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教會人工智慧“愛”之前,先要教它們怎麼“撩”

小編今天來聊一聊人工智慧和撩妹的事情。

人工智慧的發展,科學家不僅僅在單純的機械運動上進行研究了,開始更多地考慮思考能力、知覺能力和自我意識。

這方面早在1950年,

數學家阿蘭·圖靈在一篇論文中就提出了最著名的機器智慧測試:他說,假設一個人和一台電腦通過文字交流,協力廠商在一個獨立的房間裡閱讀他們的往來對話;如果協力廠商無法判斷誰是人類、誰是電腦,那麼這台電腦就是人工智慧。

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電腦能夠通過這個測試。

關於人工智慧的自我意識,小編在很多文章都有提及,這裡咱不談意識,談愛情,因為機器意識遠遠不如機器愛情有趣。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愛上人形機器人的故事始終層出不窮。在過去十年中,人工智慧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科幻作品中,而是進入商業和研究的領域。在國際象棋、圍棋和《危險邊沿》(一檔益智問答遊戲節目)之類的比賽中都勝過人類。

這時候,敏銳的投資者們已經將資源朝“情感”人工智慧方向傾斜,目的是開發出能夠識別、理解、加工和模仿人類情感的系統。

情感是真正的‘智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如何判斷人工智慧有了感情,或者如何判斷一個人工智慧愛上你了呢?

這麼說吧,你如果愛上了一個妹子,你會去追求她,俗話說“撩妹”。

撩撥表面上看起來稀鬆平常,但它實際上是一個要求極高的智力測試。想一下,成功地調情需要做到的一切吧。要用語氣和肢體語言對特定的人傳達某種特定的欲望而隱藏其他欲望。

要投射出興趣,又不能太有興趣。

要能正確理解他人的肢體語言,哪怕對方和你一樣也在有目的地隱藏資訊。要言談得體,還要作出恰當的回應。

對人類來說,調情是體現情緒智力和社交智力的關鍵。這就是所謂的“情商”,

真的太難了,連人類都很難做到。

而要讓人工智慧懂得什麼是“愛”,就必須先賦予機器的這種“撩妹”能力:喚起他人的情感,以及理解語言和潛臺詞(即學會區分一個人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

不過小編很擔心,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遠比人類要快,一旦它們學會了撩妹,妹子們都被它們吸引走了,那像小編這樣情商低的,是不是要一輩子光棍了。

妹子們都被它們吸引走了,那像小編這樣情商低的,是不是要一輩子光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