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不是只會脫的湯唯,今年38歲

2014年剛剛完婚的湯唯為韓國版《ELLE》九月刊拍攝封面。

這一組照片背影是秋天,

栗色落葉鋪滿大地,身著淺駝色大衣的湯唯,長髮飄散慵懶,神態安然,眼神波光閃耀,藏著大海暗礁。面容嬌俏玲瓏,溫暖笑意,嘴唇俏麗嫣紅,聞起來是草莓和櫻桃。

一直覺得湯唯是混合了春天和秋天兩種氣韻的女人。清純友善、甜美魅惑又冷若冰霜,兼具文藝淡然、高貴神秘的可塑性。脆弱和堅韌並具。

橫空出世 優雅轉身

湯唯出身藝術世家,自小卻是毛糙的男孩個性。她的女性直覺培養來自李安的《色·戒》。“成為王佳芝之前,盧燕教她優雅地吃鵝掌,潘迪華教她翹起蓮花指搓麻將,盛小雲教她穿旗袍的儀態”。與梁朝偉暗中際會,眼技勾人,風乍起,吹皺一潭春水。屬於風塵中的小淬煉,儼然四十年代的滬味蘇絲黃。

不得不佩服李安精准的女性眼力和超凡的造星能力,從開始湯唯那種悶憋、遲鈍的文藝女青年的秀氣青澀,到被煙酒調和上流生活和性啟發之後的混濁和溫潤,

面對愛情的爪,欲望的毒,情緒、形象一步步遞進,準確得無以復加。

當年,正是憑藉李安導演的《色·戒》,她塑造的樸素文藝、嚮往愛情的愛國女青年,和一襲旗袍曖昧起來眉眼間都是誘惑的女性形象,都深入人心。

《色·戒》大獲成功,直接將她從籍籍無名的女演員瞬間打造成了巨星,“也輕易將我此前的成績輕輕抹去。我的過往無人提及,仿佛我是一個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馬獎的頒獎臺上。”湯唯採訪時說到,“其實我有底子在。憑藉自己的實力考進中戲導演系,剛入學就做了職業模特;大學期間,還學了表演、播音、美術…演過電視劇、話劇,做過話劇編導。我拿過很多獎。”《色·戒》一戲,莆一出世,

毫無新人生澀,雖然大家都道是“幸運”成就她,但她知道自己已經身懷絕技。

在《色·戒》之後,湯唯被封殺了。在公司和李安導演的幫助下,湯唯去了倫敦音樂戲劇藝術學院,雖然只是念了兩個summer courses,但滿足了她一直心心念的戲劇深造和英語學習的願望,“對我而言,倫敦的學習生活,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扇門。”

這不是什麼人生花絮,這是一個人沒法逃避的記憶和經驗的一部分。

在突如其來的演藝生涯的低谷,她沉潛下來,進修英語,鑽研莎士比亞古戲劇,學寫十四行詩,就在那種接近、尋找、創建中,她的能力和優勢一點點分類分群,漸漸組成另一種國度。哪怕在新的國度裡,自己仍然不是最上流,湯唯回憶說“莎士比亞所用的英文是古英文,可我連基礎英語還沒掌握完全呢!”異國的學習確實給了她無形的壓力,但在倫敦學習的碎片彙聚的這個新的國度,給她提供了一種學習能力的認同,一點向上追求的微溫,不僅幫她部分地擺脫、逃離從前那個充滿窺視、無枝可依的世界,還給外界留下她異國求學、藝術深造的美好猜想。

文藝回歸 真水無香

從倫敦回來後她有意無意地,接近自己佔優勢的評價體系。2010年,沉寂3年的湯唯憑藉港式小清新影片《月滿軒尼詩》回歸,這種文藝、平淡、茫然無措的人設,正是她給人的基本感覺或者說外衣,導演利用她這種特質,她也放大了自己的外形和氣質優勢,與戲裡的背景絲絲入扣地融合。

