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加坡違停被扣押、桂林投放舊車,摩拜單車暴露了一個致命問題

隨著共用單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進軍更多城市成為了行業領軍平臺的必選項之一,

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天花板,另一方面也能為更多用戶群體提供綠色出行的服務,堪稱雙贏。比如行業第二名摩拜單車也在5月底進駐桂林。

然而就在6月1日,桂林本地媒體報導指出,摩拜單車在桂林大批量投放的是舊版運動型單車,眾所周知,舊版摩拜單車整車重達25公斤,實心輪胎在坑窪道路、步行道、減速帶等顛簸地段騎行的顛簸感分外強烈,

更存在沒有減震器、車柄無法轉動、車座無法調整等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的諸多問題,舊版摩拜單車早已被用戶市場所否定。


那麼摩拜為什麼還要在桂林投放這種早已淘汰的就版單車?作為早已研發推出了二代輕騎版,

並在全國主要一線城市推廣開來的摩拜想必並非是因技術能力不足。

有趣的是,在一周前,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稱,陸路交通管理局近日採取了執法行動,扣押了49輛非法停放的共用腳踏車,其中主要違規平臺正是來自中國的摩拜單車。把上述兩條新聞放在一起看,不難發現,摩拜單車之所以投放毫無用戶體驗可言但更加結實耐用的舊版單車、以及在新加坡有關部門已經規劃出多個腳踏車停放處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違停現象。

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摩拜運維能力的嚴重缺失。


簡單的說,在摩拜大操大辦拓展城市覆蓋的同時,運維配套設施並未跟上,因此無論是投放舊版單車還是直接違停,都是減少運維人員和成本的表現。

這樣無疑將加劇用戶群體和管理部門對摩拜的抵制和疑慮,嚴重破壞共用單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不難看出,摩拜至今仍未意識到以用戶為核心的重要性,通過違規運營、犧牲用戶體驗去換取城市覆蓋資料的好看,最終目的或許是為了獲取資本市場的看好進而換取融資。但是,這種包裝出來的資料根本無法得到使用者市場的認可,最終的結果依然不言而喻。

希望摩拜早日認識到這一點,能夠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