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知是毒酒,宋江為何要喝下去?

水滸傳中,宋江自從當上了“扛把子”的以後,他的統治思想和晁蓋完全不同。

他一心想著詔安,為了完成他的“方針政策”不惜犧牲梁山好漢的生命為代價。最終總算被“詔安”。

可是這種詔安並沒有宋江想像的那麼完美。北宋朝廷在宋徽宗的治理之下腐敗不堪,哪能容得下宋江及宋江手下那些嫉惡如仇的“梁上好漢”?不僅在官職上是屬於那種“打醬油”,即使這樣,包括蔡京、高俅等官僚還是不放棄把宋江及其弟兄弄死的念頭,

處處刁難。

在《水滸傳》尾聲,宋江似乎察覺到了拿是一杯毒酒,為什麼他不先測試一下有沒有毒,而是一飲而盡呢?作為一個水滸謎,我就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愚見:

如果從現代理解古代,很多人認為宋江不仗義,害了那麼多兄弟.因為現代人認為是自由,古代人認為是自私的.現代人多管自己的日子好過,逍遙自在就行了,而古人,尤其是古代的讀書人,常抱著“天下興亡,匹夫有則”的出發點與志願,他們認為國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從古代理解古代,宋江幫助那麼多英雄好漢洗脫了賊寇的罪名,並且借曲線救國的方式,實現了一批報國無門的英雄豪傑抱國立功,建功立業的機會,否則他們跟大遼是沾不上邊的,只是享受一些小集團的利益罷了.如果不是招安,宋等梁山勢力被朝廷打敗是早晚的事,因為宋只梁山一點地盤,其實力和朝廷是遠遠不能比的.梁山除了高俅這些混蛋加軍事盲,比吳用、宋江更懂兵法戰策的人大有人在,如果童貫、高俅不行,最後肯定也會啟用這些人.等到那裡被逼投降,可能梁山就不能做為一個整體為國效力,而被徹底分散到全國了.再想以梁山英雄的旗號做成為國為民的大事,是不可能的了.

本來宋還想通過建功立業的方式,感化皇帝,並最終取得信任,再到後面聯合忠臣消滅一幫禍國殃民的諸如高俅、童貫之類的奸臣,但沒想到皇帝的智商如此之低,宋立了這麼大功,奸臣幾句輕描淡寫的誣告,便讓徽宗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痛下殺手,實際上他認為曲線殺奸臣,清朝政的想法與路線根本是不通的,想想對很多兄弟的承諾無法實現,因此徹底地心死了,很絕望地喝下了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