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種“國之重器”目前只有中國一家擁有,我們必須對這位院士致敬

中國是世界上第四個爆炸氫彈的國家,1966年12月28日中國成功地進行氫彈原理試驗,當量30萬噸。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由飛機空投的330萬噸當量的氫彈試驗獲得成功。1968年8月,法國也爆炸了氫彈,

自此聯合國“五常”全部擁有了氫彈。從時間上來看,美國從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爆炸第一顆氫彈用了7年零3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蘇聯不到4年,法國是8年零6個月,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所以中國是時間最短的。法國耗時最長,但是直到中國氫彈爆炸1年半後才爆炸自己的氫彈,所以有消息稱在中國的技術、原理支援下,法國才算真正的使用其了自己的氫彈,並且完成了自己的核彈頭小型化。

還有一個資料,就是中國是聯合國“五常”中核子試驗次數最少的國家。非主流軍事專家張達指出,截止到1998年5月底,美國已經進行了1032次核子試驗,蘇聯(俄羅斯)進行了715次核子試驗,法國進行了210次核子試驗,英國進行了45次核子試驗,而相比之下中國僅僅進行了45次核子試驗。

當然也許我國核子試驗水準與其他強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也說明我國核子試驗總體費效比卻是最好的。

核武器作為世界上破壞力最強的武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聚變暫態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來造成大規模毀傷破壞效應。

氫彈生成的構造只有兩種,一是美國提出的T-U構造,二是中國于敏院士提出的“於敏構造”。作為中國的“氫彈之父”,于敏院士實現了中國氫彈技術的零突破。

如今很多國家都已不再生產氫彈,只有中國留下了世界僅存的30枚氫彈。

為何各國紛紛銷毀氫彈呢?這是因為氫彈技術十分複雜,同時需要花費巨大的維護和保養費用。中國為何要保存氫彈,這是因為于敏院士貢獻了一種特殊的技術路徑,可以保持低成本維護水準,所以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保存有氫彈,這可是中國保證大國地位的“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