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收藏!從便便瞭解寶寶健康狀況

吃、喝、拉、撒、睡是剛出生嬰兒的主要成長任務,每樣都不能缺,都極其重要。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寶寶“拉”的問題。

食物被吃進人體後,營養會為人體吸收、利用,其餘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廢物、殘渣,就會變成排泄物,借著糞便將毒素與廢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體循環。

“臭臭”是否正常,是寶寶是否健康的晴雨錶。

便便,它到底都有什麼成分呢?

儘管便便看起來是固體,但其實大部分是水組成的,只有四分之一是固體。

從以上成分可以看出:

1、含水量的多少決定便便的軟硬;

PS:嬰兒期,對含水量影響最大的就是腸道滲透壓,母乳不必說,奶粉的滲透壓進行了嚴格的計算,一定要按照說明書進行調配,添加輔食以後,隨著寶寶的成長,腸道在各種菌群的作用下已經可以進行一定程度自我調節,

所以不用擔心輔食添加對滲透壓有太大影響。

2、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身體產生的廢物和膳食纖維決定便便的形狀。

只有瞭解了便便的顏色、性狀以及形成原因,媽媽們就可以自己分析出寶寶便便狀態的各種原因,如果出現異常,我們就能立刻了然於胸。

正常的便便,它應該算是什麼樣的

孩子來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估計沒少嚇著父母,墨綠墨綠的一大堆,

嚇得爸爸們跑去叫醫生。

其實啊,嬰兒出生後的三天,在媽媽肚子裡累積的排泄物會基本排乾淨,俗稱胎便,胎便多為黑綠色粘稠狀。

另外,寶寶開始母乳或進食奶粉之後,由於缺乏大量的膳食纖維,所以便便並不成形狀,顏色呈黃色,淡黃色或灰黃色。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之後,便便就會出現很多“花樣”

因為膳食纖維的攝入,便便開始成形,也就是大家說的條狀便,至於顏色、形狀、軟硬則會隨著飲食的不同而改變。

下圖是各種便便的狀態

不軟不硬的香蕉狀便便才是最健康的。

由於便便比重比水稍大,因此會緩緩在馬桶中下,

如果漂浮在水面上或者黏附在馬桶壁上,說明食物中的油脂不能很好地消化,要麼是飲食過於油膩,要麼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

除了不同的形狀,便便的顏色也預示著一些健康問題哦~

黃褐色的便便:最最健康的寶寶就是你啦!

綠色的便便:通常是吃了太多綠色蔬菜~不必擔心哦~

淺色便便:可能是營養不良哦~攝入大量乳製品,顏色也可能變淺

紅色的便便:可能是吃多了紅色食物,例如西瓜、豬血等。若飲食正常,寶寶長期出現偏紅的便便,應及時就醫。

顏色深的便便:說明在體記憶體留時間久,若是黑色可能是消化道有出血,最好去看醫生

灰白色便便:表示膽道梗阻,膽汁無法流入消化道,趕緊帶寶寶去看醫生啦!

看到這裡,相信爸爸媽媽們已經在回憶最近寶寶的便便了,如發現什麼不對的信號一定要及時就醫!

便便的“意外”,腹瀉

大部分父母基本都經歷過每天捧著孩子的便便左看右看,稀了、次數多了,顏色味道似乎不正常了……於是各種糾結鬧心。

這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腹瀉!

如果腹瀉時出現以下3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水便

便便呈蛋花樣,能觀察到便便水和便便分離,可能是輪狀病毒或者細菌感染。

粘液

腸道受損或有炎症,粘液就會增多。原因常見於各種食物過敏、腸炎、痢疾等。

血便

在沒有服用大量鐵補充劑的情況下出現深黑色的便便,馬上就醫,極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另外,如果便便帶鮮紅血絲這可能是由於腸道損傷造成。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不正常的便便狀態,但這並不是疾病。

乳糖不耐

由於乳糖沒有正常分解而產生大量的酸,使腸道滲透壓不平衡,因此腸道水分不能被吸收,造成非常稀的便便。

一般乳糖不耐的便便呈泡沫狀,比較好辨認。治療起來也簡單:在喝奶前十分鐘服用乳糖酶,或者乾脆吃沒有乳糖的奶粉,這種奶粉叫做“防腹瀉奶粉”。

綠便

淺綠或墨綠色便便都不是病,只是正常的膽汁本應是膽紅素,但在某種條件下變成了膽綠素,使便便呈現綠色。

綠便往往伴隨著腸道菌群的失調,可以通過口服益生菌來改善。

便秘

全母乳期間,幾天不大便甚至十天不大便,但是寶寶拉出來的仍然是稀軟便這種情況並不是便秘,是正常的,只有上圖堅果狀便便並且排便很費勁才叫真正的便秘。

其實生活中家長只需要重視便秘和腹瀉的情況,其他情況下,便便99%都是正常的。我們不需要為便便努力,而是要為寶寶的健康努力!

綠色的便便:通常是吃了太多綠色蔬菜~不必擔心哦~

淺色便便:可能是營養不良哦~攝入大量乳製品,顏色也可能變淺

紅色的便便:可能是吃多了紅色食物,例如西瓜、豬血等。若飲食正常,寶寶長期出現偏紅的便便,應及時就醫。

顏色深的便便:說明在體記憶體留時間久,若是黑色可能是消化道有出血,最好去看醫生

灰白色便便:表示膽道梗阻,膽汁無法流入消化道,趕緊帶寶寶去看醫生啦!

看到這裡,相信爸爸媽媽們已經在回憶最近寶寶的便便了,如發現什麼不對的信號一定要及時就醫!

便便的“意外”,腹瀉

大部分父母基本都經歷過每天捧著孩子的便便左看右看,稀了、次數多了,顏色味道似乎不正常了……於是各種糾結鬧心。

這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腹瀉!

如果腹瀉時出現以下3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水便

便便呈蛋花樣,能觀察到便便水和便便分離,可能是輪狀病毒或者細菌感染。

粘液

腸道受損或有炎症,粘液就會增多。原因常見於各種食物過敏、腸炎、痢疾等。

血便

在沒有服用大量鐵補充劑的情況下出現深黑色的便便,馬上就醫,極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另外,如果便便帶鮮紅血絲這可能是由於腸道損傷造成。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另外還有一些看起來不正常的便便狀態,但這並不是疾病。

乳糖不耐

由於乳糖沒有正常分解而產生大量的酸,使腸道滲透壓不平衡,因此腸道水分不能被吸收,造成非常稀的便便。

一般乳糖不耐的便便呈泡沫狀,比較好辨認。治療起來也簡單:在喝奶前十分鐘服用乳糖酶,或者乾脆吃沒有乳糖的奶粉,這種奶粉叫做“防腹瀉奶粉”。

綠便

淺綠或墨綠色便便都不是病,只是正常的膽汁本應是膽紅素,但在某種條件下變成了膽綠素,使便便呈現綠色。

綠便往往伴隨著腸道菌群的失調,可以通過口服益生菌來改善。

便秘

全母乳期間,幾天不大便甚至十天不大便,但是寶寶拉出來的仍然是稀軟便這種情況並不是便秘,是正常的,只有上圖堅果狀便便並且排便很費勁才叫真正的便秘。

其實生活中家長只需要重視便秘和腹瀉的情況,其他情況下,便便99%都是正常的。我們不需要為便便努力,而是要為寶寶的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