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邪門的古墓:一口棺材要了7條命!找不到!挖不動!不敢挖!

《盜墓筆記》、《老九門》這樣的影視劇之所以這麼火

是因為老百姓覺得那都是充滿神秘色彩的事兒

可考古學家們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都能把玄機解開

但有這麼一座古墓

挖它可以說近代以來中國考古界做過的最危險的一件事

它就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墓——明定陵

這位皇帝長這樣:

▌找不到——

1955年以郭沫若為負責人的明定陵考古工作開始了,

明定陵距北京48 公里

作為考古經驗還在嬰兒期的考古隊來說,

這是一次危險的嘗試。

300年前的明定陵的修建耗時6年,

花費800萬兩而建成。

雖然規模相對於其他帝王陵不是很大,

但由於是帝王的規格埋葬,

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開始一直找不到它的入口

歷時1年半才找到一堵高8.8米厚1.6米的金剛牆,

也就是所謂的地宮入口。

▌挖不動——

民國時期,國民黨將軍孫連仲帶40萬大軍挖墳,

正當要進入時,士兵當即吐血身亡。

實在是怪異之極。

民間一直傳言挖不動這座陵墓

而郭沫若帶領的挖掘工作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

外面開始流傳:

定陵地宮藏有一條河流,

要想找到萬曆皇帝的棺槨必須乘坐小船經過佈滿鐵劍的小河,

途徑萬丈深淵,且必須是生辰八字與萬曆帝相同的人才能到達。

一時間考古隊人心惶惶,

郭沫若等人則不信牛鬼蛇神,堅持挖掘。

幸好最終還是挖動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達了主棺室。

主倌室的構造是這樣的:

主棺室的中央擺放著三口朱漆棺材,

中間一口就是萬曆皇帝的,

左右兩口為皇后的。

同時,萬曆皇帝的屍骨也被找到了:

當然,和大家一樣

小編最感興趣的還是墓裡有些什麼寶貝:

隨著考古隊員迫不及待的打開了萬曆皇帝的主棺,

只見裡面金光閃閃,擺滿了眾多奇珍異寶,

▌龍冠——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萬曆皇帝的龍冠

一個用純金絲編制而成

另一個更加華麗冠上所綴的精美的金色裝飾,

金飾件總重量307.5克。

嵌貓眼石、黃寶石各二塊,紅、藍寶石各五塊,

綠寶石二塊、珍珠五顆,翡翠兩顆,

龍首還托“萬”、“壽”二字,堪稱精美華貴。

▌玉器——

定陵地宮出土文物豐富,包括有大量玉器,

可以分為器皿、禮器、佩飾和玉料四類。

器皿中有爵、壺、盒、盂、碗、杯等多個品種。

禮器中主要有璧和圭兩種。

而佩飾中又有玉帶鉤、玉革帶、

玉佩和玉耳墜、玉簪等首飾。

基本反映了明代帝王、後妃在禮儀、

輿服及生活等方面所用玉器的情況。

翡翠嵌寶石龍首帶鉤

鎏金嵌珠寶方勝形帶鉤

金環鑲寶玉兔耳墜

翡翠嵌珠寶花蝶鎏金銀簪

玉革帶革帶

系於袍最外的一種代表身份地位的飾物,以玉帶最為珍貴

鎏金松鶴長方形帶鉤

玉石嵌珠寶簪子

玉酒杯

純金和玉石打造的碗

這些玉器用途多樣,造型各異,

為追求精美,工匠們運用鏤雕、

浮雕和線刻等多種工藝,並將其有機貫通,

使玉的雕琢既渾厚古樸,

又清秀雅致,情趣濃厚。

值得注意的是,

這批帝后用玉往往與鏨金工藝或珠寶鑲嵌工藝結合在一起,

是明晚期皇室用玉的一大特點。

這麼精湛的工藝、奢華的用料

▌金器——

皇帝就是皇帝

不管什麼都要用金的玉的

連肥皂盒都要用金的

金肥皂盒圓筒形,分內外兩層,外層中部有腰箍一周,內層底部有7個漏孔,便於使用後的肥皂殘水流到外層盒的底部,出土時器內尚留有兩塊黑色圓形有機物。

鎏金龍紋嵌寶石香薰,工藝繁複,構思精巧,既可拿在手上,也可插在腰帶上隨身攜帶。

金帶柄罐和用金895克。此罐表面有磕碰和磨損痕跡,木柄黑光發亮,似長期煙熏所致,萬曆皇帝一生體虛多病,經常服藥,也許,這就是煎藥所用的藥罐子。

連藥罐子都是金的——其他還能放過嗎?

二龍戲珠紋金盆,用金1013克

金酒注

刻雲龍紋金漱盂 此盂出於孝端皇后棺內,用金373克。

金箸,一雙用金150克,金匙用金75克

吃飯都用金子

會不會重金屬中毒啊?

鎏金銀盤

▌不敢挖——

當時的考古還是比較落後的,

在後來的文物保存中許多文物因沒有保存條件大都損壞。

而萬曆皇帝的棺材木因為考古人員覺得沒有價值便丟棄在了旁邊的山溝後,

附近七位村民聞訊趕來,

瓜分了這塊棺材木,個個如獲至寶。

村人不無忌妒地警告說:

“皇帝的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用的,

要是沒那福分,消受不起,還會搭上性命……”

詭異的事情隨之而來:

一對年邁的夫婦特地用此楠木請人打做棺材,

可是不到半月,兩人前後歸天。

一位農民更是把此木放在佛龕上,

結果家中四位小孩死因不明......

