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teamLab·北京」孩子也可以觸碰的科技藝術

《Flowers and People, Cannot be Controlled but Live Together – A Whole Year per Year(花與人,不為所控卻能共生-度時如年)》作者:teamLab, 2015, Interactive Digital Installation.前方高能:大量圖片劇透約2.6M

展覽還未開始,

teamLab即將來京的消息就已經鋪天蓋地在網路中傳開了。轉眼六一兒童節就到了,這個曾經在各大SNS上強推的“拍照聖地”也正式在北京的“佩斯北京”拉開了帷幕。

“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是本次teamLab展覽的主題,作為誕生於2001年的日本新媒體藝術團隊,他們擁有將近400位多領域創作型人才,包括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設計師、CG動畫師、畫家、編輯等等。teamLab曾在2015年獲得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科技獎,

並在隨後的連續兩年裡被義大利知名設計網站《designboom》評進全球十大必看藝術展。

如此強大的光環足以說明其實力,但它又是如何吸引只關注教育的芥末堆呢?

答案是:未來遊樂園。

《Hopscotch for Geniuses(天才跳房子)》作者:teamLab

穿越被鏡面和光影圍繞的花海,

teamLab的未來遊樂園也是一個暗房,在這裡一共有5項互動科技類遊戲。如圖所示是其中的第一個《Hopscotch for Geniuses》,它最核心的部分是地上一道長長的投影,畫面是水中浮起的連續彩色圖形,連續踩跳同一個顏色或形狀,底面上都會炸開特別的效果。

《Connecting!Block Town(串聯吧!積木小鎮)》作者:teamLab

是不是有些難以分辨虛實?確實是這樣,

現場的投影效果非常精緻。圖中的藍色圓錐、綠色長方塊、紅綠色小房子都是實體木塊,而且桌面則是由上方投影投下的畫面。你只要在畫面(桌子)上移動不同的物體,就會改變畫面。比如兩個藍圓錐之間會連接水渠,兩個紅房子之間會連接公路,兩個綠房子之間會連接火車,如果兩個紅房子的連線和藍圓錐的連線相交,
則交點會架起一座橋樑,使得公路上的汽車從水渠上方駛過。此外任何你在桌面上的移動,投影給到的回饋畫面都非常之迅速,所以整體的體驗感覺也非常的好。

這是芥末堆畫的一條魚,除了誇讚不接受其他評論。

下面要說一個很可愛的項目,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神筆馬良”吧?期待筆下的東西可以擁有生命,見到鳥兒會飛、魚兒會游,《Sketch Aquarium》就給孩子們了這樣的機會。

在這裡你可以通過門票領取一張畫紙,每張畫紙上都有不同的魚的線框輪廓,你可以用桌子上的蠟筆隨便塗畫。畫完後將紙交到服務台掃描,片刻後你的“魚”就會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旁邊的“巨大水族缸”中。

《Sketch Aquarium(彩繪水族館)》作者:teamLab

由投影投放出的水族缸畫面裡,水藻、石塊、珊瑚等是3D效果背景,但其他的水中動物都是現場參與繪畫的人創作的。當你觸碰這些動物時(手觸碰螢幕)這動物會有反應,比如轉身遊開。偶爾會從螢幕上方掉落一個寶物袋,小朋友去觸碰後會炸出魚食,這時所有的魚類和烏龜、水母、鯊魚等等都會遊過來。

《Sketch Town(彩繪城鎮)》作者:teamLab

其實和《Sketch Aquarium》相似的作品還有許多,比如《Sketch People & Animals》和本次同樣出現在北京的《Sketch Town》。在設計好的畫紙上塗出自己喜歡的樓房或車輛的顏色,掃描後就可以看到他們在城市裡相應的位置上出現。

