量他們的練法。這是因為,形意拳鍛煉的終極目標是“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這對於那些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基礎訓練,

較準確地掌握了形意拳基本動作規範的人來說,是一句必須領悟的至理名言,否則,再天資聰穎,也不過是個練家子,難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練形意拳有“一年打死人”的說法,雖然誇張,但也說明形意拳具有質樸、簡練、實用的特點。所以,練形意拳的人,應善於把握體用結合的關係,把練和用緊密集合起來,體味形意拳“打人不露形,露形不為能”的拳理。

練法,用外表的動作“形”,反映動作內涵的“意”,此時外表需要循規蹈矩,不能改變傳承,要用一成不變的“靜態”規矩反應內心的動態,不斷昇華意境;而用法,則靠千變萬化的外形來體現內心“無我”這種恬淡的境界,必須要忘掉身心,以至於進入一種毫無畏懼的忘我狀態。

拿形意拳的練法和用法相比較,既有拳架結構的變化,也有動作多與少、幅度大與小、力道剛與柔的變化。就是同一個用法之間也有這種變化。動作雖然沒了平時練的摸樣,卻處處透出了形意拳的味道,這對於平時怎麼練就想怎麼用的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用法和練法比較,要能夠做到動作省減了,而意思仍然存在,這可以從“防即是打、打即是防”之間的顧盼、呼應、貫通之中去領會。

這種“用法”表面看起來動作很簡單,甚至只是一動而已,其實是一個非常注重節奏的、連貫起來的複雜動作,是動動交代的清清楚楚的能量組合,不是簡單的一個動作。

有人講,形意拳用法必須帶著它一定的形象。的確,形意拳有“五行”、“十二形”等明顯區別與其他拳種的特色動作。

但一用起來這些“形”,就如同書法中把正楷寫成草書的關係一樣,快的在似與不似之間,甚至快的認不出來。但心裡清楚,用法的每一動都來源於平時練的形,是一種熟能生巧、融會貫通、隨感而發的下意識動作,而真用到這些形時,內地裡早已養成要特別認真按要領去做的習慣。

形意拳法理中貫穿著《易學》中“變化”的原理,是一種千變萬化的拳學,單純用一個統一的動作標準去學習、研究它,反而難以領會他的奧秘。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是一種千變萬化的拳學,單純用一個統一的動作標準去學習、研究它,反而難以領會他的奧秘。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