先後七位遭遇不測。

更加邪氣的是參與此次的考古學家也遭遇了怪事。

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縊死於北京故居,

他的兩個兒子也自殺身亡了,

總指揮鄭振鐸遭遇離奇空難,

吳晗在獄中自殺骨灰都找不到......

雖然出土了不少奇珍異寶,

但是明定陵就像中國式法老的詛咒,

詭異的事情真的無法解釋。

自此不主動開挖皇陵成了考古界的一條明文規定。

也許等有一天科學發達了

能讓我們智慧的開啟祖先留下的秘密!

《華豫之門》民間收藏真品館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與東三街交叉口天下收藏文化街北區3072室

電話:0371-55322400

每週四晚21:15河南衛視首播

QQ粉絲交流群1:515980485

QQ粉絲交流群2:554338859

QQ粉絲交流群3:567947676

QQ粉絲交流群4:205838639

覺得不錯,請點贊↓↓↓

另一個更加華麗冠上所綴的精美的金色裝飾,

金飾件總重量307.5克。

嵌貓眼石、黃寶石各二塊,紅、藍寶石各五塊,

綠寶石二塊、珍珠五顆,翡翠兩顆,

龍首還托“萬”、“壽”二字,堪稱精美華貴。

▌玉器——

定陵地宮出土文物豐富,包括有大量玉器,

可以分為器皿、禮器、佩飾和玉料四類。

器皿中有爵、壺、盒、盂、碗、杯等多個品種。

禮器中主要有璧和圭兩種。

而佩飾中又有玉帶鉤、玉革帶、

玉佩和玉耳墜、玉簪等首飾。

基本反映了明代帝王、後妃在禮儀、

輿服及生活等方面所用玉器的情況。

翡翠嵌寶石龍首帶鉤

鎏金嵌珠寶方勝形帶鉤

金環鑲寶玉兔耳墜

翡翠嵌珠寶花蝶鎏金銀簪

玉革帶革帶

系於袍最外的一種代表身份地位的飾物,以玉帶最為珍貴

鎏金松鶴長方形帶鉤

玉石嵌珠寶簪子

玉酒杯

純金和玉石打造的碗

這些玉器用途多樣,造型各異,

為追求精美,工匠們運用鏤雕、

浮雕和線刻等多種工藝,並將其有機貫通,

使玉的雕琢既渾厚古樸,

又清秀雅致,情趣濃厚。

值得注意的是,

這批帝后用玉往往與鏨金工藝或珠寶鑲嵌工藝結合在一起,

是明晚期皇室用玉的一大特點。

這麼精湛的工藝、奢華的用料

▌金器——

皇帝就是皇帝

不管什麼都要用金的玉的

連肥皂盒都要用金的

金肥皂盒圓筒形,分內外兩層,外層中部有腰箍一周,內層底部有7個漏孔,便於使用後的肥皂殘水流到外層盒的底部,出土時器內尚留有兩塊黑色圓形有機物。

鎏金龍紋嵌寶石香薰,工藝繁複,構思精巧,既可拿在手上,也可插在腰帶上隨身攜帶。

金帶柄罐和用金895克。此罐表面有磕碰和磨損痕跡,木柄黑光發亮,似長期煙熏所致,萬曆皇帝一生體虛多病,經常服藥,也許,這就是煎藥所用的藥罐子。

連藥罐子都是金的——其他還能放過嗎?

二龍戲珠紋金盆,用金1013克

金酒注

刻雲龍紋金漱盂 此盂出於孝端皇后棺內,用金373克。

金箸,一雙用金150克,金匙用金75克

吃飯都用金子

會不會重金屬中毒啊?

鎏金銀盤

▌不敢挖——

當時的考古還是比較落後的,

在後來的文物保存中許多文物因沒有保存條件大都損壞。

而萬曆皇帝的棺材木因為考古人員覺得沒有價值便丟棄在了旁邊的山溝後,

附近七位村民聞訊趕來,

瓜分了這塊棺材木,個個如獲至寶。

村人不無忌妒地警告說:

“皇帝的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用的,

要是沒那福分,消受不起,還會搭上性命……”

詭異的事情隨之而來:

一對年邁的夫婦特地用此楠木請人打做棺材,

可是不到半月,兩人前後歸天。

一位農民更是把此木放在佛龕上,

結果家中四位小孩死因不明......

先後七位遭遇不測。

更加邪氣的是參與此次的考古學家也遭遇了怪事。

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縊死於北京故居,

他的兩個兒子也自殺身亡了,

總指揮鄭振鐸遭遇離奇空難,

吳晗在獄中自殺骨灰都找不到......

雖然出土了不少奇珍異寶,

但是明定陵就像中國式法老的詛咒,

詭異的事情真的無法解釋。

自此不主動開挖皇陵成了考古界的一條明文規定。

也許等有一天科學發達了

能讓我們智慧的開啟祖先留下的秘密!

《華豫之門》民間收藏真品館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內環與東三街交叉口天下收藏文化街北區3072室

電話:0371-55322400

每週四晚21:15河南衛視首播

QQ粉絲交流群1:515980485

QQ粉絲交流群2:554338859

QQ粉絲交流群3:567947676

QQ粉絲交流群4:205838639

覺得不錯,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