小孩兒對螢幕中動態圖像充滿好奇(困惑?)與螢幕互動的孩子們
螢幕上的房子被“觸碰”後會開始跳動
另一塊螢幕上的3D投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螢幕中看到的他們是立體的,但實際上孩子們只需要繪畫出一個平面即可,通過技術手段在掃描後它會自動形成一個3D的效果。此外據芥末堆瞭解,teamLab還有一個叫做《Sketch Town Papercraft(彩繪城鎮立體紙模型)》的專案,孩子們只要在平面中線框圖中塗色後,印表機在掃描後就可以自動列印出一張彩色的立體模型紙,裁剪後即可粘成立體紙膜。

《Sketch Town Papercraft(彩繪城鎮立體紙模型)》作者:teamLab《A Table wher Little People Live(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作者:teamLab

teamLab未來遊樂園所表現出最為突出的一點,其實就是“互動”一詞,而上圖這件作品則將孩子與科技之間的互動體現的淋漓盡致。桌面是承接畫面投射的螢幕,每在上面擺放一件物體,畫面中小人兒的移動軌跡便會隨之發生改變:他們與這些物體或跳或爬地互動,有時還會爬到物體上。或者有的時候這些物體上會長出“蛋糕蘋果”,拿開物體,那些食物變灰掉下來被小人兒或者牛給吃掉。而當小人往上(桌子中心)一直爬直到觸碰到中間的太陽時,太陽會往小人觸碰的方向下雨,下了雨的地方還會長出小綠芽。因此孩子們不停地與桌面互動,用手或其他的物體來完成阻擋、支撐等動作來觸發各種奇妙的效果。

最後感謝一下芥末堆的小小體驗官╰(*°▽°*)╯

本次北京的展覽中除了上述的兒童空間外,其實也還有許多別的精彩作品。teamLab的的創始人豬子壽之曾說過:“teamLab試圖突破藝術、設計和科技間的界線。”而通過本次展覽,芥末堆也充分感受到了這樣的創作意願, 因此我們重點將上述作品分享出來,希望能給從事教育且關注教育科技的你一些靈感。如果你感興趣,歡迎前往現場親身體驗全部展覽作品,同時也歡迎大家能來和我們一同分享體驗感受~

最後送上本文筆者在現場最喜歡的一個作品:

《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水粒子的世界)》作者:teamLab官方簡介

《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是由teamLab根據超主觀空間理念在虛擬三維空間中打造的虛擬瀑布。超主觀空間理念是指前現代亞洲繪畫對空間的認知。

電腦生成的水流包含著成百上千的水粒子,傾瀉在虛擬的岩石上。電腦通過計算粒子的運動,生成根據物理定律降落的虛擬瀑布,瀑布的線條是由其中0.1%的粒子的軌跡疊加而成,其彎曲程度則取決於水粒子的整體互動。

在前現代繪畫中,海洋、河流和其他水體都是通過一系列線條來表達的。水體雖然是活的,卻能通過線條傳遞出動態和生命的色彩。這種表達方式引發我們思考,先人為什麼能從河流和海洋中感受到生命。《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將先人的主觀世界注入到今日的客觀知識時代。

雖然知道這件藝術作品中的瀑布是對真實瀑布的模擬,我們依然能從簇簇線條中感受到生命。 這件作品不同於攝像機拍攝的瀑布。欣賞過程中,如果觀賞者感覺自己和瀑布之間的障礙消失了,那麼他們便已受作品吸引沉浸其中了。也許我們能夠逐漸理解前現代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努力向這種方式靠攏。如果我們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去觀察自然,那麼人與自然之間可能就不存在界限了。

筆者注:我們在現場看到的是金色,但teamLab官網是白色偏藍(如下)。

水藻、石塊、珊瑚等是3D效果背景,但其他的水中動物都是現場參與繪畫的人創作的。當你觸碰這些動物時(手觸碰螢幕)這動物會有反應,比如轉身遊開。偶爾會從螢幕上方掉落一個寶物袋,小朋友去觸碰後會炸出魚食,這時所有的魚類和烏龜、水母、鯊魚等等都會遊過來。

