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遇到外國軍機故意挑釁怎麼辦?還是毛哥這招“穩准狠”

不久前中國空軍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中國戰機編隊通過宮古海峽時再次遭遇日本空中自衛隊F-15J戰機的干擾與影響。日本F-15J戰機為何釋放干擾彈?難道是空中自衛隊飛行員“惡作劇”般的做法?

軍事專家聶政介紹,事情當然不會簡單和無聊,日本空中自衛隊F-15J戰機又一次抛灑干擾彈逃跑。這很可能是中國空軍伴隨護航的蘇-30MKK很可能對日本空中自衛隊F-15J實施了“雷達鎖定”,在近距空中格鬥中蘇-30MKK這樣的雙座多用途戰鬥機面對F-15J單座空優戰鬥機時具有很大的優勢。

蘇-30MKK採用的雙座人員配置也能夠大大增加空戰中戰場態勢感知的能力,將原本一名飛行員的工作由兩人分擔,顯著提高了作戰效率。尤其是在近距空中格鬥中,後座武器操作手可以為前座飛行員指示目標方位,

當兩人達到相當的默契程度時,其空戰能力要明顯強于單座戰機。

當年在巴倫支海上空發生的著名且經典的“空中手術刀”事件,正是在那一次事件曝光後才首次出現在公共視線的蘇27“側衛”戰機,毛哥就是“穩准狠”。

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軍揚·塞爾維森機組駕駛的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聯巴倫支海沿岸執行偵察任務。10時39分,該機與一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聯新式戰機遭遇,10時56分,在距蘇聯海岸線48海裡處,這架蘇軍戰機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後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外側發動機上劃開了一個大口子,

P-3B的飛行高度在一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後一刻才僥倖改平,而蘇聯戰機因為垂尾損壞很快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蘇聯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而這次衝突被作為最著名的空中撞擊戰例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