她所飾演的愛蓮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大齡剩女。湯唯演得質樸平淡,在奶茶咖啡蛋撻以及鳳梨包等香港茶餐廳專屬的閒情意中,和香港本土電影裡有根有底氣的張學友討論偵探小說。湯唯真水無香,張嘴給人看蛀牙的小表情,一口流利的粵語,都是弦動我心的。《月滿軒尼詩》為湯唯拿到了金馬獎金像獎影后的雙提名,以及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到《武俠》,她飾演最隱忍的中國式人妻。她質樸的裝扮,在騰沖的山水下凝聚一氣。結尾處湯唯掀起竹篾鍋蓋時被蒸汽騰了一臉的模樣,“在一群各懷鬼胎的男人們的血肉廝殺中,她身上的淡定和柔韌越來越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幾年她幾乎將小眾又文藝的角色演了個遍。這個階段的湯唯,淡淡的文藝外衣下,又時常透露出藏著的驚喜。

“湯唯的‘凝神’功力了得,她眼睛中透露的內容能夠深入到觀眾內心,是那種對望時,眼睛看得到過去故事的演員。”(遊清源評價)

“她有一種特別的專注力,可塑性非常大,有戲劇學院的底子,她的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賴聲川評價)

湯唯氣質可能是天生的,她是藝術家庭出身,語言能力又給她的優雅加了十足的分。如果說英國街頭賣藝炒作的成分很大,但她個人的“執著”和“倔強”,也是形成她文藝氣質的一個方面,比如說中戲考了三年,最後“曲線救國”,讀了導演系,說明她真的很執著。很執著的人就會有一種很淡定很篤定的氣質,眼神又極有內容,這就是湯唯的後天修煉了。

“我只演我能感受到的”

她在鏡頭裡有一種天生的高貴。克制隱忍的表演,以憂傷平靜滑過風中。

電影《晚秋》的主題是關於愛的不可能的悲劇,當背景放到寥落的美國西部荒原上,這一切突然有了古典悲劇的含義。

湯唯一開始沉悶、自省到極致,隨著男主的闖入又有心緒微妙,暗流湧動的變化。她眼睛有細緻的表達,含蓄的對自身的悲憫,又在孱弱與堅韌之間切換,將一個保釋回家弔喪,偶然和另一個逃犯發展出一段愛情的女殺人犯企圖暫時逃離、選擇愛情歸屬的一面詮釋了出來。這部電影讓她斬獲了當年韓國電影多個最佳女主角獎項。

如果說王佳芝道德和私欲的雙重形象是李安一手調教出來的,那《晚秋》裡的形象就是湯唯近年來的寫照。

電影裡的安娜身處親情的荒誕和牢獄壓力的背景下,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與自我身份的尷尬,她突破了內心的陰鬱在觸摸不定的愛情裡接納了渴望簡單純粹的女性本心。這與當時遭封殺後身處幽暗深淵,掙扎探索的湯唯一樣,勇敢回到最初單純、厚積薄發的文藝初心。幾年文藝小眾的形象終於讓觀眾在她充滿爭議的過往下,願意看到她那連一絲暗塵都沒有的本質。

《晚秋》裡湯唯身著風衣的形象引起了女性觀眾爭相模仿,她們認為那就應該是文藝女青年的模樣。

哪怕在《黃金時代》裡,湯唯與蕭紅的氣質並不全然相符,“蕭紅經歷雖多,但人卻非常單純”,湯唯的演繹確實能讓你看到蕭紅的那種無須為之辯護的底氣。

蕭紅的命運,坎坷苦澀,她執拗傲然,慣於將痛苦怡然吞咽。湯唯在絕境中吞咽痛苦的時候習慣有個微笑,這微笑很重要,將蕭紅在溫飽線上創作和求生的欲望表現得哀而不傷。

偽世俗 真文藝

即使是《北京遇上西雅圖》裡與文藝毫不相干的都市小三形象,她撒潑任性卻怎樣都不讓人討厭。如果她是bitch,跟green bitch 不一樣的是她是紅燒肉bitch,她不裝知性,走的是溫婉可人的路線。形象上的沒有攻擊性,劇情也順理成章,雖然拜金,卻是對愛情心懷執著的小妮子,到後來變成有擔當的文藝單身媽媽,她由此成了男女共同的女神。

