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件小事,堅持10年,孩子不優秀都難!爸爸媽媽都該看一看!

今天是6.1兒童節

首先要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

作為爸爸媽媽,

你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嗎?

有6件小事,只要你能堅持10年,

孩子不優秀都難!

爸爸媽媽都該看一看哦!

1.睡前故事

講睡前故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大腦的發育很有幫助。而且,講睡前故事可以大大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繫與交流。

睡前故事是幼兒文學作品的一部分,大都是作家根據幼兒心理特點,專門為幼兒創作的。

有濃郁的情意,

能夠打動孩子們的心;

有高尚的童趣,能夠引孩子們發笑,給他們歡悅和快樂。

當然講睡前故事是有講究的,不能時間太長,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之內。

故事的選擇也要有一定的講究,是那種平和,安靜,優美型的,不能選擇故事情節激烈或恐怖的故事。

2.教孩子做家務

學習書本知識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裡,孩子應該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做一些使用手指的細活。

例如讓孩子剝圓白菜、洋蔥皮,去掉豌豆莢的筋,這種細微的手指運動可以刺激大腦。

孩子手的活動越靈活,其頭腦的活動越靈活,對手的刺激就是對頭腦的刺激。

專家說,動手做事是孩子成長的基礎,是孩子手腦結合、身心和諧發展的過程。

如果真正愛孩子,

就要創造條件滿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多讓孩子動手,不要用您的“過度好心”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

3.一起郊遊

幼稚園的教育必不可少,但大自然中潛移默化的教育更為重要和有效。

在茂密的森林中爬坡登頂,在青青的草地上採摘不知名的野花、追逐花間飛舞的蝴蝶,孩子心靈上獲得的啟迪,潛移默化增長的經驗與智慧,猶如春雨潤物般無聲無息。

當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展現在孩子眼前時,

孩子會歡呼雀躍,四處奔跑。

在暖暖的陽光中,迎著醉人的春風,泡在清新的氧吧裡,聽著歡快的溪流聲,感受小鳥在枝頭鳴唱的快樂。

4.交流溝通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患上“兒童孤僻症”,主要是由於父母和孩子缺乏溝通。

多和孩子溝通可以增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和孩子成為朋友,減輕孩子的孤獨感。

爸爸媽媽們多和孩子說說話,能夠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鍛煉孩子的大腦發育,這樣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說“不知道,等你長大以後你就知道了”,要在回答孩子提問時給予孩子更多的思考,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5.共同參加體育活動

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體育活動,不僅能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運動認知和運動習慣,還能增強孩子與家人的親情互動。

如果父母能引導孩子從小喜歡上體育運動,不僅有機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是為孩子的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孩子勇敢、頑強的精神。

6.一起參加公益活動

現在的獨生子女,有享受不完的愛,而奉獻卻很少。如果享受父母創造的幸福是他快樂的唯一源泉,他可能會成為一個隻知索取,不知奉獻的人。所以,我們要注意對孩子進行奉獻教育。父母可以通過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奉獻精神。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帶孩子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不僅可以增長孩子的社會經驗,還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甚至對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有積極的作用。

和孩子一起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一個實踐教育的過程,是培育學生心智、體能的重要手段,為孩子以後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家您生活中遇到任何法律難題或者維權難題,可以撥打欄目熱線0531-86107730、86107760或者編輯內容發送到18906401234。《第一家》公益律師團將線上為您解答!

不僅有機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是為孩子的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孩子勇敢、頑強的精神。

6.一起參加公益活動

現在的獨生子女,有享受不完的愛,而奉獻卻很少。如果享受父母創造的幸福是他快樂的唯一源泉,他可能會成為一個隻知索取,不知奉獻的人。所以,我們要注意對孩子進行奉獻教育。父母可以通過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奉獻精神。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帶孩子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不僅可以增長孩子的社會經驗,還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甚至對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有積極的作用。

和孩子一起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一個實踐教育的過程,是培育學生心智、體能的重要手段,為孩子以後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家您生活中遇到任何法律難題或者維權難題,可以撥打欄目熱線0531-86107730、86107760或者編輯內容發送到18906401234。《第一家》公益律師團將線上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