《Sketch Town(彩繪城鎮)》作者:teamLab

其實和《Sketch Aquarium》相似的作品還有許多,比如《Sketch People & Animals》和本次同樣出現在北京的《Sketch Town》。在設計好的畫紙上塗出自己喜歡的樓房或車輛的顏色,掃描後就可以看到他們在城市裡相應的位置上出現。

小孩兒對螢幕中動態圖像充滿好奇(困惑?)與螢幕互動的孩子們
螢幕上的房子被“觸碰”後會開始跳動
另一塊螢幕上的3D投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螢幕中看到的他們是立體的,但實際上孩子們只需要繪畫出一個平面即可,通過技術手段在掃描後它會自動形成一個3D的效果。此外據芥末堆瞭解,teamLab還有一個叫做《Sketch Town Papercraft(彩繪城鎮立體紙模型)》的專案,孩子們只要在平面中線框圖中塗色後,印表機在掃描後就可以自動列印出一張彩色的立體模型紙,裁剪後即可粘成立體紙膜。

《Sketch Town Papercraft(彩繪城鎮立體紙模型)》作者:teamLab《A Table wher Little People Live(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作者:teamLab

teamLab未來遊樂園所表現出最為突出的一點,其實就是“互動”一詞,而上圖這件作品則將孩子與科技之間的互動體現的淋漓盡致。桌面是承接畫面投射的螢幕,每在上面擺放一件物體,畫面中小人兒的移動軌跡便會隨之發生改變:他們與這些物體或跳或爬地互動,有時還會爬到物體上。或者有的時候這些物體上會長出“蛋糕蘋果”,拿開物體,那些食物變灰掉下來被小人兒或者牛給吃掉。而當小人往上(桌子中心)一直爬直到觸碰到中間的太陽時,太陽會往小人觸碰的方向下雨,下了雨的地方還會長出小綠芽。因此孩子們不停地與桌面互動,用手或其他的物體來完成阻擋、支撐等動作來觸發各種奇妙的效果。

最後感謝一下芥末堆的小小體驗官╰(*°▽°*)╯

本次北京的展覽中除了上述的兒童空間外,其實也還有許多別的精彩作品。teamLab的的創始人豬子壽之曾說過:“teamLab試圖突破藝術、設計和科技間的界線。”而通過本次展覽,芥末堆也充分感受到了這樣的創作意願, 因此我們重點將上述作品分享出來,希望能給從事教育且關注教育科技的你一些靈感。如果你感興趣,歡迎前往現場親身體驗全部展覽作品,同時也歡迎大家能來和我們一同分享體驗感受~

最後送上本文筆者在現場最喜歡的一個作品:

《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水粒子的世界)》作者:teamLab官方簡介

《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是由teamLab根據超主觀空間理念在虛擬三維空間中打造的虛擬瀑布。超主觀空間理念是指前現代亞洲繪畫對空間的認知。

電腦生成的水流包含著成百上千的水粒子,傾瀉在虛擬的岩石上。電腦通過計算粒子的運動,生成根據物理定律降落的虛擬瀑布,瀑布的線條是由其中0.1%的粒子的軌跡疊加而成,其彎曲程度則取決於水粒子的整體互動。

在前現代繪畫中,海洋、河流和其他水體都是通過一系列線條來表達的。水體雖然是活的,卻能通過線條傳遞出動態和生命的色彩。這種表達方式引發我們思考,先人為什麼能從河流和海洋中感受到生命。《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將先人的主觀世界注入到今日的客觀知識時代。

雖然知道這件藝術作品中的瀑布是對真實瀑布的模擬,我們依然能從簇簇線條中感受到生命。 這件作品不同於攝像機拍攝的瀑布。欣賞過程中,如果觀賞者感覺自己和瀑布之間的障礙消失了,那麼他們便已受作品吸引沉浸其中了。也許我們能夠逐漸理解前現代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努力向這種方式靠攏。如果我們把自己視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去觀察自然,那麼人與自然之間可能就不存在界限了。

筆者注:我們在現場看到的是金色,但teamLab官網是白色偏藍(如下)。