後來北遇系列之《不二情書》,包裝得如此商業和大眾的片子也有湯唯世俗又文藝的雙重形象的塑造。酷愛機車和皮衣,一副內懷抱負的賭場女戰士,實質就是個孝順溫柔、內有天真期許的女學生。

當為了錢的她出現在拉斯維加斯賭場上,穿著性☆禁☆感的禮服、被真正的大佬吳先生一摟,肢體和表情都有一種微妙排拒的意味。這種猶疑和尷尬其實暗示了大牛幻想中那個倫敦中西二區短髮女學生的清純面孔,那才應該是湯唯最本色的樣子。

國內能有這種複雜的內心展現的女明星並不多見。披著深秋韻味的外衣,迷惑優雅混合欲望,底下又是純淨溫和沒有雜質的春天,湯唯是影視界獨一無二的文藝女神。

“對我而言,倫敦的學習生活,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扇門。”

這不是什麼人生花絮,這是一個人沒法逃避的記憶和經驗的一部分。

在突如其來的演藝生涯的低谷,她沉潛下來,進修英語,鑽研莎士比亞古戲劇,學寫十四行詩,就在那種接近、尋找、創建中,她的能力和優勢一點點分類分群,漸漸組成另一種國度。哪怕在新的國度裡,自己仍然不是最上流,湯唯回憶說“莎士比亞所用的英文是古英文,可我連基礎英語還沒掌握完全呢!”異國的學習確實給了她無形的壓力,但在倫敦學習的碎片彙聚的這個新的國度,給她提供了一種學習能力的認同,一點向上追求的微溫,不僅幫她部分地擺脫、逃離從前那個充滿窺視、無枝可依的世界,還給外界留下她異國求學、藝術深造的美好猜想。

文藝回歸 真水無香

從倫敦回來後她有意無意地,接近自己佔優勢的評價體系。2010年,沉寂3年的湯唯憑藉港式小清新影片《月滿軒尼詩》回歸,這種文藝、平淡、茫然無措的人設,正是她給人的基本感覺或者說外衣,導演利用她這種特質,她也放大了自己的外形和氣質優勢,與戲裡的背景絲絲入扣地融合。

她所飾演的愛蓮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大齡剩女。湯唯演得質樸平淡,在奶茶咖啡蛋撻以及鳳梨包等香港茶餐廳專屬的閒情意中,和香港本土電影裡有根有底氣的張學友討論偵探小說。湯唯真水無香,張嘴給人看蛀牙的小表情,一口流利的粵語,都是弦動我心的。《月滿軒尼詩》為湯唯拿到了金馬獎金像獎影后的雙提名,以及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到《武俠》,她飾演最隱忍的中國式人妻。她質樸的裝扮,在騰沖的山水下凝聚一氣。結尾處湯唯掀起竹篾鍋蓋時被蒸汽騰了一臉的模樣,“在一群各懷鬼胎的男人們的血肉廝殺中,她身上的淡定和柔韌越來越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幾年她幾乎將小眾又文藝的角色演了個遍。這個階段的湯唯,淡淡的文藝外衣下,又時常透露出藏著的驚喜。

“湯唯的‘凝神’功力了得,她眼睛中透露的內容能夠深入到觀眾內心,是那種對望時,眼睛看得到過去故事的演員。”(遊清源評價)

“她有一種特別的專注力,可塑性非常大,有戲劇學院的底子,她的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賴聲川評價)

