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防撞防摔產品用什麼好?安全無小事,媽媽需謹慎!

朵媽絮叨

從寶寶抬頭、翻身到坐得穩、會爬會走,保障寶寶的安全隨著寶寶的長大,逐漸變成家裡的頭等大事。寶寶不像成人,對某個東西可能帶來的危險具有預見性,只要是夠得著,

搬得動的東西,他們總是樂此不疲的去玩、去探索。

因而家裡時常被翻得亂七八糟:抽屜內的東西被翻出來,冰箱門被打開了,放刀的廚櫃門被開了,甚至連藥箱裡的藥都被丟的到處是……這些場景,各位媽媽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沒錯,這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過程,

如何既能最大程度的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保障安全呢?

今天朵媽將和大家分享自己對於防護小器材的使用心得,希望能幫助到正在猶豫不決、不知作何取捨的各位媽媽。防護小器材將分兩篇來分享,本期分享【防撞條】及【防護欄】。


評測推薦

1.防撞條

朵媽推薦

推薦:L型防撞條、U型防撞條、防撞角

朵媽在用:笑巴喜、棒棒豬

使用心得

朵媽將U型防撞條和L型防撞條搭配使用,一般來說,家裡的櫃子都可以用L型的防撞條,但是有的櫃子邊緣稍厚,特別是桌子的邊緣,L型的防撞條只能保護到一個邊,此時U型的防撞條就大顯身手了。

相比較來說,U型防撞條的可塑性很強,扶手、門、金屬材質的把手、棱角分明的牆角等都十分適用。正是由於U型防撞條的可塑性太強,所以它的材質不能太厚。和L型的防撞條相比,U型的防撞條整體偏薄。

防撞角是和防撞條配套使用的,

需要多備幾個,防撞角的材質需要稍厚,U型防撞條雖然萬能,但是薄了點,不能替代防撞角貼在尖銳的拐角位置。

各位媽媽一定不要為了美觀而忽略了寶寶的安全,切記在寶寶能爬的時候就要將家裡所有她可能碰到的地方都貼上防撞條。

2. 防護欄

朵媽推薦

推薦: 一鍵打開式防護欄

朵媽在用: 棒棒豬

使用心得

朵朵的床和朵媽的床拼在一起,朵媽的床另一邊靠牆,所以只入手一面防護欄就可以了。防護欄的作用都大相徑庭,而且材質類似,基本都符合嬰幼兒床上用品的要求。所以各位媽媽入手時,只要和自己的床相匹配就可以了。

朵朵的防護欄是在10個月時購入的,那時的她只比防護欄高一點,所以在裡面蹦蹦跳跳,朵媽都十分放心,隨著朵朵慢慢長大,就只能起到晚上睡覺時防止她滾下去的作用了。

朵媽也一度想再購入新的,但是考慮再三,還是放棄了。原因可以分享給大家:

一.朵媽會告訴朵朵翻防護欄的危險,雖然她不太明白,但一般是不會翻的;

二.每次朵朵下床後,我們都把防護欄打開放倒,這樣以防她從床下往裡翻時,手沒抓牢摔跤;

三.所有的防護欄都只是一時的,寶寶畢竟要長大,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是告訴他們存在的危險。就算現在換了更高的,寶寶還是會繼續長大,這樣並不划算。所以各位媽媽在第一次購入的時候就先研究下到底要買多高的。

未完待續(下一篇:分享安全鎖、防觸電保護蓋)

新手媽媽往下看:

紙尿褲怎麼選不會紅屁屁? 奶瓶怎麼選實用又實惠?吸奶器怎麼選能提高產奶量?

秋天乾燥寶寶便秘怎麼辦?咳嗽怎麼辦?寶寶睡著怎麼穿才不會感冒?

新生寶寶要準備哪些東西?怎樣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所以各位媽媽入手時,只要和自己的床相匹配就可以了。

朵朵的防護欄是在10個月時購入的,那時的她只比防護欄高一點,所以在裡面蹦蹦跳跳,朵媽都十分放心,隨著朵朵慢慢長大,就只能起到晚上睡覺時防止她滾下去的作用了。

朵媽也一度想再購入新的,但是考慮再三,還是放棄了。原因可以分享給大家:

一.朵媽會告訴朵朵翻防護欄的危險,雖然她不太明白,但一般是不會翻的;

二.每次朵朵下床後,我們都把防護欄打開放倒,這樣以防她從床下往裡翻時,手沒抓牢摔跤;

三.所有的防護欄都只是一時的,寶寶畢竟要長大,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是告訴他們存在的危險。就算現在換了更高的,寶寶還是會繼續長大,這樣並不划算。所以各位媽媽在第一次購入的時候就先研究下到底要買多高的。

未完待續(下一篇:分享安全鎖、防觸電保護蓋)

新手媽媽往下看:

紙尿褲怎麼選不會紅屁屁? 奶瓶怎麼選實用又實惠?吸奶器怎麼選能提高產奶量?

秋天乾燥寶寶便秘怎麼辦?咳嗽怎麼辦?寶寶睡著怎麼穿才不會感冒?

新生寶寶要準備哪些東西?怎樣才不至於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