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在上海開建第二艘國產航母,採用這一技術已經超越俄羅斯

據英國權威的《簡氏防務週刊》近日報導,一些海軍專家分析,從多種跡象來看目前正在大連建造的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可能將在2017年前下水,而中國已經著手準備建造第二艘國產航母,

在這艘航母上將會採取一項重大的“技術進步”,也就是說將有“很大可能”和美國航母一樣採用彈射起飛、阻攔降落的方式。

這篇報導聲稱,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陸基航母模型正在進行改建,這可能表明中國第二艘航母將與其第一艘航母在設計上表現為重大變化,

其中最為顯著的改變是甲板前段滑躍起飛跳板在模型上已經被拆除了,這讓此前關於中國第三艘航母將安裝彈射器的估計顯然得到了進步的證實。

那麼除了彈射起飛方式外,國產第二艘航母還將有哪些重大改變呢?軍事專家聶政分析:一是更合理的設計。

國防部發言人已經明確國產航母的排水量為五萬噸級,但是他沒有明確是滿載排水量還是空載排水量。我們都知道,遼寧艦滿載排水量約5.9萬噸,所以國產航母排水量雖有可能增加,但是增加的空間估計有限。但是因為有遼寧號的成熟經驗,所以能夠更好地在國產航母中大施拳腳,進行更加合理的設計。所以,新航母會增大機庫和維修車間的面積,
增加彈藥和油水儲備能力,使其自持力更大、載機更多、作戰能力更強。同時,遼寧號原有的12組“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的發射井當時進行的是彌補性的拆除,這一問題在國產航母整體規劃設計時當然要統一,可以將這部分區域佈置為艦員的住艙來改善艦員們的居住環境、作為燃油艙和淡水艙增加航母的補給物資儲備量。

二是預警和雷達系統。由於國產航母的性能更加突出,所以這次一定要裝備國產預警飛機,最有可能的是空警-200型預警機。該機是中國空軍重要的特種飛機,主要用於承擔空中巡邏警戒任務,彌補地面雷達低空盲區,兼顧對航空兵實施指揮。探測、監視、跟蹤和識別來襲的空中目標、水面目標等,

進行戰場態勢監控,指揮引導己方部隊實施作戰。同時,國產航母應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是用電的方式控制雷達波束的指向在變化進行掃描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頻寬、信號處理和冗度設計上相比無源相控陣雷達更具優勢。現在下水的驅逐艦052d已經裝備了該雷達,意味著該雷達技術的成熟,應用在國產航母上恰當其時。

三是更大的機庫和停機位。遼寧艦原來設計功能繁瑣,浪費空間巨大,例如遼寧艦機庫裡沿用了固定的飛機旋轉盤和鐵軌,佔用空間大。國產航母必須取消這種累贅的設施。同時國產航母還要拓寬滑躍甲板寬度。目前遼寧艦滑躍甲板較窄,飛機起飛時無法停機。如果拓寬滑躍甲板,可以在右舷設置3至4個固定停機位。從這些角度出發精益求精、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空間佔用,可以增加數個停機位。如果國產航母能擴大飛行甲板面積,延長右側起飛跑道,在艦體中後部停機區增設引流板和輪擋,就可以使殲-15艦載機以接近最大起飛重量連續起飛,掛載重型彈藥和較多的燃油,執行遠端攻擊和截擊任務,大大提升國產航母的戰術價值。

當然,現在的一切還都是猜測,但是我們有信心以上所說的這些在國產航母上都會有所體現,我們都期待著“大國重器”下水的那一天!

三是更大的機庫和停機位。遼寧艦原來設計功能繁瑣,浪費空間巨大,例如遼寧艦機庫裡沿用了固定的飛機旋轉盤和鐵軌,佔用空間大。國產航母必須取消這種累贅的設施。同時國產航母還要拓寬滑躍甲板寬度。目前遼寧艦滑躍甲板較窄,飛機起飛時無法停機。如果拓寬滑躍甲板,可以在右舷設置3至4個固定停機位。從這些角度出發精益求精、優化設計,減少不必要空間佔用,可以增加數個停機位。如果國產航母能擴大飛行甲板面積,延長右側起飛跑道,在艦體中後部停機區增設引流板和輪擋,就可以使殲-15艦載機以接近最大起飛重量連續起飛,掛載重型彈藥和較多的燃油,執行遠端攻擊和截擊任務,大大提升國產航母的戰術價值。

當然,現在的一切還都是猜測,但是我們有信心以上所說的這些在國產航母上都會有所體現,我們都期待著“大國重器”下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