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一兒童節 信陽“愛心媽媽”鄉村小學認“孩子”(圖)

按大城市同標準設定的“十分有愛”童書館。

中新社河南分社信陽6月1日電 “我今天又有了新媽媽了,

和我一起過一個快樂的兒童節,我很喜歡她!”5月31日,信陽市羅山縣周党鎮田河小學學生徐子軒難掩自己內心的喜悅。孩子口中所說的“新媽媽”是信陽供電公司8名女員工,她們與該校8名貧困學生結對幫扶對子,當起“愛心媽媽”。

田河小學負責兩個鄉鎮5個行政村的小學教育工作,現有老師15名,在校學生292人,其中留守兒童137名。3月初,國家電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信陽供電公司和羅山縣供電公司四級客戶服務中心與其結成共建對子,

持續深入地開展共建活動。

“愛心媽媽”和志願者向孩子們捐贈書籍。

3月22日,在初次共建結對中,四級供電愛心人士瞭解到,該校還有8名特困生。他們不但家庭貧困,

而且有的父母不全,不利於健康成長。信陽供電公司女員工們得知此資訊後,踴躍報名,爭當這8名孩子的愛心媽媽,結對幫扶,呵護孩子茁壯成長。

又是一年兒童節。親生父母不在身邊,這些留守學生在節日裡有什麼願望和期盼,“愛心媽媽”們決定前往正式認領“孩子”,給孩子們過一個難忘的節日。

5月31日下午,8名愛心媽媽同信陽供電公司的志願者們趕到田河小學。

“愛心媽媽”和志願者一起整理書籍

河南省電力公司工會和信陽供電公司工會為該校援建了一間“十分有愛”童書館剛剛落成,當天準備正式啟用。童書館的桌椅、書架等設施是根據小學生身高、愛好設計;牆壁的粉色色調增添了室內的溫馨。童書館按大城市同標準設定。

能有此一處“高大上”的讀書環境,孩子們開始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志願者們將第一批653本兒童書籍分類擺放整齊,並向孩子們講授。這些書籍有的是信陽供電員工子女捐贈的,有的是志願者特意購買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第一次見到這麼花花綠綠的課外讀物,孩子們愛不釋手、如饑似渴。

“愛心媽媽”為孩子們授課。

到了“認親”這一環節了。愛心媽媽和7名孩子一一相認。“媽媽”們將自己帶來的書包、文具和慰問金作為見面禮贈送給孩子,詳細瞭解孩子家庭情況,輕聲詢問還有哪些願望。孩子們開始還有些拘謹,當看到“新媽媽”十分和善和體貼時,慢慢地也活潑起來,很快無話不談。

因自己的“孩子”徐發滿生病在家,愛心媽媽馬麗帶著禮物上門“認親”。看到瘦弱的孩子,馬麗心疼詢問日常營養及治療情況,並拿出醫療費叮囑孩子父親第二天將孩子送到鄉鎮醫院治療。

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愛心媽媽馮葉自己的女兒才一歲7個月,平時有家常給女兒講故事。此時,她特地帶來了兩個小故事《小白兔和小松鼠學藝》《鴨子為什麼會游泳》。動聽的母聲,配合誇張的肢體動作,逗得孩子們開懷大笑。

母子、母女的關係越來越融洽。大家又把“親子秀”的現場挪到室外:孩子們同志願者一起做“捉尾巴”的遊戲。

“愛心媽媽”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三年級50多名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志願者與孩子兩人一組,在後腰系上彩繩當尾巴,每組成員互相捉另外一組的“尾巴”。開始,孩子們還循規蹈矩地一對一捉“尾巴”。看到自己個頭處於劣勢時,“鬼機靈”們開始走“捷徑”:5個孩子同時“攻擊”一個“媽媽”。一個“虎媽”難敵5個“狼崽兒”。“虎媽”很快敗下陣來。笑聲、呐喊聲……讓整個校園沸騰起來了。孩子們對親生父母的思念之苦此時也拋到九霄雲外。

歡樂的時間過得很快,已到放學時間了,大家依依不捨,相約常相見。(甘仁偉 楊帆 劉威)

愛心媽媽馬麗帶著禮物上門“認親”。看到瘦弱的孩子,馬麗心疼詢問日常營養及治療情況,並拿出醫療費叮囑孩子父親第二天將孩子送到鄉鎮醫院治療。

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愛心媽媽馮葉自己的女兒才一歲7個月,平時有家常給女兒講故事。此時,她特地帶來了兩個小故事《小白兔和小松鼠學藝》《鴨子為什麼會游泳》。動聽的母聲,配合誇張的肢體動作,逗得孩子們開懷大笑。

母子、母女的關係越來越融洽。大家又把“親子秀”的現場挪到室外:孩子們同志願者一起做“捉尾巴”的遊戲。

“愛心媽媽”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

三年級50多名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志願者與孩子兩人一組,在後腰系上彩繩當尾巴,每組成員互相捉另外一組的“尾巴”。開始,孩子們還循規蹈矩地一對一捉“尾巴”。看到自己個頭處於劣勢時,“鬼機靈”們開始走“捷徑”:5個孩子同時“攻擊”一個“媽媽”。一個“虎媽”難敵5個“狼崽兒”。“虎媽”很快敗下陣來。笑聲、呐喊聲……讓整個校園沸騰起來了。孩子們對親生父母的思念之苦此時也拋到九霄雲外。

歡樂的時間過得很快,已到放學時間了,大家依依不捨,相約常相見。(甘仁偉 楊帆 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