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為何自古稱禮義之邦?禮在傳統文化中佔有多大的分量?

禮在古今中外、社交場合都是紳士的風度,是貴族的內涵,

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現。孔子曾對君子人格做過這樣的概況,什麼是君子?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篇)意思是說,君子是以義為基礎,用禮來踐行,用謙遜來表達,用誠信來完成。這就是君子。

君子人格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人文的貴族狀態。中國自古稱禮義之邦,禮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分量。知恩感恩,謙遜誠實,

文明禮貌,坦誠正直,文質彬彬,樂於助人,這些都是禮的表現。

有一次,子貢問孔子,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富而好禮是孔子對於人富貴之後的諄諄勸誡。可惜,富而好禮,在今天的社會,已經演化為另一種意思,富人好的是奢侈名牌的禮物的禮,是官商勾結的送禮的禮,是諂媚哈腰的致禮的禮。禮只是物質層面的,精神層面的禮卻蕩然無存。

很多人對孔子所說的“禮”嗤之以鼻,認為其只是魯迅筆下所描繪的“吃人”的封建禮教,是跟當今社會的發展是脫節的,是不值得宣導的。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除了一些改革開放之後出生的蜜罐子裡泡大的年輕人之外,還有一些留過洋喝過一點洋墨水的“假洋鬼子”,以及一些自稱是民主鬥士的精英知識份子,也都豬鼻子插大蔥,裝模作樣的對孔子學說的“禮”大加鞭撻,

仿佛這個社會無“禮”才是自由,無“禮”才是民主。

且不說“禮”是中華傳統文化奠基石,“仁義禮智信”五常之一,且不說“尚德崇禮”延續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只說這傳統文化的“禮”在當今社會依然是維護社會文明秩序的堅定屏障。人若不知“禮”,

與禽獸還有何分別?還有何文明可言?

孟子指出做人應有的四種德行:“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醜上》),此“四端”正是仁、義、禮、智“四德”的基礎,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皆具有的德行淵源,是人性的價值所在。

中華傳統文化是有生命力的,而這生命力就來自于傳統文化的道德思想、人文素養是一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更新、不斷的鞏固。“禮”在當今社會有著另一個專屬名詞,指的就是“文明”。如今,翻讀新聞報導,在旅遊出行中,在社交禮儀中,在很多地方,很多場合都出現各式各樣“不文明”“不懂禮”的事件,讓國人大跌眼鏡,也讓“禮義之邦”的品牌蒙受著恥辱。歸根究底,這都與傳統文化“禮”的傳播、“禮”的傳承、“禮”的普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著直接的關聯。

孔子曰:不知禮,無以立。生活中處處都有規範的禮儀,這是社會文明的表現,一個處處知禮,舉止文明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這是有教養,有素質的文明人的象徵。禮可以說是當今社會人際交往的通行證。在某些國家、某些場合、某些私人會所,不知禮,不知義,花多少錢連大門都進不去。何況是交朋友、做生意?正常社會、正常心態下的人誰會願意跟無羞無恥、不知禮義的人交朋友,做生意?

當然,我們今天講的“禮”更多的是“禮”的道德文化思想,是“義以為質,禮以行之”的文明行為實踐,而不是孔子一直提倡的來自周朝的繁文縟節的“周禮”。這有著很大的區別,不要混為一談。歷史的歸歷史、學術的歸學術、思想的歸思想、人文的歸人文、文明的歸文明。吸收儒家思想中的精良文化知識為今天的社會生活所使用,才是明智的態度,而不是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儒家學說的“禮”至今仍然在散發著奕奕光彩,為當今的社會生活提供文明和諧秩序的保障,這是不容否認,也不容忽視的文化傳承。

儒家之“禮”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養,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的一種友善和睦的人際關係,是人對於這個社會應有的態度和觀念。比如,對待父母親要孝順,“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待其他長輩要感恩要尊老敬老講禮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朋友要坦誠守信,要樂於奉獻,要講情義,“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看到自身的不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儒家的“禮”的境界是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性格修為。這對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都有著很好的促進和規範作用。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正之以義”,以儒家思想的“克己復禮”來引導,以關公精神的“忠義信勇”來規範,不斷培養人的“羞惡之心”,使人人“有恥且格”,一文一武、一柔一剛,文修武備,寬猛相濟,使文明知禮之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讓無恥喪行敗德之人寸步難行。只有這樣,社會文明才能達到和睦相處、井然有序,才能人人自覺遵守社會的道德規範和文明守則。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

歸根究底,這都與傳統文化“禮”的傳播、“禮”的傳承、“禮”的普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有著直接的關聯。

孔子曰:不知禮,無以立。生活中處處都有規範的禮儀,這是社會文明的表現,一個處處知禮,舉止文明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這是有教養,有素質的文明人的象徵。禮可以說是當今社會人際交往的通行證。在某些國家、某些場合、某些私人會所,不知禮,不知義,花多少錢連大門都進不去。何況是交朋友、做生意?正常社會、正常心態下的人誰會願意跟無羞無恥、不知禮義的人交朋友,做生意?

當然,我們今天講的“禮”更多的是“禮”的道德文化思想,是“義以為質,禮以行之”的文明行為實踐,而不是孔子一直提倡的來自周朝的繁文縟節的“周禮”。這有著很大的區別,不要混為一談。歷史的歸歷史、學術的歸學術、思想的歸思想、人文的歸人文、文明的歸文明。吸收儒家思想中的精良文化知識為今天的社會生活所使用,才是明智的態度,而不是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儒家學說的“禮”至今仍然在散發著奕奕光彩,為當今的社會生活提供文明和諧秩序的保障,這是不容否認,也不容忽視的文化傳承。

儒家之“禮”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養,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的一種友善和睦的人際關係,是人對於這個社會應有的態度和觀念。比如,對待父母親要孝順,“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待其他長輩要感恩要尊老敬老講禮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朋友要坦誠守信,要樂於奉獻,要講情義,“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要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看到自身的不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儒家的“禮”的境界是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性格修為。這對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都有著很好的促進和規範作用。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正之以義”,以儒家思想的“克己復禮”來引導,以關公精神的“忠義信勇”來規範,不斷培養人的“羞惡之心”,使人人“有恥且格”,一文一武、一柔一剛,文修武備,寬猛相濟,使文明知禮之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讓無恥喪行敗德之人寸步難行。只有這樣,社會文明才能達到和睦相處、井然有序,才能人人自覺遵守社會的道德規範和文明守則。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關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