湯唯氣質可能是天生的,她是藝術家庭出身,語言能力又給她的優雅加了十足的分。如果說英國街頭賣藝炒作的成分很大,但她個人的“執著”和“倔強”,也是形成她文藝氣質的一個方面,比如說中戲考了三年,最後“曲線救國”,讀了導演系,說明她真的很執著。很執著的人就會有一種很淡定很篤定的氣質,眼神又極有內容,這就是湯唯的後天修煉了。

“我只演我能感受到的”

她在鏡頭裡有一種天生的高貴。克制隱忍的表演,以憂傷平靜滑過風中。

電影《晚秋》的主題是關於愛的不可能的悲劇,當背景放到寥落的美國西部荒原上,這一切突然有了古典悲劇的含義。

湯唯一開始沉悶、自省到極致,隨著男主的闖入又有心緒微妙,暗流湧動的變化。她眼睛有細緻的表達,含蓄的對自身的悲憫,又在孱弱與堅韌之間切換,將一個保釋回家弔喪,偶然和另一個逃犯發展出一段愛情的女殺人犯企圖暫時逃離、選擇愛情歸屬的一面詮釋了出來。這部電影讓她斬獲了當年韓國電影多個最佳女主角獎項。

如果說王佳芝道德和私欲的雙重形象是李安一手調教出來的,那《晚秋》裡的形象就是湯唯近年來的寫照。

電影裡的安娜身處親情的荒誕和牢獄壓力的背景下,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與自我身份的尷尬,她突破了內心的陰鬱在觸摸不定的愛情裡接納了渴望簡單純粹的女性本心。這與當時遭封殺後身處幽暗深淵,掙扎探索的湯唯一樣,勇敢回到最初單純、厚積薄發的文藝初心。幾年文藝小眾的形象終於讓觀眾在她充滿爭議的過往下,願意看到她那連一絲暗塵都沒有的本質。

《晚秋》裡湯唯身著風衣的形象引起了女性觀眾爭相模仿,她們認為那就應該是文藝女青年的模樣。

哪怕在《黃金時代》裡,湯唯與蕭紅的氣質並不全然相符,“蕭紅經歷雖多,但人卻非常單純”,湯唯的演繹確實能讓你看到蕭紅的那種無須為之辯護的底氣。

蕭紅的命運,坎坷苦澀,她執拗傲然,慣於將痛苦怡然吞咽。湯唯在絕境中吞咽痛苦的時候習慣有個微笑,這微笑很重要,將蕭紅在溫飽線上創作和求生的欲望表現得哀而不傷。

偽世俗 真文藝

即使是《北京遇上西雅圖》裡與文藝毫不相干的都市小三形象,她撒潑任性卻怎樣都不讓人討厭。如果她是bitch,跟green bitch 不一樣的是她是紅燒肉bitch,她不裝知性,走的是溫婉可人的路線。形象上的沒有攻擊性,劇情也順理成章,雖然拜金,卻是對愛情心懷執著的小妮子,到後來變成有擔當的文藝單身媽媽,她由此成了男女共同的女神。

後來北遇系列之《不二情書》,包裝得如此商業和大眾的片子也有湯唯世俗又文藝的雙重形象的塑造。酷愛機車和皮衣,一副內懷抱負的賭場女戰士,實質就是個孝順溫柔、內有天真期許的女學生。

當為了錢的她出現在拉斯維加斯賭場上,穿著性☆禁☆感的禮服、被真正的大佬吳先生一摟,肢體和表情都有一種微妙排拒的意味。這種猶疑和尷尬其實暗示了大牛幻想中那個倫敦中西二區短髮女學生的清純面孔,那才應該是湯唯最本色的樣子。

國內能有這種複雜的內心展現的女明星並不多見。披著深秋韻味的外衣,迷惑優雅混合欲望,底下又是純淨溫和沒有雜質的春天,湯唯是影視界獨一無二的文藝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